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專接本”教育是高職院校全日制在籍學生接讀本科教育的一種自學考試途徑,其課程教學的優劣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針對當前“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現狀,依托技能菜單教學模式,通過分解工作過程、重組教學內容、變換授課形式、更新考核方式、拓寬學習渠道、創新管理機制等來構建“專接本”教育的項目化課程,旨在提高“專接本”教育的課程建設,促進“專接本”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 “專接本”教育 技能菜單 項目化課程 課程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7.010
Abstract As a way of self-study examination for full-time students to receiv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quality of its course teaching is cru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op-up" education courses, relying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skill menu, decomposing the working process, reorgan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changing the teaching forms, updating the assessment methods, broadening the learning channels,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so on, the project curriculum of "Top-up" education is constructed,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Top-up"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p-up" education.
Keywords "Top-up" education; skill menu; project course; course construction
“專接本”教育是指經江蘇省教育廳和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審批,高職院校在籍全日制學生在完成專科階段教育的基礎上參加由高職院校按照主考本科院校自學本科考試計劃開展的課程教學并通過教育考試院組織統一考試的一種本科自學考試教育。[1]“專接本”教育是江蘇省進行自學考試改革的產物,從2008年開始在普通高等院校中開展“專接本”教育。發展至今,國內各省已有一定的規模,整體上已初步形成專業學科門類齊全、課程開考結構合理的“專接本”教育體系?!皩=颖尽苯逃蜃匀雽W快、課程學時短、學習費用低、證書含金量高等優勢,已獲得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它能有效地銜接普通高等教育與高職教育,能高效地優化高職學生學歷結構和綜合素質,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2]課程教學的建設與實踐是“專接本”教育的核心所在,是實現“專接本”教育目標的教學依據。面對“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現狀中存在的不足,如何構建行之有效的“專接本”教育課程,來促進“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實現高職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的無縫對接,是值得深思的話題。
1 “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的現狀
(1)政策解讀欠缺,課程教學定位不準?!皩=颖尽苯逃k學時間短、起步晚,存在著“摸著石頭過河”的現象,發展過程中欠缺對國家和部委關于“專接本”教育政策的正確解讀,缺少深入挖掘“專接本”教育的內涵。在“專接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專業教學等方面存在定位不準確,課程體系針對性不強,多為依據本科院校制定的教學方案,采用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缺乏在??平逃龑用嫔先诤媳究平逃慕涷?。同時,針對“專接本”教育目標中的“應用型”改革稀缺,課程理論性要求過強,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相近的實踐應用型接本專業較少且不規范,促使“專接本”的教學特色不鮮明。
(2)項目引入較少,課程內容開發不精?!皩=颖尽苯逃恼n程內容多為圍繞教材,以理論知識為主,介紹相關的概念、原理、方法等抽象內容,很少以實際項目來引領課程教學,與企業、公司的工作過程銜接不緊密,與實際生產發展相脫節,沒有深入考慮高職學生的學習特性,沒有凸顯學生后期發展所需的職業素養、崗位技能,偏離學生未來發展的現實需求。同時,各高職院?!皩=颖尽闭n程授課內容不系統、不統一,教學計劃落實不到位,多為“紙上談兵”,學生對課程內容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延伸。
(3)師生互動匱乏,教學形式組織不活。“專接本”教育的課程教學上普遍帶有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都圍繞應試這一終極目標,教師在課堂上只管講授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而專業實踐演示較為稀少,專業技能知識點展示不形象、不直觀。同時,任課教師經?!耙恢v到底”,學生的具體情況關注較少,課程環節設置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師生之間缺少課程教學的互動性。此外,學生的“專接本”課程作業,教師只是簡單的批閱,并未完全指出問題錯誤的原因,且缺乏讓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式實踐交流學習。
