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拓
摘 要 通過分析工業設計在工業化進程各階段中的作用,尤其是闡述現代工業化社會中工業設計的地位,在理解工業文化的內涵的基礎上,探索工業設計與工業文化內涵構成因素的相互關系,闡明工業設計對于工業文化的重要促進作用,并進一步說明發展工業設計對推動工業文化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工業文化 工業設計 工業化
中圖分類號:J5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7.029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role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various stage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the posi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modern industrialized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dustrial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sign and the elements of industrial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t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to industrial culture. It also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industrial design to promote industrial culture.
Keywords industrial culture; industrial design; industrialization
1 研究背景
《中國制造2025》的指導思想中提出,要在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培育有中國特色的制造文化,大力弘揚優秀工業文化,努力提升工業軟實力,發揮好工業文化的示范引領作用。
當前,工業設計作為工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質量品牌、知識產權、創新潛力、服務能力等“軟實力”指標方面有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工業設計對工業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可以進一步推動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增強工業軟實力。深入研究工業設計在工業文化中的促進作用,將是工業文化領域的一次理論創新與實踐總結,對于弘揚優秀工業文化、提升我國工業軟實力、支撐制造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工業設計在工業化各階段中的作用
人類社會在工業化發展的不同時期,工業設計對于社會的作用范圍也不相同,并隨著社會整體工業化發展進程而逐步深入,其范圍和廣度也逐漸擴展。
(1)初始工業化社會階段。在這一時期伴隨著工商業的興起,初級工業對工業設計的需求僅僅是為提升商業銷量而進行的產品外觀質量的改善。
(2)半工業化社會階段。隨著社會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在全面工業化之前,工業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產品設計。即針對在人與自然的關聯中產生的對工具裝備的需求所作的響應。其核心是讓工業產品對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親和性與匹配性。
這一階段的工業設計是通過提升外觀質量、協調產品功能、提高人機性能、控制生產成本等基本手段,對包括為了使生存與生活得以維持與發展所需的諸如工具、器械與產品等物質性裝備所進行的設計活動。
(3)現代工業化社會階段。在這一時期,工業設計包含了一切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生產和服務的設計過程,并已上升成為對人類生活進行全面規劃的設計思維體系,其可以規劃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和公共環境,規劃機器與人的關系、規劃信息傳遞以及進行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的生存方式設計。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工業設計可以構思建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且用明確的手段表現表達出來。工業設計利用科技、經濟、人文和環境等方面的成果,將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工業產品及其系統的服務及體驗。工業設計將創新、技術、商業、研究及人員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進行創造性活動,并將高度的工業化成果作為其建立更好的產品、系統、服務、體驗或網絡化的機會,提供新的價值并推動社會在經濟、環境、倫理及文化方面的進步。
3 工業文化及其內涵與分類
3.1 工業文化的概念
《辭海》對于文化的定義為: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而工業文化作為從屬于人類文化的新文化形態,則是隨著人類社會的工業化進程所逐漸產生的。所以依據對文化定義的解讀,工業文化可以理解為:在人類所進行的工業化生產與實踐中,通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工業化的精神和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在這些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文化進行創造和提煉而取得的集合成果,其基本內涵包括工業化發展中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3.2 工業文化的內涵
具有工業特色屬性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了工業文化的內涵。其中的物質文化指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是指在工業產品制造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滿足人們生活和發展需求的工業產品、工藝技術、歷史積累及其文化,科技、歷史、價值、精神和審美等內涵,在工業文化范疇內特指由手工工業、大機器工業及現代工業所創造的各類物質產品、物質遺產、物質體系及其所表現的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類為了自身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制出來的有組織的規范體系。工業化社會內則指人員、組織機構或單位在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以及這些主體的意識與行為規范,以及工業化體系的制度與組織。
