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關鍵詞】 英語教材特點;學生差異;銜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40—01
眾所周知,教學過程是以教材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教學活動與過程,其三要素是:教材,學生,教師。要銜接好初高中英語教學,依筆者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和對現階段進行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的實踐活動和感知感悟來看,筆者認為通過初高中英語教學的兩大客體—教材和學生的對比:是探索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切入點。
一、初高中英語教材的區別
1.初中課本九年級《Go for It》的特征
目標要求:達到5級目標。詞匯:1500~1600個單詞,200~300個慣用語或固定搭配。語法:語法初步知識,簡單句,典型并列句,賓語從句,八種時態。課文特點:以對話為主體,句子簡單;內容生活化,口語化; 篇幅較短,字數不過超300個單詞;讀懂字面意思即可。內容編排:各個單元用圖片對課文內容提示;邊學邊練的練習設置,學生活動模式設置。
2.高中英語必修的特征
目標要求6級。詞匯:400~2500個單詞,300~400個慣用語或固定搭配。語法: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定語從句,被動語態,情態動詞,名詞性從句,主謂一致,動詞的非謂語形式。課文特點:以表達個人情感,對事的態度,描寫特定場景等的敘事,說理文體較多。內容涉及文學、教育、天文、科技、金融、電腦網絡等諸方面。篇幅較長,多在600~800個單詞;需要學生根據作者的謀篇布局和對長句的分析進行深層次的推理與判斷。內容編排:有少量圖片;練習設置;內容豐富的workbook.對比上面九年級和高一英語教材的教材特點不難看出:高一教材的內容無論從詞匯,語法,課文難度,內容安排各個方面都是一次大跨越,大跳級。
二、初高中學生的學法特點對比
1. 初中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習慣
初中生學英語基本上是教師嚴格管理指導下的機械和日常用語練習。自學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不高。單詞詞組要靠老師領讀后機械記憶和反復練習得到掌握,句型和語法強調的是條條框框。學生學習依賴性強,機械性記憶和練習多。
初中教師在課堂上習慣于按照音標,釋詞,語法練習,句子分析的教學思路,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練習,分層次,抓考點”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采用加快詞匯教學,放慢閱讀教學的節奏。
2. 高中新生教法特點
對高一新生來講,環境是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集體,從客觀環境上看不同于初中階段,心理上會有一些變化。高中英語教師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對學生英語能力懷有過高的期待,對詞匯處理追求寬,深,廣;對課文強調理解大意,概括主題;閱讀上精讀和泛讀兼而有之,速讀多于細讀;對語言能力要求高于學生語言知識基礎。因高中課程科目多,學習時間緊,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和調整的時間不多。
三、建議
通過對初高中學生及教材兩方面的對比,筆者認為如果能正確分析判斷初中和高中階段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特點,才能更好地處理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
1. 對于剛升入高中的新生來說,務必做到:發揮主觀能動性,盡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作為高一學生,要明確高中英語內容多,難度大,對學習自覺性的要求更高。必須在英語學習上下苦功夫,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恒,克服畏難、怕羞、不敢開口的心理。按新課改的要求,養成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好習慣。隨著學習不斷深入,隨時都會碰到詞匯方面以及長句難句的困擾,而所有的疑問不可能都由教師給予及時的答復,這就得靠學生自己去查字典或通過討論等其他方式求得答案。
2.對教師來說,務必認識到:熟悉初中教材的必要性:因為只有熟悉初中教材特點,才能有效地把初高中教學銜接好。通過了解初、高中教材中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差異,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級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引導學生逐步了解知識網絡,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總之,在做好英語教學的初高中銜接中,學生是主體,在學習中起決定性作用;學生怎樣學會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是關鍵,在教學中起主導性作用。教材是教學的載體,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初中時的英語學習情況,并對初高中教材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形成有效的過渡教學方法,從而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