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國
摘 要:本文基于教師懲戒糾紛現象,簡要闡述教師懲戒權內涵,剖析教師懲戒權行使過程中存在的懲戒權立法、學校原則性、社會輿論場和教師懲戒方法等突出問題,提出教師懲戒權建議:完善教師懲戒權立法,培育教師懲戒權環境,提高教師教育管理藝術等,構建良好的教育秩序,踐行依法治教。
關鍵詞:教師;懲戒權;問題;建議
隨著師生沖突、教師和家長之間沖突現象的頻現,教師懲戒權糾紛現象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引起社會對教師懲戒權問題思考。如何教師和學生、家長和教師之間關于懲戒權的糾紛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必然會加劇師生、教師和家長關系的惡化,從而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造成教師工作懈怠等連環效應。
一、教師懲戒權及行使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教師懲戒權
教師懲戒權就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懲戒的權利,教師是實施者,學生是被實施者。教師實施懲戒權不同于體罰,它以不對學生造成身心損害為基本前提,對于學生的失范行為給予的懲戒要合理、適度,懲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自身行為的錯誤性,并以改正錯誤為基本目的,需要教師避免個人感情色彩,因此從這個意義分析,教師懲戒不是針對學生個體,而是針對學生失范行為實施的一種懲戒。
(二)教師懲戒權行使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合理的懲戒將對學生發揮積極的作用,然而在教師實施懲戒權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造成教師懲戒權使用障礙。
1、懲戒權立法問題
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尚沒有對教師懲戒權立法,導致教師在實施懲戒權時缺乏法律依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師實施懲戒權過程中隨意性行為的發展,從而造成懲戒權糾紛現象;
2、學校原則性問題
當教師和家長、學生因為懲戒權問題出現糾紛時,不少學校存在息事寧人的思想,一味地遷就學生和家長,這種現象助長了家長、學生隨意和教師發生糾紛的風氣,也加大了教師的壓力,導致教師不問不管現象的出現;
3、社會輿論場問題
在懲戒權糾紛中,社會輿論存在錯誤的導向,一般是一邊倒,習慣于將家長、學生地位在弱勢群體,社會輿論的不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教師懲戒權糾紛問題;
4、教師懲戒方法問題
由于教師懲戒權立法缺失,導致不少教師對懲戒權內涵理解不透,在實施懲戒權過程中存在方法失當現象,在實施懲戒權過程中對學生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違背了懲戒權實施的初衷。
二、教師懲戒權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完善教師懲戒權立法
完善教師懲戒權立法是確保教師合理、合法使用懲戒權的基礎,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師懲戒權法律,從而對教師實施懲戒權進行引導,并規范教師懲戒行為。
1、教師懲戒權立法
當前我國法律沒有針對教師懲戒權做出明確的規定,只是在《教師法》中提出教師擁有指導評價權,教師指導評價權的規定也不夠明確。這就需要我國根據當前教育的需要,借鑒國際上一些國家的先進做法,對教師懲戒權進行立法,對教師實施懲戒權做出明確的規定,并通過完善法律規范教師懲戒行為,并對教師濫用懲戒權的行為從法律層面做出規定,避免“校鬧”事件出現。
2、明確實施細節
教師懲戒權的立法要達到預期效應,必須要明確教師懲戒權實施的細節,制定詳細的條例和規則,特別是針對當前教師懲戒權糾紛中的焦點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將教師體罰和懲戒區別開來,對于教師實施懲戒權的具體方法、情形等做出明確的規定,為教師提供具體的遵循。
(二)培育教師懲戒權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實施教師懲戒權的有效保障,這就需要全社會對教師懲戒權實施多一些理解,家長對教師多一些理解,培育教師懲戒權良好環境。
1、構建良好的社會輿論場
社會輿論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教師懲戒權的實施離不開社會輿論的正確引領。這就需要構建良好的社會輿論場,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和文化活動,并完善救濟途徑,在全社會倡導正確的價值觀,以理性的態度對待教師懲戒權,支持教師合理、合法、適度地實施懲戒權,加大教師懲戒權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教師懲戒權實施意義認識。
2、爭取家長理解和配合
學校和家長層面要進一步增進理解和互動,基于家校共育的初衷,提高家長教育認知,并利用家長學校、家校活動日、互聯網平臺等,為家長構建有效的互動渠道,并確保家長傾訴、維權渠道的暢通,完善告知制度,讓家長獲得教師懲戒權知曉權,從而增進家長對學校、教師的理解。
(三)提高教師教育管理藝術
教師懲戒權從本質上來說,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是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和藝術的一種體現。這就需要基于教師懲戒權教育語境,提高教師教育管理藝術。
新時期教師要進一步轉變教育理念,謹慎使用教師懲戒權,要充分體現以生為本、以人為本的教育情懷,熱愛學生,在教育教學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愛心,視每一位學生為己出,從而用教師的熱情感染學生,用目標引領學生,用人格熏陶學生,在實施懲戒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接受感,尊重學生懲戒方式選擇權利。
三、結語
總之,教師懲戒權糾紛現象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關注懲戒權糾紛,并針對教師懲戒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立法、培育社會環境、爭取家長理解支持等途徑,建立起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呵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維護教師合法權利,彰顯依法治教思想。
參考文獻:
[1]吳曼.教育治理創新背景下的教師懲戒權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07):18-19
[2]焦依平,朱成科.試論中小學教師懲戒權的合理回歸——對青島市新規給予教師懲戒權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7(0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