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霞



【摘要】互聯網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行業規模飛速擴大,互聯網行業與制造業、物流業、零售業等多個行業聯動,網絡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之一。通過網絡經濟營收規模測算網絡經濟貢獻度,然后選取IPV6地址數量、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網絡經濟營收規模等3個網絡經濟指標與資本、勞動、人力資本一起對我國GDP建立回歸模型,分析網絡經濟增長貢獻度。
【關鍵詞】網絡經濟;新動能;經濟增長;貢獻度
研究和分析經濟增長的貢獻因素是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研究方面的重要內容,通過對經濟增長貢獻度的研究,可以分析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因及影響因素,歷來是宏觀經濟研究部門的主要職能。近年來,在經濟新形態下,互聯網時代中的各種信息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經濟已成為研究經濟增長貢獻度的重要指標。
一、基本概念與范圍界定
(一)網絡經濟指數的概念
隨著智能終端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以及網絡的不斷提速,網絡經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國家統計局采用新動能指數作為測度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的發展成果及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方法,網絡經濟指數是新動能指數中的主要構成,已成為經濟新形態、新時期研究經濟增長因素的新方法,鑒于針對網絡經濟指數的準確定義尚沒有明確。2018年,中央財經大學課題《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標體系及測算方法研究》作為全國統計科學重大研究項目立項:江西省統計局課題《新經濟發展指數及指標體系實證研究》作為全國統計科學重點研究項目立項。2017年,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出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統計探索與實踐》(著作),經檢索2017年以來在重要期刊公開發表的相關論文不過10篇。從上述研究成果,可對網絡經濟指數做出如下界定:通過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固定互聯網寬帶介入用戶數、網上零售增長、網購替代率、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等一系列指標計算而得,與經濟活力指數,創新驅動指數,轉型升級指數,知識能力指數等其他四個指數共同構成新動能指數。
(二)網絡經濟指數分析的范圍界定
1.網絡經濟指數是測度互聯網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的經濟發展數據,編制目的為全面客觀認識我國網絡經濟的整體發展態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網絡企業服務收入總量還不夠大,占GDP的比重也不是很高,說明我國網絡經濟的發展還不夠充分,未來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要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權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增強經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網絡經濟指數的核心是測度新舊動能轉化程度,通過對網絡經濟相關統計指標的研究和計算,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步伐和新特點,有助于監測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和宏觀經濟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
3.網絡經濟指數具有通過多指標構建的指標體系綜合動態地監測網絡經濟的發展狀況和變動特點,其研究視角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潛力、動力、進展等方面,其研究范圍分別將互聯網基礎應用(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固定互聯網寬帶介入用戶數),互聯網經濟規模(網上零售增長、網購替代率、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等指標量化和變動測度,從而較為全面地反應網絡經濟發展水平。網絡經濟的加速發展和壯大,經濟活力的進一步釋放,可以緩解經濟下行壓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4.網絡經濟指數的應用將為深化我國經濟改革,更大程度地釋放經濟活力和潛力提供數據支撐。今后,國家統計局將持續發布“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新力量、新特點,進一步完善和完善新興經濟體的統計指標體系和計算方法,大力推進經濟新動力的統計工作,為監測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提供更全面的視角,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三)網絡經濟指數分析的條件
國家統計局計算了2015-2017年的網絡經濟指數和增長速度,指數數值偏少,數據分析局限性較強,所以選擇網絡經濟指數原始值和關聯指標
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IPV6地址數量、網民規模、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網絡經濟營收規模等一系列指標的年度數據進行經濟增長貢獻度分析。
二、網絡經濟增長貢獻度分析
(一)數據采集與指標設定
采集我國網絡經濟水平數據
網絡經濟營收規模:采集我國互聯網發展和應用的系列指標——IPV6地址數量、網民規模、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等;采集我國經濟增長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
(二)模型建立
