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豐
摘 要:紅色文化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是先輩共產黨人留給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三個方面軍在會寧實現了大會師,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傳播紅色文化,弘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文章通過一系列實例,淺談會寧紅色圣地與紅色文化傳播。
關鍵詞:會寧;紅色圣地;紅色文化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三個方面軍在會寧實現了大會師,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集聚了革命力量,考驗了我們的黨的領導能力和指揮才能,實現了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偉大轉折。紅色文化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是先輩共產黨人留給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我們應該積極運用這些資源,傳播紅色文化。
1 會寧紅色圣地紅色文化傳播的基本途徑
甘肅省會寧縣紅色圣地可通過領袖形象、文學作品、影視錄音、報紙雜志、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曲藝演技、節慶活動等傳播紅色文化。不論哪一個級別、層次和地域的參觀者,都能夠通過這些方式方法,看到、聽到、讀到紅軍長征精神的磅礴氣韻已浸透了會寧這方山水的血脈骨骼。
2 會寧紅色圣地紅色文化傳播的核心點
回顧歷史,滄海橫流,我們偉大的黨已經走過了九十多年的風雨歷程,成為全世界擁有黨員人數最多的執政黨,成為國際社會主義陣營中一枝獨秀的偉大政黨。
2.1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
1986年,為紀念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暨長征勝利五十周年,為緬懷在長征中壯烈犧牲的20余萬紅軍將士,激勵后人發揚紅軍長征精神,修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塔名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1986年5月13日,鄧小平同志題寫塔名之后便擱筆了,工作人員提醒他沒有署名的時候,他深情地說:我這是代表當年參加長征的近三十萬將士題寫這個塔名,他們大部分在長征中已經壯烈犧牲,沒有留下姓名,我也就不再署名了。
2.2 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了革命圣地會寧
會寧會師標志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會寧也因紅軍三大主力在此勝利會師而譽滿神州、馳名中外。2007年2月17日,農歷大年三十,胡錦濤總書記懷著對革命前輩和先烈的崇敬之情來到了革命圣地會寧,參觀了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瞻仰了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在這里看望了老紅軍、老八路、老同志代表。
2.3 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赴會寧慰問演出
2006年9月25日,紅旗飄飄-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帶著黨中央國務院對會寧老區人民的關懷赴會寧慰問演出,以會師樓為背景搭起了舞臺。這是“心連心”藝術團第六十場演出,也是第一次在縣城演出,演出非常成功。
2.4 電視劇《長征大會師》
《長征大會師》是由萬盛華執導的電視劇,該劇為紀念紅軍勝利會師八十周年的獻禮劇,講述了紅一、二、四方面軍在長征途中,從合到分,從分到合,艱難北上,最后勝利會師的故事,該劇于2016年11月16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
2.5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紅色書屋”
位于紅軍會寧會師舊址院內的“紅色書屋”,圖書近千冊,涵蓋了國家歷史、人物傳記、紅色圖書、軍事抗戰、兒童讀物等,書中呈現出中國共產黨在成長壯大的歷史過程中方方面面的現實情況,宣傳展示了黨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民生等方面的理論成果。
2.6 紅色圣地上的“紅色雜志”
發行于會寧會師圣地上的“紅色雜志”主要是會寧縣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理委員會主辦的雜志《大會師》,還有會寧縣委宣傳部主管的雜志《桃花山》。當然,《白銀文學》《會師風》《會寧文化》也不同程度地登刊宣傳會師地“紅色文章”。這些都是了解會寧紅色文化很好的讀物,除了閱讀了解,還能夠收藏保存。
2.7 傳唱《十送紅軍》歌曲
從革命的起點江西瑞金,到會師的甘肅會寧,再到落腳點陜西延安,都少不了紅軍與當地老百姓離別的情景。“千軍萬馬江畔站,十萬百姓淚汪汪,革命成功早回鄉”,《十送紅軍》至今縈繞在我們的耳邊。當然,還有《東方紅》《想念紅軍》《長征組歌·大會師》《紅軍來到咱會寧》等紅歌。
2.8 會寧縣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理委員會紅色講解隊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最初沒有專業的講解員,隨著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的擴大建設和發展需要,2013年經相關主管部門的批準,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招聘了專職的講解員。目前,紅軍會寧會師舊址講解員隊伍不斷壯大,為會寧紅色圣地紅色文化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
2.9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紅色藝術團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紅色藝術團成立于2010年,為會師舊址管委會下屬單位。紅色藝術團通過紅色音樂舞蹈、曲藝演技,講述偉大的紅軍長征精神和會師精神,擴大會寧紅色旅游的宣傳,維護和展示革命圣地的形象,推動全縣紅色旅游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2.10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紀念活動
1986年4月,中共中央批準了中宣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關于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的請示》。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大會師暨長征勝利,1986年起,甘肅省先后在會寧舉辦了四次大型紀念活動。
2.10.1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50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50周年之際,中共會寧縣委、會寧縣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中共甘肅省委關于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通知精神,作出《關于隆重紀念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50周年的決定》,在紅軍會師舊址修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修葺紅軍聯歡會舊址,在大墩梁、慢牛坡修建烈士紀念碑,在會寧縣城隆重舉行紀念大會。
2.10.2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60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60周年,1996年10月10日,中共甘肅省委、蘭州軍區、甘肅省人民政府在會寧縣禮堂召開紀念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暨長征勝利60周年大會。
2.10.3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70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70周年,2006年10月18日,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和蘭州軍區在會寧縣城體育館隆重舉行紀念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暨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
2.10.4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寧會師80周年紀念活動
80周年大慶,2016年10月9日,甘肅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暨三軍大會師80周年大會在會寧紅軍會師舊址會師門前隆重舉行。
3 會寧紅色圣地紅色文化傳播的作用
會寧已成為人們心中的紅色圣地,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人前來汲取精神力量,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為廣大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搭建了一個的教育陣地,是大家學習紅色歷史的寶地,有利于營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濃厚氛圍,切實提高學習教育實效。讓后人了解烈士所經歷過的崢嶸歲月,加深對烈士們參與的革命斗爭事跡的認識,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有利于傳播烈士精神,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播撒紅色種子,傳承紅色基因。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張笑龍在《習近平歷史人物評價論述》中指出:“90多年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為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付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會寧紅色圣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紅色文化在華夏大地的傳播延伸,將凝聚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團結奮斗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成海燕.會寧紅色文化保護開發利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3.
[2]徐長峰.對會寧發展紅色旅游文化產業的幾點建議[N].甘肅日報,20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