(4)學生興趣偏低,教學效果成效不高。“專接本”學生在面對實際項目時,找不到切入點,本應掌握的實訓技能、操作要領等較為薄弱,不能“實際作戰”,“專接本”課程教學效果不明顯,造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降低,缺乏對實踐項目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的職業素質。同時,專科與本科的接本專業學習中有許多相同的專業內容,特別是專業基礎課的理論部分,重復學習促使學生產生 “厭煩感”。此外,跨專業報考的“專接本”學生因無專業基礎學習吃力,產生“畏懼感”;加上課程教學之間缺乏正確的銜接,“專接本”并沒有反映出“接”的核心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成為“專考本”。
(5)部門銜接缺乏,教學管理制度不全。關于“專接本”的教學管理,雖然各高職院校有專門的領導管理部門及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人數有限,合作院校較多,各專業對接院校的要求不一樣,各部門之間銜接不緊密,難形成統一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導致體制設計缺乏科學性、靈活性。同時,與本科院校交流較少,缺乏市場調研,各院系、各專業自搞一套教學體制,各自“閉門造車”,課程教學的標準、計劃、內容、形式等呈現多樣化現象,管理的執行力及教學環節上經常出現“各自為政”。
2 技能菜單教學模式的提出
在“中國智造2025”戰略的引領下,高職院校及應用型本科大學培養學生具有精益求精的現代“工匠精神”,是未來發展的價值取向。技能菜單教學模式是實現這一價值取向的有效途徑。技能菜單教學模式是指依托“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圍繞產業發展、企業要求、社會需求,學校組織行業專家、企業導師、學校教師共同在綜合考慮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面向工作過程、分解崗位技能、細分職業素養,有機剖析各專業的崗位技能及專業知識,以“菜單”的方式呈現出學生未來的崗位就業和素質發展的必備技能,并開發出與之匹配的項目化課程,讓學生在良好的“餐具”(即專業教材、課程標準、授課計劃、多媒體課件等)和“就餐環境”(即多媒體教室、專業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等)進行課程學習、技能實訓等,能熟練掌握相應崗位專業核心技能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即實現“企業點菜、學校配菜、師生做菜、社會品菜”的人才培養效應。[3]技能菜單教學模式能有效地避免“專接本”教育中學生被動聽、教師“滿堂灌”的教學現象,充分融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崗位技能、就業發展,實現課程教學與工作崗位的密切對接、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緊密銜接,達到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共同發展的一種現代化人才培養方式。
3 “專接本”教育項目化課程的構建
3.1 分解工作過程,構建菜單式教學模式
立足國家和部委關于“專接本”教育政策,緊貼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革新,充分考慮企業、行業、產業的需求,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共同在結合“專接本”學生素質發展及職業導向下,深度挖掘企業、行業的工作過程、職業素養、崗位能力,開列出學生在“專接本”專業學習階段必須具備的技能菜單,圍繞技能菜單,融合高職和本科的雙層次教育經驗,引入企業的實際工作項目進入課程教學實踐中,構建“專接本”教育的技能菜單式教學模式,實現“雙主體”共同開發技能菜單、構建項目化課程、組織課程教學實施。以此來準確“專接本”教育的專業定位,明確“專接本”教育的培養目標,優化“專接本”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以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藝術學院、鹽城工學院三校開展的“專接本”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簡稱環藝)為例,其專業技能菜單教學模式構建如圖1所示。
3.2 重組教學內容,創建項目化課程體系
“專接本”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必須緊密契合工作崗位,突顯學生的技能菜單,與實際工作內容無縫對接,引入企業的實際工作項目,創建項目化課程教學體系,有效地實現學習內容向工作內容的轉化,實現課程內容就是工作項目,課程環節就是工作過程,課程實踐就是工作任務。[4]同時,基于技能菜單制定“專接本”教育項目化課程的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課程教材、授課教案、教學任務書,完善現有的“餐具”和“就餐環境”,有效地落實課程的授課情況。以“專接本”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工程制圖”課程為例,面向工作過程,基于技能菜單可將其教學內容重組為:景觀設計元素制圖技能(地形、山石、道路、植物、水體、景觀小品等)、景觀原始場地制圖技能、景觀總平面制圖技能、景觀施工放線制圖技能、景觀豎向設計制圖技能、景觀植物配置制圖技能、景觀公共設施制圖技能、景觀給排水制圖技能、景觀剖面制圖技能、景觀詳圖制圖技能、景觀施工圖說明、封面和目錄繪制技能等。遵循由易到難的學習邏輯,對其課程教學項目的開發如圖2所示。
3.3 變換授課形式,深化情境化教學方法
傳統的“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都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然后布置作業讓學生進行課后練習,帶有重理論、輕實踐的色彩。這種“滿堂灌”式教學方法是落伍的,特別是專業實踐課程,學生看似全聽懂了,但實踐操作時,則無從下手。為此,“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必須變換授課形式,基于行動能力目標指向、問題解決方案指向及思維行動訓練指向,深化課程教學情境,綜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項目實踐教學法、成果展示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派對對話學習法、專業游戲學習法等,在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總原則下,建立起一種多環節“教”與“學”的項目化互動情境,從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移,從“傳授法”向“互動法”轉換,讓師生間的單項行為轉變成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互動。[5]同時,將實際工作環境帶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進行工作實踐,突出“學中做、做中學”,進行探究式、合作式的實踐交流,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式的“學”變成主動生成性的“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如“專接本”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公共雕塑”課程,依據技能菜單的引領可開設為創意工作坊、紙雕創新工作室、紙藝DIY設計園等課程教學情境下的動物折紙、立體裝置折紙、拼貼畫表現、紙藝雕塑表現等教學項目。
