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琴
摘 要:為了實現高中音樂特長生的統一管理,提升高中音樂特長生的文化課及專業課成績,大部分高中都開設了高中音樂特長班。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特征,指出高中音樂特長班在管理方面的不足,并給出了有效開展高中音樂特長班管理的方法,能夠為我國培養更多的音樂藝術人才。
關鍵詞:高中; 音樂特長班; 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6-014-002
高中音樂特長班的學生是指由音樂特長生組成,這類學生將考入音樂類高等院校或者普通院校藝術專業作為目標。高中音樂特長班在文化課教學、課程設置、高考流程以及未來發展等方面,與普通文化班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開展管理工作,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及綜合素養培養的有效性。
一、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特征及不足分析
高中音樂特長班是由音樂特長生組成,這類學生不僅要接受普通的文化課教學,還需要接受專業課教學,而且音樂特長生的高考流程和學習方式也與普通學生存在差異,對于音樂特長生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其文化課成績只需要達到一定標準即可。在這一發展特征下,高中音樂特長班的學生很容易忽視文化課,在文化課堂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專業知識等問題,對高中音樂特長班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高中音樂特長班的教師及班主任需要認識到特長班的特殊性,采用與普通文化班不同的管理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高中音樂特長班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的高中音樂特長班管理中存在如下不足,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首先,管理目標和管理重心存在偏差,大部分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都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目標,導致高中音樂班管理效果不理想,難以獲得學生的認可,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與此同時,高中音樂特長班班主任的管理重點大都放在紀律管理中,對于高中音樂特長生表現出的違規違紀行為,如逃課、上課玩手機、睡覺等現象,班主任大都不問緣由,直接嚴厲批評。而在實際學習中,高中音樂特長生的違法違紀行為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對文化課的重視,班主任需要采用的是深入交流溝通,而非批評懲罰,這樣容易導致高中音樂特長生對班主任產生抗拒心理,對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管理造成不利影響。
然后,班級管理缺乏凝聚力,在進行高中音樂特長班管理中,班級的凝聚力有助于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但是在實際的高中音樂特長班管理中,班主任很少開展集體類活動,僅是在學校強制性要求下開展班會,而且班會的內容和主題大都為文化課內容,學生的參與興趣不高,導致班會活動流于形式。與此同時,有些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還存在缺乏對教師和科任老師溝通的問題,使得高中音樂特長班的教學效果不理想[1]。
二、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管理方法分析
(一)注重良好育人環境的建設
環境對人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環境氛圍的建設,憑借自身的個人魅力,引導音樂特長生進行良好班風的建設,形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班級氛圍,提升音樂特長生的專業素養及道德修養。首先,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需要做好班風建設,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班主任需要貫徹落實“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理念,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規范高中音樂特長班學生的行為規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文化課及專業課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然后,高中音樂特長班班主任需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培養學生文化知識和音樂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使學生認識到“德藝雙馨”的重要性。比如我在擔任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過程中,為了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將“德厚藝精”作為班級的班訓,經常跟他們講一些音樂名人,比如小提琴大師馬思聰的生平事跡、品德非常高尚、藝術非常精湛。使學生認識到“德”在“藝”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愛國主義精神。
(二)注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
在開展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管理工作時,班主任需要注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提高家長對音樂特長生的幫助,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養,為學生的藝術之路保駕護航。和普通班級的學生有所差異,高中音樂特長班的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報考難度更大,需要家長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思想狀況及藝術生報考政策有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高中音樂特長班班主任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和溝通,通過建立微信群、短信和電話等方式,及時向家長告知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向家長介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家長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高中音樂特長生的全面發展。
另外,高中音樂特長班班主任還需要在開學、期中和期末舉辦家長會,就學生的表現和未來發展進行討論交流,并向家長介紹特長生高考的最新政策,加強家校合作的緊密性,貫徹落實核心素質教育,促進高中音樂特長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協調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比重
高中音樂特長班開展的主要目的在于為高校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音樂人才。基于上述培養目標,高中音樂特長班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學習能力、音樂心理、藝術心理以及從事藝術相關職業具備的技能等,為學生的高校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高中音樂特長班教學中,專業課教師和文化課教師在課時安排上存在不合理性,難以協調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比重,而且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視不足,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因此,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協調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比重,提高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視程度。必要時班主任可以開展主題班會,邀請文化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作為指導,引導學生對自身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并向學生介紹真實案例,闡述文化課與專業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注重文化課的學習。與此同時,在開展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管理時,班主任需要加強與專業課教師及文化課教師的溝通,了解班級學生的思想動態、課堂表現以及專業課排練狀況,明確學生在專業課和文化課中的具體表現,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學生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并鼓勵學生朝著目標奮斗,保障高中音樂特長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積極開展主題活動
在開展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管理時,班主任需要開展多樣化的主題活動,為學生提供表演實踐的機會,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體而言,高中音樂特長班班主任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開展主題活動:
第一,引導學生用心感受每一天,班主任需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余感受生活,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如義務勞動、志愿者組織或者社區服務活動等,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為學生表達音樂情感提供幫助。與此同時,高中音樂特長班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演唱會或者電視上的音樂節目,如《歌手》《中國好聲音》和《聲入人心》等,引導學生分析成熟歌手和表演者的經驗技巧,加深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專業音樂學習的熱情,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第二,鼓勵學生參與比賽活動,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可以將各類選秀活動作為契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比賽和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為學生的表演積累經驗,避免學生在音樂考試中出現怯場或者緊張等情緒,有助于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在鼓勵學生參與比賽活動時,需要對學生進行賽前輔導,引導學生平等看待社團活動、藝術節、校園比賽和社會上的“超級男聲”、“超級女聲”等比賽活動,將提升自我作為參與活動的主要目的,避免學生過于注重比賽的名次或者獲得的名利,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3]。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特長班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班主任進行管理方法的創新。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需要注重良好育人環境的建設、注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協調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比重、積極開展主題活動,提高學生對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的重視,提升學生理論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及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時訓紅.農村普通高中音樂特長班管理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7
[2]李璇.南昌市音樂特長生的教育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
[3]趙永山,張學芬.音樂教師怎樣才能當好民族高中音樂特長班的班主任——以臨夏回民中學2016屆音樂特長班為例[A]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應用創新專業委員會,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