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麗麗

[摘要] 目的 研究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對該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護理管理工作中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將2015年1—12月期間作為實施前,2016年1—12月期間作為實施后,對比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后靜脈用藥配置中心配置的違規操作發生率及配置差錯率。結果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違規操作發生率為0.56%,配置差錯率為0.20%,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違規操作發生率為0.13%,配置差錯率為0.08%,實施前后進行比較,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能大幅度降低配置差錯率,提高藥物配置的準確率,保證了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a)-0061-02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是指專業的技術人員根據臨床醫師開出的處方,并經過執業藥師審核后,在潔凈、密閉的環境下進行靜脈藥物配置工作[1]。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質量的好壞可反映醫院醫療與護理質量,與醫院社會與經濟效益有直接聯系[2]。隨著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不斷發展,需靜脈藥物配置的科室也逐漸增多,導致工作人員工作量增加,隨之產生的問題也就增多[3],如何有效地進行靜脈藥物配置,減少藥物配置差錯的發生率,已成為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為進一步研究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價值,該研究將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的工作情況。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共25名,其中10名藥劑人員,3名護理人員,1名主任,4名藥劑沖配人員,7名審核、排藥及庫房人員。文化程度,本科14名,???1名,年齡22~52歲,平均年齡32歲。
1.2? 方法
1.2.1 成立持續質量改進小組? 在科室成立小組,要求人人參與,將科室主任任組長,護士長任副組長,其余成員任組員,嚴格制定小組計劃以及考核的標準,將任務具體分配到個人,每位成員均承擔某一環節管理工作,每周組員自查自己管理的部分,每個月進行2~4次的統一檢查,記錄檢查情況。每個月的月底組織會議,對本月工作進行總結與評估,將發現的藥物配置時存在的缺陷與問題進行分析,商議出針對、可行的解決方法。組織管理人員要試試督查問題的落實情況,不斷地改進工作,減少工作中的差錯率。
1.2.2 加強人員培訓? 制定詳細的科室培訓內容,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各項工作的操作內容、配置中心的管理制度、職業道德及相關法律等,并定期進行考核;新員工在入職前要進行好培訓工作,由老員工擔任帶教老師,在正式工作前指導新員工操作,一對一進行指導;組織護理人員進行互動,成員之間互相分享工作中的小竅門,共同討論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并相互提醒,避免問題的再次發生;定期組織全體成員學習,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利用網絡,將配置工作的關鍵點、易出錯的點總結后發往微信群,提醒大家注意。
1.2.3 優化靜脈藥物配置流程? 制定合理話的配置流程,以提高工作的效率:①制定標準合理的工作流程,并將流程貼于醒目的地方,使全體成員能隨時觀看,重點強調配置的注意事項,實施“四查八對”,強化核對制度,讓護理人員養成謹慎的工作態度。②實行兩人協作配合配置,操作前后都需要兩個人進行核對簽字,這樣通過兩人相互協作,增加核對次數,能大幅度減少配置差錯,保證靜脈輸液的安全。③實施藥物分類分臺配置,配置間一般有四個區域,分別為普通藥物、抗生素、抗腫瘤藥物及臨時藥物配置。其中抗腫瘤藥物需要單獨配置,集中進行審核,其他藥物配置是,要注意分類放置,并按照配置順序放,以防止混淆。④采用彈性排版制度,依據相應的工作量加減配置的人數,在工作量多的時候,安排護理人員提前到,做好準備;合理安排值班人員,避免因工作繁多導致工作人員產生疲勞;而且最好實行工作輪轉,以避免因每日重復、單一的工作引起工作人員的倦怠,以提高工作積極性,減少差錯率產生。
1.2.4 加強藥品管理? 藥品管理員要時刻掌握臨床用藥的情況,做好藥品采購計劃;在執業藥師進行審核時,若發現有不合理用藥情況,要及時與臨床醫生進行溝通調整,以保證臨床合理用藥;藥物配置中心采購的醫療耗材必須符合標準。
1.2.5 規范靜脈配置結束工作? 藥物配置完成后,護理人員需及時清除工作臺的垃圾,并采用酒精進行消毒,當工作結束后,分類處理剩余的輸液器及紗布等工具
1.2.6 衛生質量的改進? 每日都要清潔操作臺;進行藥物配置前需用紫外線照射層流臺,以防止細菌的滋生;工作人員必須換上工作服才能進入操作區域,進入更衣室要洗手,戴好口罩,減少皮膚暴露。
1.3? 統計方法
該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違規操作發生率為0.56%,配置差錯率為0.20%,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違規操作發生率為0.13%,配置差錯率為0.08%,實施前后進行比較,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是靜脈用藥集中進行配置的場所,配置中心的設立,規范了用藥的合理性,保證了輸液的安全性[4],但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具有高強度、高壓力及高風險等特點。因此,處于靜脈藥物集中配置區域,工作量大,人員流動性大,容易出現差錯,降低用藥的安全性[5]。通過總結工作經驗,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護理操作人員的對無菌環境的意識較差,操作臺前聚集的人數多,人員擁擠,導致工作效率降低;操作臺面不規整,容器蓋未及時蓋好,導致藥液揮發或藥液中進入細菌,影響藥物療效;護理人員專業水平低,未熟練掌握配置技術,導致工作效率下降,或出現一些不規范行為,產生差錯;醫生開的醫囑不規范,未及時相互溝通,延誤工作。
持續質量改進是現代質量管理的核心,持續質量改進通過制定標準、分析數據、糾正和預防工作中的問題、結果審核等對護理管理體系進行持續的改進[6-7]。全體成員共同參與,相互約束,不斷強化管理,以保證質量[8]。隨著醫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對科室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傳統的質量管理模式重點在與檢查、總結,不能及時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同樣的問題常反復出現,質量難以達到更高的標準。因此,該院采用了持續質量改進方法,通過及時發現與解決問題,定期進行人員培訓,優化操作細節,降低了配置過程中的差錯率,提高的配置質量[9]。
該研究顯示,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違規操作發生率為0.56%,配置差錯率為0.20%,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違規操作發生率為0.13%,配置差錯率為0.08%,實施前后進行比較,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通過優化配置流程,落實措施方案,使得靜脈藥物配置效率大大提升,并且能有效地降低藥物差錯率的產生,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值得臨床廣泛推應用。
[參考文獻]
[1]? 侯疏影.持續質量改進用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質量管理的成效[J].中國藥業,2014(8):38-40.
[2]? 樊變蘭,王迎紅.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23):2938-2939.
[3]? 李翠平.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21):92-93.
[4]? 趙小玉,劉桂秀.靜脈藥物配置環節的持續質量改進[J].護理學雜志,2016(8):74-75.
[5]? 李海風,孫月敏,霍紅娟.持續質量改進在提高靜脈藥物配置人員手衛生的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14(5):773-775.
[6]? 吳建平.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用藥配置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11):138-139.
[7]? 范靜,高珊珊,喬偉立,等.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藥房,2015(4):565-567.
[8]? 王雅蘋,蘇素紅,朱光輝,等.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3(10):45.
[9]? 龔如燕.靜配中心藥物調配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方法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