先用網絡經濟營收規模數據與我國經濟增長數據就其增長量和增長速度進行分析,計算貢獻度:然后利用網絡經濟指標:IPV6地址數量、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網絡經濟營收規模等3個網絡經濟指標與資本、勞動、人力資本一起對我國GDP建立回歸模型,分析網絡經濟增長貢獻度。
新經濟增長理論將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中“勞動力”的定義擴展為人力資本投資,人力資源不僅包括國家的勞動力數量和平均技術水平,還包括勞動力的教育水平、生產技能水平和相互合作的能力,統稱為“人力資本”。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在1990年提出了技術進步的內生增長模型。他在理論上首次提出了技術進步的內生增長模型,將經濟增長建立在內生技術進步的基礎上。技術進步的內生增長模型是建立在:
(1)技術進步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核心:
(2)大多數技術進步是市場激勵反饋的自覺作用的結果:
(3)知識產品可以重復使用而不增加成本,成本只有研究和開發的成本。
新經濟增長理論模型中的生產函數是一個經濟產出量和資本投入、勞動投入、人力資本以及技術進步等變量相關的函數形式,即:
Y選擇GDP、K選擇固定資本、L選擇就業人數、H選擇就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w選擇網絡經濟數據:w選擇網絡經濟數據多個變量。
就業人員平局受教育年限H的數據計算過程:從歷年《中國勞動統計年鑒》收集各年度全國就業人員各受教育程度所占比例數據,設定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如表1),進行加權算數平均,計算出各年度我國就業人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水平。
(三)數據分析
采用艾瑞咨詢公布的網絡經濟營收規模數據與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查到的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可以看出網絡經濟增長量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量的比重總體呈現上升態勢,貢獻度越來越大;網絡經濟增長速度比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要快,同時隨著網絡經濟規模的擴大,其增速貢獻度也逐年降低,具體數值見表2。
對新經濟增長模型中各指標的自然對數取值進行單位根檢驗發現LnK、LnL-階單整,其他變量平穩,經協整性檢驗,發現回歸方程的殘差經ADF檢驗平穩,這些變量協整。用各經濟增長因素指標的對數取值,對經濟增長指標進行回歸,回歸效果調整的可決系數0.99978 5,各參數系數在10%水平下顯著,模型回歸效果較好。回歸參數如表3。
可以看到網絡經濟的三個指標對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規模效應;三個因素中網絡經濟營收規模指標對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
三、主要結論
(一)網絡經濟助力供給側改革
網絡經濟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方式助力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網絡經濟通過充分對接消費者的需求信息,實現產品的定制化、個性化:去庫存:網絡經濟突破傳統市場的地域和時間局限性,發現潛在客戶,提高社會資源利用率;去杠桿:網絡經濟信息數據具有率更高,投資者能更好地判斷項目未來的發展前景,能幫助優秀的創業企業家紓解融資難的問題,實現社會資金更加快速和有效的配置:降成本:網絡經濟因為用有更低的采購成本、庫存成本、營銷成本以及日常管理費用,網上銷售的商品價格通常比實體店低:補短板:網絡經濟減少了資金、廠房、倉庫、產業鏈等傳統創業要素的束縛,降低了創業的門檻,提供了更多的創業和和更靈活的就業,偏遠貧困地區的農民群眾,也可以通過網絡銷售特色農產品,有助于精準扶貧。
(二)網絡經濟助力傳統經濟轉型升級
網絡經濟的數據要素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傳統經濟中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整合和重組,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改善供給側、需求側和流通側的系統結構,有助于當前經濟的快速轉型升級。網絡能夠促進企業協同生產,傳統企業可以通過工業云平臺實現同行業間的協同研發,通過眾包平臺實現與用戶的直接對接,以需求驅動產品創新,通過B2B平臺實現供應鏈協作。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網絡能夠促成個性化定制,制造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獲取用戶需求信息,傳統產業可以由單一的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生產。網絡能夠推動生產服務化,我國制造業對實際生產過程的重視程度一直較高,但對產品設計和售后服務的重視程度較低,網絡可以協助制造業從生產導向轉變為服務導向。
(三)網絡經濟促進新業態涌現
傳統經濟與網絡深度融合,在創新、成長、發展、轉型與升級等層面實現量的提升與質的轉變,不斷涌現出新經濟模式、新經濟業態以及新型產品。線上休閑娛樂、在線教育、商超宅配、在線電影等新產品不斷涌現,網上美容美護、線上餐飲、線上婚慶、線上親子、家政維修、洗衣洗車等本地生活服務的網絡化交易規模巨大,增長速度也很快。
(四)網絡經濟直接拉動經濟增長
網絡經濟快速擴張,智能設備終端尤其是智能手機與移動支付的迅速普及為本地生活服務的網絡化提供了基礎:網絡平臺大規模、長時間的補貼政策,培養和維護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以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等為代表的網絡經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網絡經濟營收快速增長,在我國經濟增長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網絡完成飲食、出行、旅游、娛樂、教育等消費需求。
網絡經濟指數作為網絡經濟水平的測度和我國經濟新動能指數構成之一,其計算結果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網絡經濟指數的測度方法對網絡經濟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依據網絡經濟指數的計算數據來源分析我國網絡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是研究我國經濟增長新動力、新因素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