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的“視聽爬梯”就是一種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將視聽影視資料展現在多媒體媒介上,通過這種有趣生動的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開發自主學習能力,是一項在英語教學方面,尤其是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發展迅速的高效學習手段。學生通過提升自身對于英語的相關興趣,根據自身情況設置學生自己的“視聽樓梯”的相應目標數,成有獎、敗有罰。除去學生自身,還應該與家長、老師形成一個完整的互助學習共同體,共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高效學習一起努力。
【關鍵詞】“視聽爬梯”;學習共同體;策略
【作者簡介】戴曉嵐,蘇州工業園區星洲小學。
全球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全方面發展人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已經成了十分重要的問題。在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下,就不得不提出在學生發展中,很重要的一項——英語,它的發展有利于為提高全方面人才提出了更加高效的培養目標。
英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日常應用于相關交流,因此,英語的培養重點還是應該在口語、聽力上。在英語學習中可以將其融入“視聽”之中。通過看到的、聽到的,在課堂學習中,一步步地完成自己指定的相應目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一、 “視聽爬梯”與“學習共同體”之間的關系
“視聽”從字面理解就是“視”和“聽”,通過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相關知識經過圖像化加深,傳輸到學生的大腦里,幫助理解記憶的一種教育方法稱之為“視聽教育”。那么“爬梯”顧名思義就是登高,在“視聽爬梯”里它有兩項較為主要的含義:(1)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定適合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并且在通過“視聽教育”的過程中,逐步達到所設定的相關目標;(2)“爬梯”諧音也可以意為英語當中的聚會(party)一詞,提起聚會,想象到的一定是開心、愉悅的事情,因此“爬梯”的另一成含義就是根據“視聽”方式,使同學們可以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表演、觀看等多方面感官知覺來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相關印象,找到英語學習中的魅力,體驗真正的寓教于樂。
所謂的“學習共同體”,主要是指以學生本身為主體單位,家長、老師作為輔助學習而形成的一種現代教育常見的共同體模式。
“學習共同體”的發展受很多相關因素逇制約,譬如: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相互配合,學生在作為主體活動時的主觀意識是否正確等等。這種界定分線不是十分明確,但是“視聽爬梯”卻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輔助了共同體的發展,為共同體提供了良好的方式方法。“視聽爬坡”十分有效的打破了目前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語言不通問題,在學生融入其中時,老師進行相應的幫助及指導,家長也可以在此期間與孩子進行互動學習。長期有效的堅持,不僅可以穩步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還可以最大限度地增進親子、師生之間的感情。
二、找尋“視聽爬梯”與“學習共同體”的切合點,進行融合的相關措施
1.制定合理的目標計劃。“視聽爬坡”跟日常生活中我們上樓梯的道理是一致的,它是一個逐步上升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可以迅速到達的問題。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能力進行相應的目標設定。
2.積極開展有關“視聽爬梯”的相關活動。在教學中,應該積極運用到“視聽教育”的相關方法,譬如:在動畫中學習、在故事中學習、在歌曲中學習等等,梳理相應的教材內容,分出多個教學板塊,積極地分析教材當中所能運用到的相關內容,將各個教學板塊之間進行組合,使其在最大限度上發揮作用,豐富教學內容。
3.搭建互助共享的數據平臺。當今不斷發展的大數據時代,教師們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大數據,打造適合其學生發展的英語交流平臺,實現現代教育中的開放、共享、協作、共贏的原則。隨著現在時代技術不斷發展,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于當下需求,要積極運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技術,建立全新的、方便的、有效的互動平臺。互助共享的平臺也同時有利于“學習共同體”的發展,在平臺下,可以做到家長、老師、學生在一個維度上,進行互助學習,老師可以通過平臺進行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在我學習,家長可以在平臺實時觀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態。
三、總結
通過上述的一些內容,總體來講重視“視聽爬梯”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融合,他所希望的并不僅僅是改變一種教育模式,而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從而打造出一種更為高效有益的學習服務理念。在未來發展中,不斷地通過實踐措施進行更改創新,盡早打造出一個暢所欲言、積極向學、有趣生動、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幫助更多的學生找到可以開啟第二語言的金鑰匙,找到其間的語言魅力,讓學生們進行主動學習,自我求知,不斷地總結、分享、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佐藤學.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4.
[2]梅德明,王薔.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3]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