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教育的發展以及藝體類學校數量的擴增,導致了藝體學生人數的顯著增加。藝體生在學業方面存在短板,藝體類學校在教學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學校管理方式方面也存在著缺陷。本文圍繞藝體生的教學和管理,在調查和實踐的基礎上,為藝體生的教學與管理提供意見和建議,試圖促進學校找到自身管理存在的不足,促進學校教師尋求到關于藝體生的管理辦法,促進學生在高效、科學的環境中得到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藝體生;教學管理;創新思路
中學藝體生,即藝術特長生(如美術、音樂、書法)和體育特長生的俗稱。他們被視為特殊群體,既要抓專業學習,又要抓文化課的學習,正因為此,藝體生的教學和管理是一個學校能否取得優異成績的重點。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但要發展學生的藝術和體育特長,使更多的藝體人才得到培養,我們還需多關注這類學生。筆者結合實踐經歷,圍繞藝體生的管理與培養,淺談若干觀點。
一、 加強藝體教師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除了改善藝體教師的福利待遇,還應重視藝體教師培訓和培養工作,關心其專業素養成長,鼓勵其在教學研究和學生培養上下足功夫,使藝體教師感受到教育職業的意義。通常而言,優秀的藝體教師應當具備如下職業素養:
(一) 關愛學生、與生為友
多數人以為,中學藝體生是一群學業不濟、品行不端的學生,這種看法是很片面的。教師應尊重其人格,認識到藝體生也有許多的優點,他們性格隨和、待人真誠、富含個性、后發優勢明顯。教師應該要放低身段,和學生營造友好的師生關系,關心其學習與生活。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向教師訴說問題是對師長的信任,這有助于教師找到學生的問題所在,更好地在以后的教學中因材施教。
(二) 幫助學生認識自己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藝體生正值青春年少時期,不免充斥著迷茫的情緒,作為教師,應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教會學生正確認識成績,學會克服困難,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學會找到并發揮自身的優勢;第二,教會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學會給自身合理設立目標,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騖遠。
(三) 付出真誠與溫情,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作為教師,不能只是停留在對藝體生的抱怨階段,而需要相信學生煉鐵成鋼,學會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態度,關心學生的生活,多找學生談心交流。例如對于受學業困擾的學生,可以私下分析其問題,加強指導工作。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我們除了在學習上關心之外,還應該在精神和物質上幫助他們,讓其感受到人性的溫暖。
二、 提高藝體生教學的質量水平
在提高藝體生的教學水平上,有如下經驗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
鞏固文化基礎知識
就目前高考試題布局而言,簡單和中等題目大概占了八成以上,較難的題目占較小比例,鞏固好基礎,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作為藝體生,即便舍難求易,也能圓夢高考。藝體生的復習備考,起點太高不行,應夯實基礎,從最簡單的基礎開始。所以,學校應認識到教學規律,在對藝體生專業指導培訓的同時,更要重視藝體生的普通學科知識教育工作,配備富含愛心、素質良好、教學突出的教師進行藝體生的針對性教學。
(二) 成立課外活動小組
各年級設立建音、體、美等特長生班,對藝體生進行專業指導和培養,集中式地開展知識強化輔導工作,幫助藝體生走成長成才的道路。另外,各年級可在藝體生的專業訓練基礎上,成立各種課外興趣小組,尊重學生意愿,制訂出一系列可行的計劃安排,從而開展各具特色的興趣小組活動。既加強了藝體特長生的專業培養,又增加了學生的交流,提高了全校師生的藝體素養。
(三) 建立藝體教師評價機制
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學校可建立健全藝體教師考核評價機制,主要圍繞活動開展、教學工作、專業培養、學生評價等方面作為教師考核工作的重要指標,堅持多樣化指標結合、定量定性結合、過程與結果評價結合的標準,設立評價考核體系,鼓勵藝體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育人工作。
三、 增進學校科學管理工作
(一) 加強對藝術學校學生的思想指引
對藝體生進行管理,應著重政治思想教育,在課堂中引入諸多新的元素,有效改變學生對于舊的政治課教育的固有想法。新時期,各種新思想、新觀念膨脹,但藝體生對這些新思想缺乏深入的認識,致使他們誤入歧途。因此在政治課課堂中,教師除了給同學講解知識,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等,還要在政治課的實際教學中,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創新課堂模式,開展豐富有趣的課內外活動以充分調動藝體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 改革創新,引入先進的辦學理念
伴隨新課改的全面推進,不少藝體學校已經開始轉變觀念、創新管理,根據學校實際狀況,試圖建立先進科學的辦學模式。在這些模式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發展科研、提高質量、增進德育等。模式各有重點,有的是以科研為重點,有的將重點放在管理和教學質量上,有的則是以德育為主、高舉人本主義。辦學模式的選擇應是實際的、科學的,要充分根據自身的發展歷史、師資配備、學生素質等因素來加以選擇。
四、 結束語
為了促進藝體生的全面發展,我們要在師資隊伍建設、學科教學模式、學校管理手段上轉變理念,創新工作思路。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歸根結底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工作核心,為培育“四有”新人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杜鵑.以情感教育提升高校藝術生管理水平[J].北方樂,2015,35(11):197.
[2]蒙萍娟.生態視角下面向藝體生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203.
[3]楊妍.高三分層教學管理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劉金榮,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將樂縣水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