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榮 楊堅
高要,位于廣東省肇慶市,與美麗的七星巖隔江相望,因境內羚羊峽有居高扼要之勢而得名。
該區位于廣東省中部,西江中下游,總面積21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萬。區位條件優越,交通四通八達,距廣州90千米、香港138海里,處于以廣州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內。擁有近100公里西江黃金水道河岸線,常年可通行5000噸江海輪。同時這里還東接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區,西連資源豐富的廣西、云南、貴州、四川,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與陸地絲綢之路對接的交通樞紐,屬珠江三角洲、廣佛肇經濟圈和肇慶市經濟發展中心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后,高要作為肇慶“南大門”,是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前沿陣地,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縣域經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本經濟單元,縣域營商環境是國家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走訪調研發現,高要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有不少優勢特色,也做了不少有益探索。為了改善市場營商環境,高要多措并舉,一方面通過創文創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來提升硬環境,另一方面還通過深化改革、依法行政、重商扶商等措施優化軟環境。
“近年來,高要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對營商環境工作的決策部署,把營商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變量、作為提升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通過深化改革,創新工作體制機制,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潛力,全力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推動優質企業落戶高要,助力高要產業成長、經濟發展。”高要區委副書記、區長江棟才表示,高要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雙重疊加機遇,對標灣區標準,在營商環境改善方面持續發力,打造投資成本低、辦事效率高、服務環境優的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營商環境“高地”形成營商成本“洼地”。
塔吊林立、機械轟鳴、車輛穿梭,建筑工人正在忙碌施工,搶工期、趕進度,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這正是廣東信基創新科技園的建設現場。
廣東信基創新科技園坐落于廣東肇慶(高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內,是高要區首批改革試點項目,2018年第一季度拿地,在當年的第二季度就可以按照工程計劃進入施工階段。
“項目從動工建設到交付使用不到兩年時間,這完全得益于肇慶高要兩級政府部門擔當作為、大力支持及產業投資項目‘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制度的實施。”廣東信基創新科技園副總經理邱振興介紹。
那么什么是“雙容雙承諾”?“雙容”就是對企業容缺、對政府容錯,改“先批后建”為“先建后驗”;“雙承諾”就是企業向政府承諾、政府向企業承諾,企業按照承諾清單在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前補齊材料;政府按照承諾清單依法實施事中、事后監管。
在高要區行政服務中心,《小康》記者發現在綜合服務窗口就設有一個“雙容雙承諾”專窗。高要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黎超勇說,“按照正規手續,有雙證才能動工建設,現在采取‘雙容雙承諾措施,能夠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痛點 打破層層審批、耗時費力的行政審批‘瓶頸,提高效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為優化營商環境,《小康》記者了解到高要區行政服務中心推動高要“企業開辦1天辦成”工作已逐漸落實,在中心實體辦事大廳就可見到設立了兩個“企業開辦1天辦成”專窗,配備專人負責辦理企業開辦商事登記業務(營業執照)和3名區市場監管局審批人員負責后臺審批。從今年3月28日“企業開辦1天辦成”試運行工作以來,截至7月31日,高要辦理新開辦企業設立業務(包括粵省事)共452宗,其中“粵省事”線上出證辦結35宗,退回辦結0宗。
高要區副區長鄧宏安介紹,從2018年起,高要區開展產業投資項目“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政策,這項政策能有效打破層層審批、耗時費力的行政審批“瓶頸”,用行政審批“減法”換來企業發展“加法”,為項目落地建設按下“快進鍵”、開啟“加速度”。截至今年7月31日,通過開展產業投資項目“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政策的企業8家。
財產登記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重要指標之一,主要用于衡量企業從二級市場購買土地、房產等不動產所需的流程、時間及辦理費用。來到高要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小康》記者了解到高要區作為廣東省不動產登記能力和作風“雙提升”第一個試點地,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抓手,賦能打造優質不動產登記服務,助力該區增創營商環境新優勢。
近年來,高要主動對標灣區標準,大力改善營商環境。該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被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列為“虛擬窗口”試點單位,已建成和使用線上不動產登記“虛擬窗口”獲評為2018年廣東省電子政務優秀案例,從2019年6月1日起,“虛擬窗口”全部業務實現“一天辦結”,通過“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提速70%。
為了加快業務辦理,實現部分業務“零跑腿”,高要“虛擬窗口”由網頁端和移動端兩部分組成,網頁端是廣東省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在線申請系統,移動端是肇慶市高要區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號,群眾在線登記申請,即刻轉入登記平臺,有工作人員進行在線預審。預審過后,群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預約線下資料審核,從而大大縮短了線下面對面的時間,加快了業務環節的流轉。
