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婧
[摘要] 目的 探討延續性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負面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用隨機數字表法將該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88例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常規護理+延續性護理。對比接受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負面情緒和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總治療依從率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更高,其SAS評分和SDS評分均更低(P<0.05)。結論 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并明顯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糖尿病腎病;治療依從性;負面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095-02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該病可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情況造成較大的威脅。糖尿病腎病具有病情反復、并發癥發生率高、病程長等疾病特點,該病患者需通過終身服藥的方式進行疾病治療[1]。相關研究表明,多數糖尿病腎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狀態,進而易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2]。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延續性護理已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該次研究旨在分析延續性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負面情緒和生活質量方面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88例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對該次研究的具體內容知情,且簽署了《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患有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患有嚴重的腎臟疾病的患者。
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這8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4例)。
對照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齡范圍為60~78歲,平均年齡為(63.9±2.4)歲;病程范圍為1~12年,平均病程為(4.1±1.3)年。
觀察組: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年齡范圍為61~81歲,平均年齡為(68.7±3.6)歲;病程范圍為2~14年,平均病程為(6.3±1.7)年。兩組患者的組間資料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常規護理的相關護理內容包括健康宣教、用藥指導、病情監測等。
觀察組:常規護理+延續性護理。觀察組患者的常規護理內容同上,延續性護理的相關護理內容如下:①組織成立延續性護理干預小組,小組內成員組成為科室的護理工作人員和主治醫師。由科室護士長組織小組內成員對糖尿病腎病的相關臨床知識和延續性護理的相關護理內容進行學習,并通過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的方式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延續性護理方案。②由延續性護理干預小組內的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每周1次的電話隨訪和每月1次的家庭隨訪,同時可組織具備網絡條件的患者建立微信群,護理工作人員可在微信群中與患者進行及時的交流和問題解答。③在對患者進行院外隨訪的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應指導患者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告知其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并對其體重進行有效控制;建議患者可依據自身情況進行強度適宜的身體鍛煉,并盡量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運動過激或意外受傷的情況;對于存在負面心理狀態的患者,護理工作人員應采取恰當的方式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并使其掌握胰島素皮下注射、口服降糖藥和血糖監測的具體方法,同時叮囑患者應定期進行門診隨診。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負面情緒情況和生活質量。應用Morisky服藥依從性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問卷的評分等級包括依從性差、依從性較好和依從性好,患者的調查問卷評分越高,表示其治療依從性越好,總治療依從率=(依從性較好例數+依從性好例數)/總例數×100.0%;使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負面情緒情況進行評價,患者的量表評分越高,表示其焦慮和抑郁的程度越嚴重;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患者的量表分數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均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
接受護理后,在對照組的44例患者中,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有13例,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者有20例,治療依從性好的患者有11例;該組患者的總治療依從率為70.5%。在觀察組的44例患者中,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有5例,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者有17例,治療依從性好的患者有22例;該組患者的總治療依從率為88.6%。
接受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0.2±1.8)分,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9.8±4.7)分。由上述結果可得知,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總治療依從率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情況對比
接受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慢性并發癥疾病,多數該病患者在經歷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臨床蛋白尿這一病情演變過程后,其病情會最終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3]。因此,臨床需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開展積極的對癥治療,從而有效延緩患者的病情進展[4]。但受長期用藥、飲食控制、經濟負擔等方面的影響,易導致部分糖尿病腎病患者出現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緒[5]。相關研究證實,多數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均處于較低的水平[6]。隨著臨床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上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情況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延續性護理是一種兼具開放性和延伸性的臨床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的護理重點為患者在出院后的健康維護情況[7]。延續性護理可對醫院現有的醫療資源進行更為合理地分配和使用,進而可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和專業的健康指導。相關資料表明,目前,延續性護理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惡性腫瘤等臨床慢性疾病的護理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8]。根據該次研究可得知,在觀察組患者的延續性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家庭隨訪、電話隨訪和微信交流的方式,可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和心理狀態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并可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護理,從而明顯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而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和自信心;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應指導患者掌握糖尿病腎病的相關用藥方法,并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該次研究的結果表明,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和生活質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并顯著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該護理方法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潔.老年糖尿病腎病的護理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8, 32(10):129-130.
[2] ?蔡淑蘭,王榮菊,于明忠,等.延續性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7,20(4):473-476.
[3] ?林婉茹.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生活質量和飲食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89-90.
[4] ?張娟.社區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健康知識及相關癥狀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7):149-150.
[5] ?沙婷婷,劉雯.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的預后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2):145-146.
[6] ?賀棟梅.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腎病終末期患者生存質量、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8,25(4):66-67.
[7] ?楊紅菊,張春林,王能萍.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12):18-19.
[8] ?Zhong Fang,Chen Habing,Wei Chengguo,et al.Reduced Krup pel-like factor 2 expression may aggravate the endothelial injury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Kidney International: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2015,87(2):382-395.
(收稿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