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赟
[摘 要]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的重點。平板電腦進入課堂,教師借助其輔助軟件,突破識字寫字教學難點;借助其個性交互功能,檢測識字寫字教學成效;借助其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寬識字寫字教學途徑空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真正實現信息技術手段與識字寫字教學的高效融合。
[關鍵詞]平板電腦;識字寫字;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95-02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設備現代化的普及,平板電腦已進入日常課堂。平板電腦輕巧方便,有強大的交互功能,小學生非常喜歡。如何將平板電腦合理使用在語文學習上,幫助低段學生識字寫字,本人做了一些有效的嘗試,以供探討。
1.學生學習主體化,突破老師主體。
低年級學生主動學習意愿弱,不知道怎么學習。往往是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布置一點學習任務,學生學習一點,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作為學習的最終目標。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從低年級就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比如,教師在新授二下《媽媽睡了》這一課生字時,要求學生會讀“哄”、“先”、“閉”等13個生字。以往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先預習生字詞,然后教師隨機檢查或抽查,板演有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教師及時糾正,學生再跟讀跟寫。有了平板電腦,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讀寫生字。比如 “先”字最后一筆難寫,學生寫錯或寫得不規范,軟件會自動顯示顏色變化提醒,學生可以借助書寫范本或過程演示,練習糾正。
2. 學習形式多樣化,突破形式單一。
小學生學習喜歡形式多樣,喜歡比賽。所以在識字時,教師要運用多種識字方法,鼓勵識字,同時穿插一些比賽,這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二年級《小蝌蚪找媽媽》一文,學生在學習“塘”“腦”“袋”“灰”“阿”“姨”等生字時,可以讓學生借助自己平板電腦中的軟件給拼音寶寶找家,將拼音與生字正確連線;也可以讓學生給生字寶寶找朋友,組成詞語;還可以讓學生玩摘蘋果游戲,教師讀一個生字,學生迅速在屏幕樹上摘下“袋”“阿”等生字的蘋果,這種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生界面,學生學習積極。教師通過引導孩子運用各種有趣的識字游戲,鼓勵他們識字,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漢字,效果自然好。
3.學習內容直觀化,突破教學死板。
平板電腦中的教材與傳統書本教材最大的區別就是,改靜態為動態,有聲有色。我們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安裝了“怎樣寫漢字”軟件,教學時,可以根據需要隨意地選擇生字書寫進程。在演示的過程中,可以隨時使用不同色、重寫、閃爍來演示難寫的筆畫筆順,加深學生的感知。
比如,二年級在學習《樹之歌》時,平板電腦出示卡片“yáng 樹”“梧tóng”,要求學生根據拼音寫出生字“楊、桐”。當“楊”字第五筆學生不知道怎么寫時,軟件會示范重寫,這樣反復演示該字的書寫過程,能幫助學生突破寫字難點。同時還可以利用軟件中的不同顏色代表左右結構的不同部分,形成對比強烈的結構演示,引起學生寫字時的有意注意,改變學生的錯誤定式。
這樣,跟著“電子老師”一對一地跟讀糾音,一筆一畫地跟寫描紅,通過手控選擇,寓教于樂,既是游戲,也是學習。
1.學生個性作業上傳,教師個性輔導。
在教學新課生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跟著平板軟件讀,會讀了,再讓每個人將朗讀生字或課文的錄音,通過無線網絡提交教師客戶端機器,教師可以查看每一個學生學習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可以進行個別輔導。
課堂上,教師可以快速讓學生提交自己的寫字作品。 學生借助網絡快樂主動地學習,并能及時地將學習成果反饋給老師,大大節省課堂教學時間,也讓教師盡快了解全班每一個學生學習情況。
2.作業內容全班群內展示,相互評價。
我們的學生平板電腦都安裝有HiLearning電子書包學習系統。該系統提供了完整的教學與學習歷程服務,包含課堂教學服務、評量服務、診斷服務、補救教學服務四大系統。
在教學課,教師可以借助系統內交互功能,讓學生將自己的識字寫字作品或作業上傳到全班群內,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看到所有同學的作品或作業,可以相互學習,相互評價。比如生字書寫,學生可以通過相互打分,每次評選出最優秀的前10名作業供展覽。
3.借助平板電腦學習軟件,家長指導學習。
現在很多農村家長讀書還是不多,普通話不準,拼音不會,寫字又不是很規范,但又想主動指導孩子學習,所以常常誤導孩子。有了平板電腦,孩子天天帶回家,家長可以借助平板電腦,正確指導孩子讀寫。
1.鏈接課外閱讀資源,增加學生識字量。
北師大溫儒敏教授提出,學生要加大閱讀,在閱讀中識字。每個學生有一個平板電腦,就相當于每個學生擁有一個圖書館。學生只要借助網絡,就可以尋找到需要的文章,自由閱讀。
比如一年級下冊,學習了《春筍》,可向學生推薦閱讀《春天在哪里》《勇敢的小筍》;學習了《騎牛比賽》,可向學生推薦《鐵杵成針》《西班牙斗士》;學習了《奶奶的白發》,可向學生推薦《我給奶奶送陽光》《媽媽的愛》等。
在平板電腦教學中,對資源進行了補充與拓展,從而擴大學生識字量,提高自主識字能力,在閱讀中鞏固識字。
2.充分利用題庫資源,檢測學生掌握度。
利用平板電板,借助網絡平臺,可以對每天或每課學習內容,及時檢測。“天天向上”,就有大量題庫,每課一練,學生完成題目提交后,網絡會自行批閱,還能形成錯題集,讓學生多次練習,學生使用后效果很好。
教師也可自行設置一些題目。如學生課外閱讀,教師自行出題,發送學生學習終端,學生完成相應題目,然后操作提交,教師可以快速收到學生的作業并掌握每一個學生自學情況,也可以對有錯誤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更好地因材施教。
3.盤活微課視頻資源,提高學生理解力。
微課,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
微課,變抽象為直觀。比如在教學《日月明》時,借助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了“人木-休”,“休”就是一個人靠在一棵樹旁休息;“一火-滅”, “滅”就是火燒起來了,上面用一根棍子把火打熄。學生通過觀看很輕松地明白了會意字的組成。
微課,讓學生走進生活。比如教學《菜園里》的“辣椒、西紅柿、蘿卜、卷心菜”等蔬菜時,讓學生觀看微視頻,生動形象的蔬菜畫面,讓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生字。
當然,微課,還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因為每一個人學習的基礎、能力不一樣,也許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學生對識字寫字還沒有完全掌握,他就可以借助視頻資源,重新反復多次觀看學習。
總之,在平板電腦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課堂行為習慣教育,精心設計學習過程,有效組織,充分利用資源,通過各種任務、手段、游戲,不斷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真正實現信息技術手段與識字寫字教學的高效融合。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