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堂
【關鍵詞】 整體教學;互動閱讀;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13—01
閱讀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五種基本技能“聽、說、讀、看、寫”之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它是學習詞匯、句法和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基本載體;又是處理好語言形式、意義和語篇之間關系的主要形式。而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追求了語言形式的教學,忽視了語言意義的教學,將一段完整的閱讀材料分割成塊,著力于部分語句,和詞匯的翻譯和講解上。甚至將一個完整的饒有趣味的故事肢解得支離破碎,既破壞了語篇內容的整體性,也不利于語言形式的學習和運用。整體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方法,它不僅僅是指有完整故事情節的教學,而主要是把語言形式的教學與語言基礎知識結合起來,從宏觀上把握文章信息,感受文章傳達的思想性,從中獲得豐富的語言信息,從而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展學習興趣,提升思維能力。下面,筆者以新課改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七第二單元《機器人》為例,探索出如下閱讀整體教學模式。
一、強化語篇概念,樹立宏觀意識
本單元講述科幻發明機器人與人類的關系,課文內容是著名科幻小說家艾克·阿西莫夫所寫的一部名為《包您滿意》的科幻小說的故事梗概。該故事是圍繞著阿西莫夫所提出的“機器人三原則”中的第一條,“機器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傷害人類”所展開的,本單元教學中教師的整體教學意識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本單元中的熱身、讀前、讀中、讀后、語言點、語法和寫作等環節是一個整體但又是相對獨立的教學單元,為了突出文本閱讀的趣味性,讀中環節節選了趣味故事《包您滿意》,讀者會對機器人的靈敏知性,體貼入微贊嘆不已,可令人費解的是在文末為什么還要被送往工廠進行重修?于是為了讓學生在讀中順暢思路,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具備整體意識,在對本單元知識進行一系列的“熱身— 讀前— 讀中—讀后”等諸環節后,明白了阿西莫夫對機器人的制造提出了三項基本原則。
二、開發學習策略,增強閱讀互動
“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學生為促進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而采取的各種行為和步驟。語言策略的使用表現為學生在語言學習和運用的活動中,受問題意識的驅動而采取的調控和管理自己學習過程的學習行為。”為了增強文本閱讀的互動性,教師首先由淺入深在不同環節提出了不同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緊扣單元和文章題目設置問題,層層深入。
三、合理布局文本,培育素養特征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機器人”這一單元,話題新穎,雖富有趣味性但內容較難,為了能達到預期目標,教師需要合理布局文本,通過探討,想象等方式來引出“機器人三原則”,為文本的理解做出鋪墊,同時也為理解文章的趣味性打下基礎。由此,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首先應通過文本載體來理解內容,提煉價值,內化情感,升華思想。這一過程的實現是通過一系列互相聯系的學習行為來發生的。表現出了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認識過程。培養學生略讀,查讀,探討,深思,聯想,遷延和內化等學科素養特征的形成。
四、深入解讀文本,提升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語言藝術和語感。
熟悉了單元整體內容為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詞匯和語法知識提供了真實、有效的語境。在教學中教師結合文本內容設計如單句改錯、詞語辨析、選詞填空、擴句、縮句、難句轉換、點詞復述文章等形式多樣,難度有序的題目,來鞏固對文本信息的理解和語言知識點的識記。事實證明,這一做法高效且參與性強。幾節課的學習之后,學生不論是從文本內容還是詞匯語法運用都達到了單元教學的目標。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夠注重文本的整體規劃,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知識的認知掌握和對學生情感教育角度突出教學整體性的話,那么文本的內容和價值就會對學生知識和情感的形成產生有效的作用。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構建高中英語“互動閱讀”, 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211)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