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的心理對人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我們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和諧
一、 營造溫馨、安全的健康心理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教師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觸。”也就說,教師與孩子的溝通是進行教育的前提。環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有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小班孩子對心理環境的要求更高,我們要與幼兒平等交流,尊重、關懷、接納幼兒。不能以冷淡的態度對待,若孩子長期得不到老師的關懷和尊重,不安全感就會增加,會對教師產生不信任,會使孩子失去自尊。因此,教師要多站在幼兒的角度,用寬容的態度,在充分理解不同性格孩子的基礎上進行溝通,體察他們的童心需要,在活動中不能挖苦、嘲笑孩子。例如:在長期的繪畫活動中我發現,膽小的孩子畫的畫面小,內容單一,做事馬虎;攻擊性強的孩子總是在紙上畫滿一大張,整個畫面雜亂無章,甚至亂涂亂畫等。此時,如果教師表示訓斥或責怪說你怎么畫得這樣,看別的小朋友都不會像你之類的話,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覺得自己在老師眼里是個沒用的人,這不僅會挫傷孩子原有的積極性,久而久之還會使孩子對自己失去原有的熱情和信心。作為教師,我們應分析不同幼兒的不同心理,允許幼兒用不同的畫面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兒的畫,應站在幼兒的角度上去理解、欣賞他們稚嫩的作品。
二、 利用群體氛圍,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積極為幼兒創設平等的師幼關系和和諧的班級環境,新學期初可在小班的班級區域可設置新生入園親子區、娃娃家等,積極創設溫馨的氛圍和空間,讓孩子有充分表達和宣泄情感的機會,使幼兒情緒安定、心情愉快,讓幼兒感受家庭的溫暖和生活?,F在的獨生子女,性格大都會較孤僻、自私和任性。社會交往能力和協作能力較差。在日?;顒又幸嘟o幼兒創造充分表現自我的情感氛圍,要尊重和信任幼兒,充分利用幼兒園這得天獨厚的群體氛圍,為幼兒創設相互交流、相互信任、尊重的集體生活的氛圍,有助于幼兒心理品質的形成。曾經我教過一個單親家庭的幼兒,因長期缺少母愛,性格內向、膽小又孤僻,從不與同伴交流和玩耍,也很少主動向老師問好,讓他去區域活動玩也不吭聲,有事只會搖搖頭。平時在活動中也是默默無語,做事情拖拖拉拉。為激發他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愿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我充分利用區域活動和游戲的機會,多為他提供機會與同伴交流,經常主動去與他問好,關注他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鼓勵。他一來園,我就讓一些性格開朗的幼兒邀他一起選擇區域和選擇角色。久而久之,他漸漸融入集體,并且產生了主動與同伴交往的愿望,在區域活動時,我還有意識地把這孩子安排在活躍的孩子周圍,在組織主題談話——“我的悄悄話”時,我又讓幾個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和他坐在一起交談,只要他能開口說話,我馬上過去撫摸他的頭,投以贊許的目光。經過兩個月的努力,這孩子變得更合群、更愛說話了。由從不參與活動——被動參加——漸漸主動參與,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明顯的增強。
三、 幫助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之一,有了自信心就能把各種阻力化為動力。上面我們提到繪畫活動中不同性格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心理狀況,不同的心理狀況表現的繪畫態度也不一樣。如大一班有一個從民辦園轉來的孩子,從小不愛說話,膽小又任性,從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他轉入我園后,我便留意觀察他,他來園后總是獨自在活動室的角落愁眉苦臉地坐著,不和任何人交談,更不跟同伴玩。剛來的幾次繪畫活動,他自己不肯動手,只是看別人畫畫,對此我沒有不滿,而是拉著他的手去看別的孩子作畫。不久,我發現他似乎很有興致地看別的小朋友畫,我適時抓住機會和他商量:明明,我們也來畫一張好嗎?他低下頭靦腆地說:我畫不好,我不會畫像他們一樣的。我摸著他的頭,笑著對他說:只要你敢畫,多畫幾次,老師相信你能畫得和別人一樣好看,以后可能還會超過他們呢?現在你想畫什么就畫什么好嗎?他頓了頓,然后隨意地在紙上畫了一些橫線和豎線,完后很茫然地看著我。我問他畫的是什么,他搖頭說不知道。這時,拿起他的畫問全班孩子:今天老師特別高興,因為明明畫了第一張畫,你們猜猜他畫了什么?有的說不知道,有的說像籬笆,還有的說加上一個圈圈就成篩子了。明明看到自己不經意的作品,意外地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接著我又鼓勵他把畫和大家共同欣賞、交流。
四、 利用游戲載體,促進幼兒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質的培養
(一)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良好性格和意志力等的培養都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中班的表演游戲中,幼兒們對三只小豬的游戲都很喜歡,好幾個孩子為扮演小豬和大灰狼等角色在爭執不休。這時老師若能適時地給予指導,讓他們通過協商,進行分工、合作或用輪流等方法,這樣就能使游戲繼續進行下去,幼兒在游戲協商、分工合作的過程中,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口語能力,還能鍛煉幼兒的交往能力,對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社會交往能力有很大促進作用。
(二) 通過體育游戲,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
例如,在“木頭人”游戲中,我將幼兒分為兩組進行比賽,孩子們為了自己組能獲得勝利,都盡力控制自己,嚴守規則。他們知道自己在游戲中的表現都關系到本組的勝負。通過游戲活動增強了幼兒的集體意識,懂得了在集體活動中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通過游戲能使幼兒愉快地接受規則,抗干擾能力和自制力也得到了提高,意志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五、 發揮家庭、社區的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發揮家庭、社區的教育合力,培養幼兒堅持品質的良好形成,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我園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健康心理的形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實施幼兒心理健康可貫穿于幼兒園各種教育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再在教育活動中結合因材施教,有效地實施。當今社會,各種社會壓力尤其的大,很多人因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不夠健康,做出了令社會和家長都非常痛心的事情。為了孩子們今后的心理能健康地成長,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地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為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簡介:
張冬文,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永定區高陂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