3.4 更新考核方式,完善立體化教學評價
積極構建“專接本”教育項目化課程的評價體系,改變傳統的以“考試定天下”的考核方式,應以“過程性、多元化”構建學生表現性教學評價?;诩寄懿藛蔚囊I,引入企業技術規范和崗位考核標準,組建高職教師、本科教師、企業專家等評價主體在省教育考試院的統一組織下,采用“教師評+企業評+政府評”的立體化評價方法,[6]依托課程項目化教學為載體,細化“專接本”項目化課程考核評價內容,綜合考慮學生在“專接本”課程項目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技能、軟件操作、平時表現等方面,注重對教學過程中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進行考核,運用過程式評價取代終點式評價,拓展學生實踐應用能力?;跒榱擞行嵘皩=颖尽睂W生的課程通過率、學位獲取率,也可創新性地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辦學經驗,運用在企業中定崗實習的崗位工作考核來取代部分理論課程的考核,強化對工作要素的認識、工作流程的熟悉、操作規范的掌握,實現學分的綜合互換。同時,進一步增進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營建“專接本”項目化課程考核評價的反饋機制,并積極打造“學習明星”,樹立學習典型,增添課程學習的模范帶頭作用。
3.5 拓寬學習渠道,建設網絡化教學資源
依托網絡媒介,合理運用“愛課程”課程網絡平臺、數字化教學平臺、藍墨云班課、精品在線課程平臺等制作“專接本”教育的項目化課程網站,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極域電子教室、智慧教室等)錄制“專接本”項目化課程教學重難點的微課視頻,開放在線網絡課程,建設“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項目化教學資源庫,共享課程教學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運用手機APP即可進行在線學習、在線交流、在線探討、在線分享、在線評價等活動,優化“專接本”學生的學習渠道,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提升“專接本”學生的終身教育意識。江蘇省教育廳于2016年開始大力推進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接本”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目前已建設完成“設計基礎”、“家裝室內空間設計”、“室外景觀-城市廣場景觀設計”、“室外景觀-居住區景觀設計”等在線課程,有效地方便了我?!皩=颖尽睂W生的課程學習。
3.6 創新管理機制,健全彈性化教學制度
立足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省考試院的政策要求,建立“專接本”教育的專門教學管理部門及機構,創新“專接本”教育的課程教學管理機制,明確教學目標,開發課程技能菜單,細化項目化課程教學標準,規范項目化課程教學文件,制定彈性的項目化課程教學管理制度,解決“閉門造車”、“各自為政”的現象。同時,提高“專接本”教育管理、監督的執行力,在省考試院的帶領下,加強高職院校、本科院校之間的對接交流,共建專門的“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督導組,深入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檢查,深入課堂教學一線進行聽課,深入各專業“專接本”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多交流、多討論,反思項目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更新和改進課程教學效果反饋機制。
4 結語
基于技能菜單的“專接本”教育項目化課程構建,能有效地解決“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現狀中存在的課程定位不準、項目引入較少、師生互動匱乏、學生興趣偏低、部門銜接缺乏等問題,徹底顛覆傳統的“專接本”教育課程教學模式,呈現出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崗位素養面向工作過程的重構,形成特色鮮明的技能菜單項目化課程體系。至此,希望探索(下轉第90頁)(上接第24頁)更多的解決方法及策略,在促進“專接本”教育課程建設的同時,增進“專接本”教育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 嵇正波,符學龍,周忠旺.江蘇自學考試“專接本”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80-83.
[2] 朱丹霞.淺談江蘇省自學考試“專接本”工作的創新與實踐[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9):57-59.
[3] 方美清.“技能菜單”模式下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方向)Photoshop課程改革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6(21):83-85.
[4] 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9:126-130.
[5] 姜大源.職業教育要義[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74-81.
[6] 方美清.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城市廣場景觀設計項目化課程考核評價改革[J].美術教育研究,2018(9):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