陳尚賢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初中語文教學體系逐漸形成。初中作為小學與高中階段的銜接點,它的教學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近些年考綱逐漸發生改變,課本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散文逐漸出現在教學大綱中,而散文教學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進一步提高。散文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它特別注重對學生自我閱讀能力的培養。所以,散文教學板塊優化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相關教育部門應對此進行探討。以下,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板塊優化策略探究為題,解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板塊的必要性以及基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板塊優化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散文教學;優化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板塊優化的必要性
散文相較于記敘文來說有一定難度,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優化之后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對散文的理解。其次散文是結合了人文素養的閱讀文體,沒有固定的寫作形式,但是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變化以及表現形式,有利于自身素養的構建。
二、基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板塊優化的策略
(一)教師注重引導,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在教學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在學生進行散文學習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學習中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激發對散文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優化語文教學中散文模塊的優化。
例如,初中語文教學文章中有《濟南的冬天》這篇散文,它主要講述的就是對濟南冬天進行形象的描述,表達它對濟南冬天美的贊美和欣賞。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例如學生家鄉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認為雪美不美,用這些簡單的問題激發學生對雪的印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濟南的冬天》。還有一篇魯迅的散文叫做《少年閏土》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魯迅少年時代如何進行游戲。一般來說魯迅的文章都比較深奧,所以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收集一些魯迅少年時期同齡人玩的游戲,向學生展示或者利用課間的時候帶領學生一起玩,激發學生對于散文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準確落實散文教學板塊優化。
(二)重視朗讀過程,融入文章意境
朗讀是學習文章的有效手段之一,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拓寬思維、加深學生對于本篇文章的印象,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實現朗讀的作用,讓學生有更多的對于散文的理解空間。學生每每閱讀一次都會對文章有不同的見解和感悟,并且,通過閱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盡快熟悉課文所講內容,讓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思維訓練,也可以在學習散文的時候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將本節課的重點提出來,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找答案。
例如,在初中語文文章中有一篇散文叫做《春》,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朱自清對于春的理解,贊美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從朱自清講述春也是作者內心的寫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段閱讀,讓學生思考朱自清的春和自己所見的春有何不同,幫助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
(三)重視情景教學,幫助學生理解
散文是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它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為一種題材。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近些年散文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而散文如何進行有效教學也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經過多年事件研究發現,情景教學可以有效促進散文的教學,教師設置有效場景,將學生代入到情景中,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
例如一篇課文叫做《羚羊木雕》,這篇《羚羊木雕》也是散文中的一個,這篇文章中人物較多、篇幅較長且人物形象豐滿。教師在講述這篇散文的時候可以設置閱讀情景,讓幾個學生分別飾演《羚羊木雕》中的人物,奶奶、爸爸、媽媽、朋友、留白等等,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與《羚羊木雕》融合在一起,體會主人公對于事件的情感變化,幫助學生理解,優化散文教學的教學結構,促進學生學習。
(四)生活散文結合,幫助學生代入
初中語文教學中出現散文這個文體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項挑戰,它不再同于記敘文是以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散文中往往會包含一些人文情感,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剖析,不再只追求表面,并且,散文是作者在創作的時候結合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所以學生在生活中可以找到文章中相似的事件或者人物。因此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將情感代入到所學散文內容中就可以將生活與散文結合,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看待散文,理解散文,更好的學會散文答題技巧。
例如,在初中語文課文中有一篇《背影》,這個文章屬于回憶性散文,是現代作家朱自清的作品。它講述的是朱自清回憶自己離開家父親在火車站攀爬月臺為他買橘子而留下的背影,作者通過簡單的語言描繪出了父親對子女深沉的愛。其實學生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父親”的原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父親如何表達對自己的愛來代入到這篇散文中,幫助學生理解。
總結
散文是一種文體,它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多閱讀一些散文有利于學生自我素質的提高和內在品質的培養。但是,在散文的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散文通常都比較生澀難懂,要求學生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并且可以從多角度出發理解所學文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將學生發展作為教學中的重點。而教學大綱中側重散文的教學也需要教師提升自我修養,幫助學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散文,并且將生活與散文教學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代入感,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