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素淑 吳小欽



[摘要] 目的 探討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及對職業倦怠的現狀,并分析二者相關性,為減輕護士職業倦怠、提高護士人文關懷水平提供參考與建議。方法 運用人文關懷品質量表及Maslach倦怠量表對536名臨床護士進行調查。結果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得分、職業倦怠各維度倦怠程度均高于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人文關懷品質與職業倦怠中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維度呈負相關,與個人成就感呈正相關。結論 提高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有助于減輕其職業倦怠程度。護理管理者應采取措施,提高護士對人文關懷的認知水平,讓護理人員深刻了解其內涵,賦予職業更多的情感投入,以更加正向情緒和心態應對職業過程中的困惑和職業倦怠。
[關鍵詞] 護士;職業倦怠;人文關懷品質;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b)-0164-04
Maslach認為在各種職業領域中,以人為服務對象的群體,在長時間遭受各種緊張源,會產生以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等主要表現的癥狀[1-2]。護士作為高危職業倦怠人群之一,極容易出現對工作、生活喪失興趣和熱情,更甚者產生厭倦心理,從而不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而加強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是改進護理服務質量的核心[3]。有研究證明,提高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從而提升護理質量[4-5]。故該研究通過分析護士的人文關懷品質與職業倦怠之間的相關性,以期提高該院護士的人文關懷水平,降低其職業倦怠水平的可行性,旨在為加強護士的人文關懷護理、提升護理質量,提供對策和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某三級甲等醫院內科、外科、婦產、兒科等共48個護理單元的536名臨床護士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參與該調查前在臨床護理工作崗位連續工作一年以上,身體健康,無認知行為障礙,愿意配合完成該調查。排除標準:①未直接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護士;②非該院護士,包括實習護生和進修護士。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包括3個部分:①護士一般情況調查,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工作年限、婚姻狀況、是否獨生等。②護士人文關懷品質量表[6]:由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知識、人文關懷能力、人文關懷感知4個維度構成,共29個條目。采用Liket 5級評分法,分別賦值1~5分,分值越高,表示護士人文關懷品質越好。在該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44,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9~0.881。③職業倦怠量表: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7],該量表有3個維度(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個人成就感),22個條目,采用Likert 6級評分法。其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維度得分越高,則倦怠程度越高,而個人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高。該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7、0.86、0.78[8]。
1.2.2 調查方法? 于2017年3—4月,利用召開院內業務學習機會進行調查,完成后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550份,回收有效問卷536份,有效回收率為97.45%。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等進行統計描述,行t檢驗;護士的人文關懷行為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則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536例調查對象中,平均年齡為(24.68±4.78)歲;平均工作年限為(6.13±0.36)年。見表1。
2.2?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水平現狀
該組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總分為(4.30±0.52)分,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士職業倦怠現狀
該研究中,護士職業倦怠得分由高到底依次為:情緒耗竭(26.94±4.78)分,個人成就感(23.09±3.74)分,去人格化傾向(9.00±3.51)分。與Maslach常模比較,情緒耗竭、個人去人格化傾向均高于常模,個人成就感低于常模,3個維度的倦怠程度均高于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
該組調查對象中,人文關懷總分與職業倦怠程度呈負相關。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感知與情緒耗竭呈負相關;人文關懷知識、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感知與去人格化呈負相關;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感知與個人成就感呈正相關,見表4。
2.5?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對職業倦怠影響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采取逐步多元回歸分析法,檢驗兩者間的預測性,以護士人文關懷品質4個維度為因變量,以職業倦怠各條目為自變量,檢驗水準為0.05。結果顯示:擔當護理工作使我感到有價值對人文關懷品質各維度均有影響,與他人一起工作直接增加我的壓力感、我能夠有效地處理病人的問題、我把某些患者當作物件一樣對待是影響人文關懷知識的主要因素;我擔心這份工作會使我感情變得麻木、我能冷靜地處理工作中所遇上的情緒問題對人文關懷理念有影響;我對自己的工作有挫折感、下班后我感到十分疲倦等是影響人文關懷感知的主要因素,見表5。
3? 討論
