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雨
摘 要: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通用航空業實現快速增長,特別是在民航交通運輸方面,發展質量和服務能力明顯改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行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民航職業教育發展前景看好。與此同時,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職業技術人才需求不斷增大,職業教育的社會功能和價值不斷攀升,成為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民航;職業教育
一、解放思想,更新現代民航職業教育理念
發展職業教育,首先要突破思維上的桎梏,改變傳統的重理論知識學習,輕實踐實訓鍛煉的狀況。筆者認為,在新時代職業教育背景下,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聚焦職業能力培養,以崗位實際需求為指引,探索民航職業教育的教學理念。
(一)以學生為主體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因人而異,把握當下學生群體的規律特點,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注重培養和發揚學生個性。一是在基礎課程框架下,最大限度的提供個性化課程選擇,積極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將學生學習的方向盤交還到學生自己手中。二是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師從“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上來,將“死氣沉沉”的理論課堂,變為氣氛輕松的探索式“交流會”。
(二)聚焦職業能力培養
職業教育就是要圍繞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質聚焦用力。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僅僅要重視職業知識的學習,更包括職業素養和技能。因此,首先我們要強化學生溝通、團隊合作、工作禮儀、職業道德和職場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培養。其次,要充分學習專業知識理論,打好理論基礎。再次,要把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加強實訓實操和崗位鍛煉,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三)以崗位需求為引導
民航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為航空行業和企業培養、提供專業的職業人才。因此,市場和崗位對職業人的需求是職業院校必須關注的重點,也是人才培養的風向標。崗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著力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個過程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職業院校要始終關注行業發展趨勢,與時俱進,適時調整培養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細科學,完善航空職業人才培養體系
隨著職業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換代,建立健全科學精細的人才培養體系刻不容緩。我們要在課程體系調整,實踐課程創新,階段協調銜接等方面下功夫。
(一)課程體系改革
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相比普通高等教育來說,應該更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特別是在民航職業人才培養方面,在建立課程體系時,要充分對接國際職業標準,在確定職業標準的前提下,設置具體的學習模塊,最后通過課程學習的方式將各個學習模塊有機串聯從而形成一套完整實用的職業人才培養體系。另外,課程體系的設置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和所學專業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二)實踐課程創新
實踐教學時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必經之路,是將理論知識轉化運用到實際工作崗位上的紐帶。我們要加大學生實踐、實訓、實操教學的比重,鼓勵學生在課余或假期自主參加崗位實踐鍛煉。同時,增加對實訓基地的建設投入,建立專業、前沿、創新的實訓基地,打下堅實的實訓教學基礎。
(三)階段協調銜接
當前,大多數職業院校都開設了中職和高職的課程,這樣的優勢是中職結業的學生可以直接升學進入高職進行學習,在課程方面連貫性較好。但也可能存在課程重復或者銜接度不高的情況。因此,我們要根據中高職間不同的層次和要求來建立課程體系,盡可能依據中高職的特點和要求,將二者課程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確保二者能夠相互融合,無縫銜接。
三、產教融合,促進航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促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強力助推器,就是要進一步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加強產教融合。
(一)因勢利導,鼓勵企業參與辦學
我國現在的職業教育現狀,就是產教難以順暢融合,大中型企業并沒有認識到自己在職業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而德國在這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國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企業有資格做教育,而這些“教育企業”能夠享受和學校一樣的社會待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在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基礎上,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對進入目錄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積極探索產教融合辦學的新路子。
(二)發揮優勢,強化實訓實踐引領
航空職業教育應當充分發揮行業市場的引領作用,不斷開設能滿足航空常規業務和部分新增航空業務需要的專業。要積極研究市場和企業階段性變化,不斷創新辦學模式和教學組織,將職業教育教學與企業的實際需求與個性化需要結合起來,使職業人才培養更貼近生產,更具個性魅力。此外,還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將學生實訓基地和企業員工培訓機構融合一體,更好的發揮校、企優勢,保證學生出來校門就能走上崗位。
(三)深化融合,促進人力資源供給側改革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民航職業教育推進產教融合,要通過積極探索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政企合作等模式,促進航空職業人才培養,輸出符合時代需求的新型航空職業術人才。要加大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交流合作機制,實現職業人才的供需對接;還要積極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進行合作,共同構建校企聯合體,拓展和發展互惠合作機制形成完善的職業人才供給體系。
總之,在航空行業產業和職業教育深度發展的大背景下,民航職業院校的改革和發展勢在必行。我們要聚力打破制約民航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走在民航職業教育發展的潮頭,不斷提升航空職業人才培養能力,為國家職業教育和民航行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