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語文課堂要給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也給予學生一個豐富的人文世界,以此來引導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
關鍵詞:語文課;教學效果;學習興趣
作為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抓住學生、抓住課堂,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這永遠是教師不斷思考和探索的課題。在教學中,我要求自己對教材整體把握得熟練,在教學過程中,目標明確,條理清晰,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思路、方法和過程,來抓住學生,抓住課堂45分鐘。下面我以《狼》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 如何創設情境,一上課就吸引住學生的眼球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與狼有關的哪些成語或俗語?從這些成語中,你可以看出狼具有怎樣的本性?
學生發言后運用了情境設置,一邊用語言表述,一邊放錄像,突出了狼“兇殘”的本性,在兇殘中有時還滲透著智慧的成分。使學生有了直觀感受,激發了學生探索的興趣,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二、
如何在課堂上展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明確作出了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得流暢,讀出感情。然后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教師也可以進行相應的示范朗讀。
由于是文言文,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照注釋,掃除一些字音、詞義、句式的障礙,難懂的地方還給予點撥。并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在讀中訓練語感,層層深入,慢慢推進。同時,發揮導學的功能,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方法,帶著要求來讀書,讀得有目的,有內容,有體驗。
三、 如何讓疏通字詞,理解文義成為課堂上的一大亮點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再參照注釋,或者運用已經掌握的一些文言文知識先盡力自行解決文字障礙問題。若難以解決,小組合作交流。然后由學生提出質疑,由其他同學幫忙解決或教師幫忙解決。
由老師質疑,考考學生,來突出強調一些重點字詞的含義。如:文中多次出現的“之”和“止”,如何來讓學生理解這兩個詞語?對于“之”的意思,老師帶領學生回顧舊知,并提醒學生可以依據具體語言環境,對文中的“之”一一作出辨別、解釋。對“止”,堅持讓學生先講,教師只在難點或者關鍵的地方作點撥。如“投以骨”“一狼洞其中”教師要學生特別注意“恐前后受其敵”“狼不敢前”“一狼洞其中”“其一犬坐于前”“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中的加點詞的特殊用法,通過翻譯,學生對此基本都能理解。
四、
如何設定目標,解決疑難,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了目標教學,上課時就首先出示了學習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義。2. 體會狼與屠戶的形象,感悟文章寓意。 3.
能復述課文?!弊寣W生知道學什么,為什么而學。
在課堂最后再次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請學生們參照一下這些學習要求,看看你達成了嗎?”
《狼》這篇課文故事情節曲折動人、一波三折,描寫的動作、神態等語句栩栩如生。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內容及主旨思想呢?
教師:“讀讀課文,用筆畫出課文中描寫有關狼的句子,想一想狼有什么特點?屠戶是一個怎樣的人?”
教師:“課文的主旨是什么?從狼和屠戶身上我們分別得到了什么啟示?”
引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從讀中感悟,能夠講述出整個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的全過程,在理解課文過程中,我板書:“(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從而給學生留下了理解的線索,讓孩子們能夠抓住主線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領悟文本蘊涵的深刻含義。
教師:“你能把幻燈片上的圖片,編成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嗎?”
(投影)以狼的語氣講述:“我是一只狼,一天傍晚,我和我的同伴……”
以屠戶的語氣講述:“我是一個屠戶……”
在學生把握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又進一步預設了一個講故事的環節,讓學生分別從狼和屠戶的視角來講述故事,使整個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起來,同學們也都躍躍欲試,通過講故事,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五、
如何拓展遷移,來尋求思維創新,啟發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
教師:“蒲松齡筆下的狼是貪婪兇殘的,可在大自然中狼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大家再欣賞幾篇有關狼的小文章?!?/p>
我在教學中沒有拘泥于課本,拓展延伸,追求創新。在拓展遷移的環節,我設計了對比閱讀,本文與畢淑敏《母狼的智慧》做比較閱讀,“蒲松齡筆下的狼是貪婪兇殘的,可在大自然中狼到底是怎樣的呢?”通過閱讀比較,讓學生認識狼的另一面,聰明、智慧、母愛的一面。然后又閱讀了有關《狼》的另外兩篇古文。學生能在我營造的情境中各抒己見,表達得也非常合理生動。
在本課最后的環節,我布置了一份寫作小練筆:結合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的理念,寫一篇作文:“我要為狼辯護”。這樣學生既理解了本文,又增強了保護動物,人和動物要和諧相處的新觀念,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
語文課堂應盡可能地抓住學生的積極性,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語文課堂在教給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應給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人文世界來吸引住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綜合能力。我想,在語文課堂中一些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方法,一定會充實到我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去。
作者簡介:
馬琳琳,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大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