3.1?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現狀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是護士經過長時間文化熏陶建立的具有穩定的、內在品質,并通過實踐表現的專業特性。該研究結果(表1)顯示:該院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總體處于良好水平,其中人文關懷知識和能力兩維度得分較好,而人文關懷理念和感知稍差,這與姜安麗[6]等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近年來人文關懷重視程度的提高,各大高校開展護理人文教育,注重學生人文知識與能力培養有關;再次,該院長期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近年來又開展溫馨病房和國學病房建設,將人文關懷和傳統優秀文化融入護理工作中,促使護士人文關懷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雖人文關懷知識與能力可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獲取,但人文關懷理念與感知屬于高層次的,二者互相影響。人文關懷理念屬于價值觀范疇,對護士而言,只有經過長時間培養與陶冶,才有可能使其把人文關懷作為職業價值取向,從而改變護士言行、態度和信念;而人文關懷感知是一種穩定的心理能力,其發展需要長時間培養和實踐,另外受人文關懷理念的影響,需在堅定的人文關懷價值取向基礎上,養成思考、反省和總結所獲得的感覺狀態與情感體驗的習慣。
3.2? 護士職業倦怠現象依然嚴重
護士職業倦怠是由于護士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下而出現的一種身心過度消耗、精力衰竭的綜合癥狀。該研究與Maslach常模[8]比較,3個維度的倦怠程度均高于常模。這與代亞麗等[9-11]的報道結果大體一致。表明該院護士職業倦怠依然嚴重:護士在工作中情緒處于極度疲勞狀態,對工作失去熱情;對周邊的人和事產生消極、冷漠態度;對自身工作勝任感和成就感下降。究其原因,其一可能與臨床護士短缺,再加上二胎政策的影響,使得在職護士工作負荷超載,身心疲憊;其次,中國人重均同而輕個性的人格,對自身感受的表達比較含蓄;再次,國內護士社會地位低,繼續深造機會少,不同學歷與經歷的人員承擔相同的工作使得個人價值得不到肯定[12]。
3.3?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對職業倦怠的影響
黃艷等[13]研究表明:提高護士的人文關懷水平能有效降低護士職業倦怠程度。該研究結果顯示:人文關懷水平與職業倦怠程度呈正相關,即人文關懷水平越高,護士職業倦怠程度越低。兩者多元逐步回歸結果顯示:擔當護理工作使我感到有價值對人文關懷品質各維度均有影響,與他人一起工作直接增加我的壓力感、我能夠有效地處理病人的問題、我把某些病人當作物件一樣對待是影響人文關懷知識的主要因素;我擔心這份工作會使我感情變得麻木、我能冷靜地處理工作中所遇上的情緒問題對人文關懷理念有影響;我對自己的工作有挫折感、下班后我感到十分疲倦等是影響人文關懷感知的主要因素??梢?,影響護士人文關懷水平的提高主要有:職業價值的認可、與患者和科室間的人際關系、工作負荷大等因素有關。護理管理者應加大對護士職業價值的重視程度,協調院內氛圍,同時合理地分配人力資源,這將有助于護士人文關懷水平的提高和職業倦怠程度的降低,從而提高護士投入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
4? 結論
護士人文關懷總分良好,但人文關懷理念及感知有待提高。護士職業倦怠程度依然嚴重,人文關懷水平與職業倦怠呈正相關,可通過提高護士人文關懷水平降低職業倦怠程度。建議醫院管理者一方面采取措施加強護士人文關懷水平的提高,強化人文護理觀念,另一方面關注護士工作環境,合理優化護理結構,重視人力資源配備,保護護士權益,提供職業發展機會,協調組織氛圍,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對護理工作者的社會認可,從而降低護士職業倦怠程度。
[參考文獻]
[1]? Cordes CL,Dougherty TW.A review and a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on job burnout[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3(18):621-661.
[2]? 林蕓.某心血管??漆t院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現狀調查[J].當代護士,2017(12中旬刊):149-154.
[3]? Resnick B.The difference nurses are making to improve quality of care to older adults through the interdisciplinary nursing quality research initiative[J].Geriatric Nursing,2009,31(3):157-164.
[4]? 廖雨風,劉義蘭,彭笑.職業壓力程度對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影響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4(3):158-160.
[5]? Williams SA.The relationship of patients perceptions of holistic nurse caring to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J].J Nurs Care Qual,1997,11(5):15-29.
[6]? 劉于皛,姜安麗.上海市部分綜合性醫院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現狀調查與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11):1-3.
[7]? 劉于皛.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測評工具的構建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1.
[8]? 肖曉玲,胡秋秋,劉玉萍,等.護士職業獲益感及其對職業倦怠影響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1):56-60.
[9]? 陳永惠,張偉,王彩.某三級甲等醫院急診科護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5(27):3402-3404.
[10]? 代亞麗,吳靜,寧艷輝,等.新疆地區護士職業倦怠狀況調查[J].護理學報,2011(3):11-14.
[11]? 葉志弘,駱宏,姜安麗.杭州地區護士群體職業倦怠常模與診斷標準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8(3):207-209.
[12]? 龔滿英,黃遠泉,李先榮.深圳市社區護士職業認同及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的影響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3(1):1-2,10.
[13]? 黃艷,蘆雅琳,趙鶯柳,等.我院護士職業倦怠與人文關懷能力現狀及其相關性[J].現代臨床護理,201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