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珊珊
摘 ? ?要: 高校共青團組織,在國家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擔負著為國家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要責任。面對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引領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工作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在新時期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中,如何有效提升共青團組織的優勢,正確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本文對高校共青團工作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為如何引領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建議。
關鍵詞: 共青團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大學生
1.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人才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提高了對青年大學生的要求。與此同時,自十八大召開以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獲得了快速發展,高校共青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教育、意識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在全團占據著重要位置。在共青團的領導下,高校教育工作以黨政思想為主導,積極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在引領和團結大學生跟黨走、服務大學生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2]:輔導學校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鍛煉及培養干部等。共青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發揮的作用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礎。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校共青團應該時刻關注和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最新內容和變化,以時代背景為出發點,采取有效的工作機制,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共青團組織遇到的新問題
2.1社會變遷
從社會主義角度出發,社會變遷是指在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社會現象的變化,同樣指社會結構的變化,既是過程又是結果。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包括科技、自然環境、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和制度、社會價值觀等都發生重要的變遷。大學生群體是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事物的群體,他們具有渴望新奇、思想活躍、追求個性的特點,同時在社會變遷過程中,大學生群體最容易受到外界變化的影響和沖擊。因此,高校共青團組織成員應該關注大學生群體的各項變化,充分發揮其引領的作用。
2.2大學生的思想特點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受各種外部條件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在思想上表現出以下特點[2]-[3]:(1)追求個人價值;(2)忽視共同價值,渴望實現個性;(3)忽視客觀辨別。具體分述如下:
2.2.1追求個人價值。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正在快速發展,社會處于快速發展轉型期,在新時代背景下,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個人意識,勇于追求自身利益。雖然追求自我目標、實現自我價值是一種必要的社會進步,同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學生創新、成功及成才。但是,部分大學生過于注重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權益,忽視自己在社會中應盡的義務。
2.2.2忽視共同價值,渴望實現個性。現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選擇意識,沒有很明顯的從眾及趨同的意識,更喜歡通過自身實踐驗證原有結論。現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異心理,追求個性化的實現。但是,在后現代思潮及多元化背景的影響下,一些大學生對共同價值標準及社會主流文化價值的認識比較模糊。承認文化的多樣性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和平等是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目前,在社會中文化呈現出多元化,一些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融合吸收多元文化,不能辨識有益的文化,從而在追求個性的同時忽視共同價值。
2.2.3忽視客觀辨識。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內容豐富性、資源共享性、評論匿名性等特點,大學生在學校中可以隨意接觸網絡,使得網絡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掌握了獲取信息的渠道,加之思維活躍及對新鮮事物的渴望,離不開網絡,并與網絡形成相得益彰、互相推動的關系。一些大學生是網絡中“銳詞”“熱詞”“熱點事件”的幕后推手[4]-[5]。但是由于網絡資源各種各樣,大學生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社會閱歷較少,導致部分大學生群體缺乏對社會問題正確客觀的判斷。
2.3高校共青團在工作中面臨的新問題
隨著社會背景的不斷變化,高校共青團工作受大學生觀念及思想變化的影響,影響傳統工作模式的有效性。隨著學生觀念及思想的轉變,學生活動的組織難度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活動中的投入程度有所降低。相比之前的思政教育,課堂宣講的教育模式更適合現階段的大學生,隨著新媒體及科技產品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推廣,以往的教學模式及效率都有待提高。
3.提升高校共青團在引領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措施
3.1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指向性
在高校共青團組織實際工作過程中,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應該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指向性,在大學生實際教育過程中以培養思想政治教育為目標,即為國家培養出具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取向的公民。在當前大學生教育過程中,共青團應該努力拓展新方向,尋求新路徑,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高文化的人才資源。同時應該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為國家的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3.2學科資源的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具有應用性和理論性相互統一的特點,同時該學科還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很好地指導高校共青團組織進行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的指導工作。因此,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資源相整合,這是理論向實踐發展的必然道路。
3.3加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
高校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及培養過程中,要學校、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幫助。構建以家庭、學校和社會為核心的聯動機制,營造良好的踐行和培養氛圍,從而使得大學生群體自愿參加學習。尤其在高校中應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提升師資隊伍素質,定期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使得教師及時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演變及特點。從小做起,加大重視力度,從而提升高校共青團組織的作用。
3.4實效制度保障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共青團組織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而將實踐性與理念性相結合、發展性和規律性相協調是高校共青團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共青團在引領過程中應該加大理論體系建設的重視力度,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內容和各類思想工作經驗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6]。再者,應該提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活動的要求,定期開展有意義的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為出發點,結合社會實際情況,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認識程度。形成長效機制、高校共青團應該充分利用文化吸引、思想引導、感知教化、社會實踐等方式,提升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理解和認知,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
3.5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體驗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隱性、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學科領域的重要內容。為了有效發揮共青團組織在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引領作用,高校共青團組織應該充分發揮其隱性和體驗式教育能力的作用。首先,應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感染力、吸引力,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拓寬教育渠道,依靠紅色團支部、社團等團體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教育活動,從而提升大學生群體的道德修養和愛國修養。此外,還應該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從校園表面入手,以高文化、高層次、高品位為活動組織原則,活躍校園的文化氛圍,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4.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團組織應該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以學科理論為指導,以體系制度為依托,推動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冰.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引領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教書育人,2013(6):64-65.
[2]侯莉.高校黨團組織引領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途徑探索[J].同行,2016(6):41-43.
[3]賈媛媛.高校共青團組織如何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作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4(6):15-15.
[4]劉赟.淺談高校共青團組織如何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作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
[5]宋濤,蘇靜.高校共青團宣傳思想工作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10).
[6]郭宇.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4,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