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劍云
摘 要:隨著中國的崛起與政治、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外交方式也順應了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的發展做出了調整。與此同時,新時期軟實力成為衡量一國實力的重要指標,“第一夫人”作為國際外交舞臺上萬眾矚目的“嬌點”。
關鍵詞:第一夫人;公共外交;國家軟實力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國家領導人開始主政,我國的外交事業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譬如加強外交領域的頂層設計,搞好策略運籌,堅持底線思維,重視周邊,開展點穴式外交,強化公共外交等。這些新的變化,被人們親切的稱為“習式外交”。其中,彭麗媛作為國家主席夫人的表現備受關注,不僅在國內好評如潮,還引發了包括《紐約時報》、《德干先驅報》和《聯合早報》等外媒的“彭麗媛熱”,成為媒體搶先報道的焦點。
隨著媒體的廣泛傳播,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陣“彭麗媛旋風”。人們開始在關注彭麗媛的同時,開始熱烈討論第一夫人外交的話題。截止2016年4月份,習近平主席20次出訪中,彭麗媛16次陪同。其間,彭麗媛單獨出席的活動40余次。彭麗媛在國際社會中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女性的柔美、端正,向世界各地人民表達了中國的友好、親善。通過柔性的方式開展著我國的第一夫人外交事業。
一、“第一夫人”外交在形式和內容上提升了中國的軟實力
“第一夫人”的外交角色是對官方外交一種非常好的補充,她承擔的是官方演講和會談之外的一些活動,因此具有公共外交的成分,我國將“第一夫人”外交界定為公共外交,“第一夫人”陪同訪問能更好地展示中國的軟實力。“軟實力”概念提出之后,各國學術界都在為提升本國的軟實力出謀劃策,以通過“潤物細無聲”提升他國對本國的印象感知。美國對的軟實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民主,中國的軟實力提升高度依賴政府,主要以凝聚人心與加強主流價值觀為為首要目的。
主打教育牌。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就曾于2014年3月現身北京一所中學參觀了乒乓球課、書法課和機器人課。到訪期間,彭麗媛將所寫書法“厚德載物”贈予米歇爾并陪同米歇爾一家前往北京故宮參觀,米歇爾足足體驗了一把中國味。在米歇爾參觀學校和故宮的過程中,美國及世界對中國有了一些新的理解。這恰恰揭示了中國渴望以教育為契機來增進兩國關系、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外交思路。
關注公益。“第一夫人”柔和親善的女性形象在參與關愛婦女兒童的公益事業時能得到強化。彭麗媛就在其陪同出訪坦桑尼亞期間參與多個公益活動,包括拜訪孤兒學校,觀看學生雜技表演,并在基奎特總統夫人陪同下參觀了致力于改善坦桑尼亞婦女和兒童教育、醫療條件的“婦女與發展基金會”。通過出訪,參與公益活動和她公益大使形象完美契合,同時,也給國際社會傳遞出這樣的信號——中國關心弱勢群體的權益,并會積極提供支持和幫助。作為“第一夫人”和中國女性的代表,彭麗媛在公共外交、國際議題倡導、公共服務與慈善等諸多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能有效傳遞出我國國家軟實力。
對本土時尚的支持。彭麗媛首次亮相莫斯科機場的著裝引發國內外媒體和民眾對她服飾品牌的猜測,后經證實,她所穿的大衣及所拿的手提包,均是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為其定制的本土品牌。日本《讀賣新聞》稱,彭麗媛引發了一波時尚潮流,她所穿的國產大衣同品牌的商品迅速售罄,該品牌的股價也一路上揚。由于彭麗媛所穿帶的大衣和手提包均為國產定制品,在海外奢侈品牌席卷大眾的熱潮中,身為干部家庭出身的她,此舉也受到了廣泛認可和好評。韓國《東亞日報》稱,彭女士的人氣不但讓世人看到中國的時尚與文化軟實力,更讓人切實地感受到了如今中國也躍入了世界舞臺的中心。正如由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的著裝帶來的“米歇爾財富效應”——在奧巴馬就職典禮上選擇華裔設計設Jason Wu設計的禮服,帶動了改品牌的熱潮。彭麗媛穿著本土品牌定制衣出訪,通過媒體和民眾的討論增加了曝光和知曉度,也刺激了該品牌股價的飆升。“第一夫人”以身作則選擇中國本土時裝將政治場合和時尚相結合,讓國際社會了解到中國時尚的亮點和潛能,也傳達出國家對本土時尚的肯定和支持,為國家的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提供了支持力量。
二、結語
近幾年,彭麗媛雖然可能會因為其“明星”身份受到國內外的熱切關注,但這畢竟是個偶然。必然的是當今中國已經面臨一個新的國際傳播環境,彭麗媛背后那就是中國社會期待中國形象走出去,與世界潮流融合的民間愿望。中國的崛起曾引發國際社會的擔憂,對華評價大部分都以負面為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需要進一步通過以政府外交以外的公共外交改善提升中國形象,傳播中國文化,為提升中國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彭麗媛以“第一夫人”的形象亮相在國際民眾面前,體現了時代和民間的熱切期盼,這本身就是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國際傳播環境變化之下,仍需要增強“第一夫人”外交影響力配合其他公共外交支持,共同提升國家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