“通過虛擬窗口的業務辦理,在安全范圍內我們有效精簡了不必要的流程,也加強了不動產信息辦理的信息安全監管。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員有效改變意識轉變服務模式,另一方面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因為業務辦理速度提升,使得市場經濟流動加快,促進了營商環境的大力提升。”高要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劉茂元對《小康》記者說。
精簡了辦事流程,壓縮了辦事時間,安全性規范性是否能夠有效保障?廣東省國土資源技術中心袁海燕對記者說,高要辦理不動產登記雖然壓縮了時間,精簡了材料,但是會合法合規規避法律和廉政風險,比如為規避不動產登記業務網上辦理的法律風險和身份冒用風險。“虛擬窗口”采用了人臉識別和CA登錄認證的雙重安全防護措施。為杜絕內部人員違法違規操作,高要登記中心以數字簽名等技術為抓手,對不動產登記全過程加強監管,實現全流程審計和追溯。
高要正是這樣通過深化改革,政務服務效率不斷提升。高要區府辦副主任吳桂清舉例說,廣東華航航空職業學院項目是今年高要區引進的一個項目,從今年1月份洽談開始,短短4個月就完成了全部的前期工作,現在已經進入全面籌建階段,效率之高、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企業當初的預期。
“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經濟強”,優化營商環境,人才是關鍵。
來到肇慶市“西江人才計劃”高要分站(以下簡稱:高要人才驛站),《小康》記者發現高要人才驛站就建在廣東理工學院的肇慶(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學生們正在實驗室操作智能制造機器人。“高要人才驛站選址于此,主要是依托肇慶(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技術研發、產業孵化、人才培養引育于一體的綜合創新服務平臺,雙方共同引才育才。”高要區委組織部人才辦副主任鄧金泉向記者介紹。
作為柔性招才引智公共服務平臺,高要人才驛站依托國家級孵化器培育單位—肇慶(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的科研力量及發展方向的優勢,主要立足高要汽配、五金、化工、裝備、康養等五大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凝聚人才、對接產業、服務企業、推動發展”為宗旨,通過開展技術咨詢、項目合作、學術交流、科研成果轉化等活動,靶向引進區域外科技專家、企業家等各類人才,努力打造成為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智庫。
政策優惠不如政務優質、服務優質。肇慶(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唐萬和告訴《小康》記者,高要人才驛站是人才信息發布的窗口,人才交流對接的紐帶,因為沒有一線城市的高薪高酬,無法做到“砸錢”來吸引人才,主要以“砸服務”來留住人才。“你有什么東西政府都可以幫你推,比如產品、技術,沒人也可以幫你找,幫助你找到合適的人。”唐萬和舉例說有一個哈工大博士后過來創業,他的機器人生產線質量穩定可代替人工,人才驛站介紹一個陶瓷龍頭企業與他對接,他的技術受到了認可從而也得到了整個產業鏈的認可。
為激勵各方面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不管當地或是引進的人才,高要區政府都會給予相應的配套政策。“高要雄才”計劃系列政策、高要區扶持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28條政策措施出臺實施以來,該區成功引育了一批“高、精、尖、缺”團隊和人才,評選出第一批35名“高要雄才”,重點培育“高要企業雄才”“高要科技雄才”“高要教育雄才”“高要衛生雄才”“高要文化雄才”等9類型拔尖人才。
作為第一批“高要雄才”,廣東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婁紅濤對記者說,他來到高要近20年,最為感觸的是當地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重視人才,基礎設施更為健全,地方政策也更為簡化便捷。“政府對我們這些想創業想干事的人提供很好的服務和支撐,比如提供了人才補貼、人才公寓等配套項目,給予子女上學、配偶入住等配套福利,提升了人才的管理、服務和保障。”而他最近去行政服務中心辦事,一站式的服務就讓他省心不少,半小時辦完所有業務,避免了多處跑動。
來到高要區金利鎮,這是肇慶市、高要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得天獨厚,產業優勢明顯。作為廣東省重點培育特色小鎮項目、肇慶市創新驅動“十三五”重大項目,五金智造小鎮將根植當地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食、住、行、玩、購”于一體的文旅產業鏈,繁榮旅游文化產業。
記者發現,這里正在建設前店后廠的商業模式,規劃建設的商業騎樓街極具嶺南特色;建設五金產業升級示范區、66米寬雙向8車道的產業大道、國際五金博覽中心、中國五金行業檢測中心、高端人才公寓、現代化寫字樓、大型酒店娛樂配套、中國傳統龍舟之鄉博物館等……
金利鎮利星開發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劉信濤告訴記者,金利打造五金智造小鎮,改善了原來家庭小作坊式發展散漫無序的情況,以五金產品的研發、生產、展銷為核心,集聚產業總部、研發基地、展銷基地、中試中心、交流中心、社區配套于一體。該鎮注重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建設了肇星污水處理廠,鎮內商住、教育、醫療等城市配套日益完善,產城融合發展的雛形基本形成。
而作為全國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肇慶市首個中國特色小鎮——回龍鎮,正創新發展旅游大產業,打造以宋隆小鎮、肇慶恒大世紀夢幻城、黎槎八卦村、澄湖村、未名水世界、仲盛園、棕櫚園為主的鄉村休閑旅游重點發展區。
“高要文旅產業是現今呈現的產業發展新特色,高要的產業主要還是以汽車零部件、精密壓鑄、電子儀器、精細化工等工業項目為主。”高要區中小企業局局長劉文衛向記者介紹,招商引資方面也多是長三角、珠三角核心區產業轉移企業,部分央企、國企投資的能源、基礎設施開發項目,以及少量外資項目。
產業的多元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重商扶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繼2015年11月“暖企行動”開展以來,高要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貫徹落實各級扶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大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搭建服務企業平臺,落實企業“一對一”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鄧宏安表示,今年高要區重點構建“招商引資+園區建設服務”體制機制,推動產業和平臺招商,推動園區建設和招商一體化,全力打造一支懂政策、素質高、形象好的專業招商引資隊伍。今年招商引資勢頭良好,上半年新引進產業項目13宗,投資總額68.61億元。
比如為了招商引資,加強招商推介,高要區采取了一系列相關舉措。劉文衛介紹,其中就有聯合職能部門設5個精干的招商小組,其中4個為產業招商小組,按不同的產業類型開展招商,通過發揮各產業招商小組的作用,著力引進一批投資額高、穩定性好、拉動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高要還借力深圳、北京地區產業和創新資源優勢,加強交流,深化產業共建,及時捕捉商機,推介、洽談一批項目。同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邀請活動中有意向投資的企業到高要開展項目考察,努力創造合作條件等。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