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蒨
【摘要】《綱要》強調,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基本活動形式,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我們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游戲,激發了幼兒主動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的興趣。本文結合教學活動實踐,對幼兒園美術教學游戲化設計的策略進行了解讀。
【關鍵詞】幼兒園 ?美術教學 ?游戲化設計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211-02
隨著新課改地不斷深入,幼兒園美術教學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踐行新課改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逐漸摒棄了“知識本位”下的“說教式”教學方法,進而較多地采用了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教學活動實踐,對幼兒園美術教學游戲化設計的策略進行了解讀。
一、主題生活化、游戲化
在美術游戲化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孩子們身心發展的特點,從他們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一些幼兒真正感興趣的、比較夸張的、還非常有創意的游戲主題,如孩子大都非常喜歡小動物,因此教師就可以把動物當作媒介,設計一些諸如“小豬洗澡”“動物世界豐收節”“小狗吃骨頭”“小花貓釣魚”等為主題的美術游戲活動。
(一)具有游戲性的主題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要通過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調動他們主動進行繪畫的愿望,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因此我們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只是讓幼兒進行簡單的、單一的涂色訓練。教師所需要做的是圍繞主題活動設計趣味性強的游戲,能吸引幼兒直接參與活動。如在教授“線條”的相關內容時,由于中班孩子對肌肉的控制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將教學的范圍擴大,不僅有簡單的直線和弧線,還要教一些變化多端的波浪線以及螺旋線。為此,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以“漂亮的頭發”為主題的毛線創意粘貼畫游戲。沒有一個孩子不熟悉自己媽媽的發型的,在他們心目中媽媽永遠那么美麗。因此,他們常常會給媽媽梳頭發,扎辮子。因此設計這樣一個給媽媽打扮頭發的游戲,一定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他們將會創意地使用他們喜愛的顏色的毛線來設計媽媽的發型,在剪剪、貼貼、畫畫中,建立起對線條知識的經驗體系。
(二)夸張、有創意的主題
孩子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更是富于夸張和奇幻色彩的。他們眼中的世界與我們成年人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他們的美術作品往往別出心裁,個性十足。他們筆下的美術作品,有的時候根本不合乎比例的要求,甚至有的作品中事物的形象是你我從未想象到的,但他們卻能夠在介紹自己的作品時,甚至很認真地為你解說他畫的是什么。他們是天生的藝術家,很多大畫家都感慨自己無法像兒童那樣做畫。他們往往在兒童奇特的想象中受到啟發。當然,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在培養和訓練中想象會變得更加豐富,當然如果教育不當,還有可能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因此,在美術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該使用一些有利于培養幼兒創新思維的題材。如到了一定階段,孩子們對哈哈鏡中的自己會非常感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哈哈鏡中的寶寶”為主題的美術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在感知和體驗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在哈哈鏡中體型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變化,從而激起他們揮動畫筆作畫的熱情。
二、活動形式多樣化
在幼兒園美術游戲活動中,繪畫活動最為常見。在美術活動中,孩子最經常會用到記號筆、水彩筆、蠟筆、粉筆等,用它們來創作不同題材的美術作品可謂是司空見慣的,但長此以往,還是會使孩子們感到很枯燥乏味。而對涂鴉期和象征前期的孩子們來講,如果變換繪畫形式,就可以給他們帶來新奇感,從而使他們感到繪畫活動就像在玩一個個有趣的游戲。
在日常的繪畫形式之外,孩子們會對印章畫、手指畫、潑墨畫、噴霧畫、滾筒畫、沙畫等活動形式和工具材料更感興趣。在多樣化的繪畫形式的刺激下,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還拓寬了他們的繪畫領域。如在小班美術游戲活動中,我們讓孩子們用記號筆添添涂涂,就像是在玩一樣,在一種輕松自在的氛圍中實現了對美的感知與體驗。而到了中班,孩子們小肌肉群越來越發達,動作也變得更加靈活與協調,因此我們讓他們使用水彩筆、水粉等來創作,以使畫面更加美觀和豐富。到了大班,孩子們的控制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高度,因此在掌握了線條、構圖的基本知識后,能夠使用的材料就更加多樣化了,諸如他們能夠創作版畫、線描畫等許多更加藝術性的作品。多姿多彩的美術游戲活動,為孩子們搭建了游戲平臺,既關注了他們表達意圖與表現能力之間的差距,又使他們在每次美術游戲活動開始前,就對活動產生了一份美好的期待。
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觀點,已經得到了教育同仁的廣泛認同。本文從主題生活化、游戲化以及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兩個角度,對幼兒園美術活動游戲化設計的策略進行了解讀,為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借鑒。
參考文獻:
[1]程易舒.幼兒園美術教學游戲化的實踐探究——以X幼兒園為例[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02):85-88.
[2]王金秀.幼兒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思考[J].學周刊,2019(0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