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教學理論,將這個理論運用到初中英語課堂,以“做”為中心的“教”和“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文章僅僅從“教學做合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開展任務型教學的問題,進行簡單論述,以期通過探討,實現learning
by doing,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之目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做合一;任務教學;實施途徑
“教學做合一”的理論,運用到英語課堂,以“做”為核心的課堂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參與的主動性,把學生引上“樂學”“想學”“會用”的軌道上。
陶行知先生曾經主張“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提出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倡導任務型教學,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學習。新型的課堂是“學生能做什么”的課堂,強調用英語做事情。因此,“教學做合一”理論的有效融入,應與任務教學巧妙結合。那么,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打造“教學做合一”的任務型新課堂,值得我們探討。
一、 精心設計pretask導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1996年,英國語言學家威利斯在《任務學習的框架》中提出任務教學“三步走”的學說,三個階段是前任務pretask、任務環taskcycle以及后任務posttask階段。為此,實施任務型教學的前提是,精心設計pretask,注重任務前的引領和激趣。
前任務的導學,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為主,再讓學生把握主題,明確任務,給學生時間,嘗試自主完成任務。
任務的布置,首先應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和經驗,并且在生活中能具體運用情境,才能促學生的“做中學”。如七年級下冊Unit 1
reading教學時,教師首先呈現reading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人們的住房的情境,然后,布置學生在小組內開展調查活動,完成小組成員的家庭住宅的調查表。這個任務,突出英語的實踐性,突出“做中學”“學中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問卷調查,如:
(1)Where is your house?
(2)What kind of home do you have, flat or
house?
(3)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home?
(4)Which place
is your favourite? What can you do there?
……
問卷調查設計好之后,讓學生互相調查,并填寫調查表,然后,用簡單的語言,介紹自己的調查結果。這樣的任務,既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也為reading的閱讀,做了鋪墊,也促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駕馭者”。
二、 精心設計taskcycle任務,提高任務的有效性
“教學做合一”,“做”是前提,“做”是基礎。課堂上,運用“教學做合一”,巧妙設計任務環,可以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此,任務型教學,除了突出“做”為中心,還應突出“做”的完整性,否則,流于形式,降低“做”的有效性,任務教學也降低效度。
任務環的設計,突出任務的實施過程。任務的實施,一般而言,包括布置任務、學生構想和參與活動,以及對任務完成情況的匯報。為此,融入教學做合一,開展任務型教學,教師應從task、planning、report等三個環節入手,讓任務環環環相扣,突出任務活動的有效性。
如7下Unit 1
reading中的對小組同學間家庭居住情況的調查,教師先布置任務,鼓勵學生設計活動方案,制定問卷調查,實施活動,再把活動的結果在組際間交流,在班級中匯報,真正做到有布置、真正實施以及展示匯報。
再如Teenager
problems的閱讀時,在學生閱讀了Simon和Millie的困惑之后,教師布置任務:給Millie或者Simon提出合理的建議。這個任務布置后,讓學生先讀reading,真正把握和了解Millie和Simon的困惑,然后小組合作,探討合理化的建議,之后,再在班級內交流。這樣,把教和學中做巧妙連接起來,實現做中學。
三、 精心設計posttask任務,促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知識的有效學習和綜合運用。因此,任務教學融入英語教學中后,應突出任務教學的目的性,應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完成任務上來,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熟練掌握、綜合運用。作為教師,應注重語言知識的糾正和系統的點撥,讓學生形成知識體系,從而發展知識,提高技能。
任務型教學,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空間,有助于新課標的落實。任務后的任務的設計和布置,應突出實踐性、交際性。如Dream homes的閱讀后,教師布置學生調查小組同學的家庭居住情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想家園,然后展示給同學。這個活動,是閱讀后的任務,這個活動的實施,促進學生對live in、town/city、balcony、bathroom、bedroom、the centre
of等的掌握和運用,這個活動的開展,不僅突出教學做合一,也讓課堂活躍,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
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在教學做合一的理念的引領下,課堂模式發生巨大的改觀,師生沐浴在真實的教學中,教師會教、會導,學生會學、樂學,課堂奏響美麗動聽的樂章。
參考文獻:
[1]孟福英.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8(15):85-86.
[2]羅卡麗.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10):60-63+69.
作者簡介:
吳飛,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寶應縣廣洋湖鎮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