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彩霞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錯誤資源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063—01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即使教師十分認真?zhèn)湔n并教授,學生認真聽講,也難免出現一些始料未及的錯誤,這些錯誤并不需要刻意回避,相反是一種寶貴的經驗。下面,筆者擬將如何巧用錯誤資源進行具體分析與研究,提出一些可以采用的方法,從而有利于初中語文高效率課堂教學的生成。
一、巧用錯誤促進發(fā)展
1.利用錯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急于糾正,不要只是告訴學生正確答案是什么,讓學生死記硬背,應該接納這種錯誤,從學生的錯誤答案出發(fā),一步一步地向學生提問,逐漸逼近真相,讓學生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發(fā)現學習的樂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針對學生自己的答案搜索信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錯誤,這樣一定會比直接點明錯誤更有效果。
2.預設錯誤,訓練學生的廣闊思維。課堂教學中難免會有一些教學難點,或者十分容易被學生混淆的知識點,這些往往是教師認為有難度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預設錯誤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教師在備課時劃出可能出現混淆的地方,教學時不知不覺替換成容易混淆的內容,并將其表現得明顯一點,讓學生自己辨別真?zhèn)?,分析其中的錯誤。這樣,課堂教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可以使師生關系更加親密。
3.分析錯誤,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失敗是成功之母。犯錯誤并不可怕,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所學習,甚至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作為初中生,因為年齡小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夠,可能會十分懼怕犯錯誤,在犯錯誤之后受到打擊。所以,教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錯誤,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點出重要的部分,其余的問題拋給學生,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今后所犯的錯誤也會越來越少。
4.巧用錯誤,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初中生由于年齡過小、貪玩等原因,常常在學習行為上出現錯誤,教師如果直接批評或者強制改正,很容易取得負面效果。所以,應該巧用錯誤進行引導教學,讓學生自己發(fā)現行為中的錯誤。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錯誤要加以包容,讓學生學習中的不良行為得到改正,在內心產生更多對于教師的欽佩與感謝。
二、利用錯誤完善人格
教師的責任不只是教授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從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使其不斷完善,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從這一點上考慮,利用錯誤資源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雖然教師都會告訴學生犯錯并不可怕,但有些學生由于膽小,害怕犯錯誤,害怕受到教師的訓斥和批評,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一定要知道每個學生的個性,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方法。不怕犯錯的學生可以和他直接說明錯誤的所在,對于膽小的學生可以號召全班同學對他進行鼓勵。學生在這期間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質,完善人格。
三、利用錯誤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馬虎導致,可能是經驗不足導致,但有些學生出現的錯誤,其實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散。創(chuàng)新的想法有了,思路卻沒有正確發(fā)展。教師一定不能扼殺這種行為,要聽取學生的想法,找出錯誤的地方,然后向正確的道路引導,并鼓勵這種想法的產生。在當代社會,創(chuàng)新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也是需要學生逐漸形成的一種思維。在生活與工作的許多方面都需要創(chuàng)新,利用錯誤資源可以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教育中是很大的突破。
四、利用錯誤訓練學生思維的新穎性
初中的語文教學并不簡單,很多教師為了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想出了許多方法。有的教師將課文編成劇本,想讓學生在演習的過程中學到知識,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閱歷等問題,表演并不會像教師想象的那樣準確,可能達不到教師的預期。教師可以在學生的表演出錯誤后,將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解釋給學生,讓學生思索需要改變的地方,不斷進行改正。由于學生的閱歷不夠,很容易對作者產生質疑,而教師在此時應該鼓勵學生的質疑,并讓學生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完整的闡述,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碰撞和思維的活躍,從而更好地保證課堂的進行,使其他學生更加積極參與。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重要,但是針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怎樣利用是很大的難題。我們不能對于錯誤資源視而不見或者躲避,應巧妙地將錯誤資源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錯誤中發(fā)現學習的美好之處,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完善人格,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