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玉斌
【關鍵詞】 高中化學;課堂提問;低效;原因;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135—01
高中階段學習的科目多,學生學習的壓力大,再加上化學學科的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學習的效果并不好。在如此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同學們會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產生恐懼甚至是抵觸的心理。這些消極的情緒也會讓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更不利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而提問是課堂上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很多教師沒有充分把握好課堂提問環節,使得提問流于形式,提問效果并不好。為此,筆者就高中化學課堂提問“低效率”的原因進行分析,并著重探討高中化學課堂高效提問的策略。
一、高中化學課堂提問“低效”的原因
1. 提問脫離生活。化學學科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能深刻理解知識,還要求學生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并以化學知識去分析我們生活中的問題與現象。但是從當前我國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基本上大部分的教師在提問時脫離了生活實際,使得學生對教師的提問不知所云。教師在課堂上強行給學生灌輸知識或者是讓學生背誦某一類化學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生不僅不能理解化學知識,反而會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這些問題也會導致學生無法深刻地體會化學學科的學習,使得整體的提問比較低效。
2. 提問流于形式。當前的化學課堂上,大部分教師提問只是一種形式,且實質上的提問很少甚至是沒有。主要表現為這幾個方面。一個是教師養成了一種習慣,不管講到哪里就隨口一問,這些問題也沒有經過精心的設計。形式上“對不對”這些提問充滿課堂,基本上無法引起學生深度思考;還有一個是教師片面地認為多多提問就能提高提問效率。甚至是部分教師只是為提問而提問,且提出的問題也達不到啟發學生思維的效果。
3. 提問后缺乏評價。很多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在提問后也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急于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答案。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也沒有耐心給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就直接給學生公布答案,忽略了學生內在的需求與情緒。
二、高中化學課堂高效提問的策略
1. 在新課導入時提問。有效提問在整個化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且圍繞這些關鍵點進行提問,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習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新課時,可以巧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就能了解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內容,為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比如說以教學《二氧化硫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賣饅頭的店,店員將饅頭放到鍋里時,又在爐子里放了木炭。之后在木炭的周圍撒了一些黃色的粉末,之后火便燃燒起來了。故事講完之后,教師提問:有沒有哪位同學知道這些黃色的粉末是什么東西,為什么店員要撒上這些粉末呢?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從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案例著手,更容易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 在認知沖突處提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在學生認知沖突中提問,也就是引發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以及新知識之間的矛盾沖突,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師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這也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給學生設置懸念,并引導學生在懸念中產生期待的心理,這樣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且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3. 在重難點處提問。通常情況下,學生在剛接觸重點知識時能接受,但是并不能完全領會其中的意思。為此,教師可以在重難點處巧妙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反復地揣摩并深入地理解知識。比如說以教學《酯的性質與制法》時,教師可以針對重難點提出問題:“為什么很多廚師都喜歡用白酒與食醋混合來做烹調?陳醋為什么總是有一股香味?”在此過程中,同學么做乙醇與乙酸的酯化反應時,學生看到碳酸鈉溶液表面凝結的一層油狀的液體,聞到該液體散發出來的香味時,也會結合這個問題去思考。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時也能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酯在酸性與堿性條件水解的不同,以及水解的本質內容。由此可見,教師在重難點處提問,更有利于強化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
有效的課堂提問對教師教學或者是學生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效提問是高效教學的前提,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提問的方法以及提問的時機,抓住課堂上任何提問的時機并優化提問的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