工業文化范疇內的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工業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所產生的一種人類特有的意識形態,它是人類與工業相關的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精神文化包括工業體系價值觀念、創新理念和發展觀念,以及體現工業生產力水平的科技與技能、工業的人文內涵、合作與契約精神、效率觀念、質量意識,還有有關工業的文化活動與宣傳、工業文學藝術和影視作品等。
3.3 工業文化的負載形式
工業文化作為工業化社會的主流文化,通過物質制度精神等層面的承載物對社會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而對工業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由這些相應形式來承擔。
工業文化中的物質層面承載物包括有:工業產品設計、生產裝備工具、工業生產流水線、生產制造工藝、產品質量控制以及建筑、交通工具、服飾與工藝美術產品、工業文化遺產和工業博物館等。工業文化中的制度層面承載體則有:工業管理體制、政策法規規范、行業和企業管理制度方法,以及企業文化所包涵的發展戰略、經營理念、核心價值和行為規范等。而工業文化中的精神層面承載體則有: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心理素質、精神面貌、行為準則、經營哲學、審美觀念等,借助藝術和媒體宣傳手段,精神層面的載體具體可以是文學、藝術、影視、音樂作品等。
4 工業設計對工業文化的促進作用
對于成熟工業化的社會,工業設計橫跨藝術與科技兩大領域,通過對人的生理與心理、理性與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與分析,對工業及其產物進行再整合,將人、自然與社會的關系結合得更加緊密。
4.1 工業設計作用范圍的擴大是必然趨勢
成熟工業社會中,人類對于產品的需求,已經由功能滿足型、生理適應型向情感需求型發展,這就要求工業研發與生產系統必須能夠提供滿足人類情感需求的相應工業產品。而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建立與工業設計思維相適應的科技研發與工業生產體系及制度,才可以保證工業產品的持續創新與品質的提升。
而從文化發展的角度來講,技術的進步也使得文化的商品化和信息傳媒化成為可能,在人類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將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工業設計能夠提高文化承載物的附加值并提升文化元素內涵,對整合文化藝術與人類生活日常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4.2 工業設計對工業文化內涵的影響
工業革命之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積累,工業設計將人類工業社會的文化藝術和觀念意識融合進批量化的工業產品,逐步滲透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影響與改變著物質文化的方方面面。
隨著工業設計在現代工業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與工業設計有關的如生產管理、知識產權、品質保障等領域相適應的制度規則政策規范也隨之逐步產生,并隨著工業設計跨越行業界限進一步深入人類生活,與工業設計相關的制度文化建設也越來越豐富和廣泛。
工業設計行業在長期的生產實踐當中累積了豐富經驗,也形成了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工業設計精神文化,其作為工業文化的思想基礎與精神動力之一,包括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合作精神、契約精神、效率觀念、質量意識與可持續的發展觀,并已逐漸地借助物質與制度文化滲入社會大眾的意識深層。
4.3 工業設計促進工業文化內涵的發展
豐富的物質文化不但改善了人類的工作生活,而且也極大改變著人類的理念意識,使得人類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進一步上升,并對工業生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肩負這一重任,完成工業物質文化生產并負載精神文化的只能是工業設計,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工業設計行業自身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與之相匹配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都必將得到極大的提升發展與促進。
4.4 工業設計對工業文化的促進作用
工業文化通過工業設計對工業產品為主體代表的工業文化承載物的規劃與提升,完成與工業社會大眾文化進行互動,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工業文化。
工業產品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化的物質呈現,是精神思想的物化結果,是人類社會工業化歷史進程的符號與見證。所以運用工業設計使工業產品承載工業文化的方式是影響巨大、獨一無二且無法替代的。而工業設計還可以使工業文化豐富自身的文化形象,使之更加符合工業社會中民眾的審美情趣,融合或借鑒大眾文化中的內容和形式,最終成為各類社會文化形式中的主流和引領者。
5 結語
工業設計從根本上來說是從工業角度協調人與自然的手段,所以其影響的人群不論如何劃分,工業設計都是工業文化中所能影響受眾最廣泛的因素;具體到工業行業及產業領域,只要有與人相關的因素存在,工業設計必然會得到運用;而且工業設計可以及時地通過工業化進程呈現和反映人與社會的關系,即時即刻滿足各種類別人群對工業的需求;與工業文化內在其他因素如科技研發工藝調整批量生產相比,工業設計的投入費用及時間均很少,但產生的效果巨大,且持續時間長,其經典案例甚至在跨越時代之后依然熠熠生輝,在工業化長河之中閃耀著人類的文明之光。
參考文獻
[1] 羅甜田,王琴.豐富文化形象與敘述形式——對大眾文化服務意識形態創新的思考[J].社會科學研究,2015(2):130-134.
[2] 謝丁寧.中國新主流文化建設探討[J].科學社會主義,2008(3):102-104.
[3] 王新哲,孫星.培育工匠精神建設制造強國[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6(3):22-25.
[4] 宋銀桂,喻蔚.略論文化、先進文化與文化產業[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27(8):115-117.
[5] 于平.文化短論四題[J].藝術百家,2013(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