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黃宇華 何海航 鮑憲平


[摘要] 目的 探究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責任制分組管理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該院手術室護理人員88名,患者56例,將護理人員和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護理人員44名,患者2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責任制分組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護理人員各項知識和技能考核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士和醫生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知識、手術相關知識、儀器設備知識及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責任制分組管理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使護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護理知識,提高患者手術效果,使手術室的管理質量得到顯著的提高,值得被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 責任制分組管理;手術室;管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a)-0045-02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無菌手術技術在手術室外科手術中廣泛的應用,于此同時手術室也引進多種先進的設備和儀器,手術技術也在不斷的成熟和發展,逐漸的趨于精細化、復雜化,因此,對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有效地促進護理人員從專科化發展至專業化[1]。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能滿足專業化手術技術的需要,所以,為了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手術安全,提高患者的手術效果,將責任制分組管理應用在手術管理中,其以患者為重點,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使手術室新技術和新設備發揮其最大的優勢,使手術效果和護理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2]。責任制護理管理為護理發展的新型護理管理,完全取代了以往隨機排班的管理模式,使用新技術的需要,提高手術效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該次選取該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88名手術室護理人員、5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應用責任制護理管理取得效果,現將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調查研究選取該院手術室護理人員88名,患者56例,將護理人員和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護理人員44名,患者28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護理人員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5.62±10.12)歲;實驗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6例,護理人員年齡25~52歲,平均年齡(36.28±11.39)歲。對比兩組患者和護理人員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選取的護理人員均為大專以上學歷、護理專業院校畢業、取得護理資格證書。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責任制分組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①根據手術類型,安排固定的護理人員,可根據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安排相應的手術工作。
②將手術室護理人員分成小組進行全面管理,每組3人,選擇資深的護理人員作為組長,對組間的工作進行合理的分工,主要由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護士帶領低年資的護士進行各項工作。
③小組內的所有護理人員均參加手術,并共同負責手術器械、物品的準備,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同時負責手術巡回工作,在手術開始后盡量不要更換護理人員,至手術完成,避免手術差錯的發生[3]。
④小組內成員重點負責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小組組長與手術醫師對手術的方案進行溝通,詳細地了解麻醉藥物、麻醉方式、麻醉體位及手術過程中需要的手術器械和物品等[4]。
⑤定期參加院內的知識、技能講座,對疾病的疑難病例急性討論,手術前討論等,使護理人員能夠提高護理技能,豐富理論知識,從而提高綜合技術能力。
⑥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手術知識、術后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及康復鍛煉方法等,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延續護理[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護理人員各項知識和技能考核評分。
1.4? 統計方法
選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核對,選取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進行檢驗,選取[n(%)]表示計數資料,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見表1。
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各項護理知識和技能的考核評分,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對醫療護理也有了更高期望和要求。手術室為醫院重要的組成科室,也是進行搶救和治療的重要場所,是各科醫護人員和多種醫療技術進行協調合作的科室。因此,給予手術室合理、全面、完善、科學、系統的手術室管理對手術醫師、手術護士及麻醉師三者之間的相互協作、手術室工作的順利進行及手術的成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6]。隨著護理管理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責任制護理管理應用在手術室中,其能夠有效地調動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促進護理學科的建設。責任制護理的實施顯著的提高護理質量,通過對護理人員的管理,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其具備高度的責任性,避免工作中不良事件的發生。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顯著的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為一項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標準,責任制護理管理的應用提高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團隊合作精神,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提高滿意度。同時,提高醫生的滿意度,應用責任制護理管理后,護理人員能夠熟悉手術步驟,了解手術醫師的習慣,及時傳遞物品和器械,協助醫生更好地完成手術[7]。巡回護士也能夠提前準備好手術所需用品,并在手術中及時為臺上提供所需,有效節省手術時間,提高手術室的工作效率[8]。此外,責任制護理管理的應用有效地提高手術患者對疾病健康教育的知曉率,在外科手術中,患者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使手術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9]。在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下,使患者在手術提高自身護理能力,促進術后更快的恢復。
通過該次研究觀察實驗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士和醫生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知識、手術相關知識、儀器設備知識及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管理應用責任制護理管理有效地提高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知曉率,提高護理人員對各項護理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從而使手術室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丁小花,魏琴.床邊分組責任制護理模式應用于母嬰同室護理中對護理質量、母乳喂養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32):3637-3639.
[2]? 谷莉,刁露露.探究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8):227-223.
[3]? 殷亞君.以組為單位的全程責任制護理模式在重癥監護室的實施與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0):118-123.
[4]? 容建愛,周蓉,趙翠苗.基層醫院安全管理持續質量改進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提升的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8, 10(21):146-148.
[5]? 李萍.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3):113-114.
[6]? 陽秀春,向華,謝鑫,等.醫護同組責任制管理模式在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7,26(11):1038-1041.
[7]? 敬潔,顧鳳嬌,蔣文春.基于結構-過程-結果三維質量評價模式構建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評價體系[J].護理研究,2017, 31(29):3659-3662.
[8]? 楊海燕,周葉琴.責任制小組分組護理模式在消化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7):45-47.
[9]? 王海燕.手術室精細化護理管理對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