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芹

[摘要] 目的 觀察風險防范式管理在基層婦幼保健院護理管理中的實際效果,探尋提升護理管理質量和水平的新途徑。方法 以2018年1—3月期間該院實施風險防范式管理后的患者為觀察對象,以未2017年同期的患者為對照組,觀察比較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服務質量總滿意率兩項指標的數據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5 418例,發生護理不良事件27例,發生率0.49%;對照組5 394例,發生護理不良事件53例,發生率0.98%,兩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772,P<0.05)。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7.04%,對照組總滿意率為88.65%,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64,P<0.05)。結論 基層婦幼保健院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防范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管控風險,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促進基層婦保院平穩發展、和諧發展。
[關鍵詞] 護理管理;防范式;風險管理;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a)-0085-02
風險防范式管理是通過對潛在的風險事件進行預判評估,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確保工作安全有序開展的一種安全管理方法[1]。安全是醫療衛生工作的前提,但是受到技術條件、技能水平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醫護工作中中的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婦保院的住院患者存在醫治周期短,周轉急、合并癥多樣、危害嚴重、治療期望值高等特點[2]。因此孕產婦和嬰幼兒作為醫療界特殊的群體,她們需要更加復雜性的護理安全管理[3]。該院是一所基層婦幼保健院,主要患者群體是安丘市廣大農村的孕產婦及嬰幼兒,患者及陪護家屬平均文化水平較低,科學孕產衛生保健保意識薄弱,經濟條件較差,加之最近幾年醫院規模擴展迅速,新增的醫護人員較多,素質良莠不齊,工作中的安全問題面臨嚴峻挑戰。2018年1—3月,該院護理部在全院護理管理工作中開展了風險防范式管理模式,有效地管控風險,為廣大孕產婦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診治醫護環境,提高了護理管理服務質量和水平。現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該院護理部開始實施并落實風險防范式管理方法,以住院患者作為觀察對象,觀察組共計納入5 418例患者,其中3 878例婦科、產科患者,1 540例兒科患者,以上年度同時期來該院住院的患者5 394例為對照組,其中3 841例婦科、產科患者,1 553例兒科患者,其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2017年該院護理管理中未推行風險防范式管理模式,住院科室內均為常規護理管理。
1.2.2 觀察組? 2018年1—3月該院實施風險防范護理管理模式。主要措施如下:①建立各科室的風險防范領導小組[4]。科室的護士長為風險防范小組組長,明確成員分工和具體責任,并組織科室醫護人員分析本科室內的病歷資料,回顧該院及兄弟醫院發生的風險事件,查找風險隱患,據此制定相應防范制度及護理措施。②加強法律意識與風險防范意識[5]。意識決定行為,風險防范首要的就是在醫護人員心中植根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的“種子”。在護理部統一安排下,各科室開展有關法律培訓,旨在提高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由各科室推薦年長護士講解近些年來發生的不良事件,分析其中風險防范的缺位,樹立風險防范就是服務質量的意識。③建立健全風險隱患排查制度。各科室風險防范管理小組每周一例會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定期風險隱患排查,回顧上周護理工作記錄,分析遇到的潛在風險問題,制定整改措施。風險防范監控貫徹“四重”原則。即對重點培養對象、重點患者、重點時間節點、重點護理細節實行風險管理重點防范監控。④整合人力資源,提高醫護人員整體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各科室護理安排班次人員,人員配置老中青搭配,傳幫帶相互影響。通過開展科室內業務學習,技能競賽等形式,盡可能避免因技術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欠缺帶來的風險事件。
1.3? 觀察效果指標
1.3.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率? 護理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墜床、燙傷、走失、誤吸、窒息、醫源性皮損、非計劃拔管、護理文書不規范等。
1.3.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總滿意率? 分析患者出院時填寫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比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變化情況。總滿意率=(滿意+基本滿意)×100.00%
1.4? 統計方法
將研究中的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5 418例,發生護理不良事件27例,發生率0.49%;對照組5 394例,發生護理不良事件53例,發生率0.98%,兩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772,P<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總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7.04%,對照組總滿意率為88.65%,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64,P<0.05),見表1。
3? 討論
醫療衛生成為高風險行業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基層婦保院普遍面臨病人多,醫護人員配置少,新增護士多,業務量大,學習機會少等特點,同時基層婦保院主要面對的患者是行政轄區內的孕產婦和新生兒嬰幼兒,遇有風險事件對其造成的損失后果較其他群體患者重,同時也給單位帶來經濟、社會效益的受損,影響單位的平穩發展。風險防范式管理是將恐懼風險壓力轉化為主動識別風險動力,及時有效進行研判風險,分析風險原因,并制定出相應處理方案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6]。總結的經驗有以下幾點:強有力的領導小組是該方法得以順利推進的首要條件,加強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是風險防范管理的前提,整合現有護理人力資源,提升基礎婦幼保健院護理人員整體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是落實風險防范式管理的有力支撐,風險防范制度建設式有力保障。2018年1—3月期間,不良事件和糾紛問題的發生率僅為0.49%,明顯低于去年同期不良事件發生率0.98%,其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772,P<0.05)。該數據對比很好的說明了風險防范式管理方法對應于提升護理安全管理水平,減少不良事件和護患糾紛有明顯的作用。從護理服務質量滿意率的角度來看,實施風險防范式管理后,我們的護理服務質量總滿意率提高至97.04%,未實施之前的去年同期護理服務質量總滿意率僅為88.65%,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64,P<0.05)。
韋艷珍[7]曾報道過:以基層婦幼保健院者的綜合科收治的5 213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不良護理事件實施風險防范式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僅為0.48%,與觀察數據0.49%相佐證。況且我們的觀察對象數量比其多,觀察范圍比其廣,因此,我們的數據更具有典型性。馮玉梅[8]在產科護理中對風險防范式管理方法做過研究,實施風險防范式管理的觀察組62例患者護理服務總滿意率為96.88%,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7.04%,與其研究數據極其相近,這也說明風險防范式管理對于提高基層婦幼保健院整體護理服務質量有明顯作用。
綜上所述,基層婦幼保健院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防范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管控風險,減少不良事件,提升服務水準,促進基層婦保院平穩發展和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彩霞.風險防范管理在基層醫院普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導管護理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5):214.
[2]? 史彩霞,李福民.婦幼保健機構產科護理風險及應對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9):228.
[3]? 李冬紅,吳琳霞.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問題與防范對策[J].名醫,2018,9(10):145.
[4]? 閻莉.風險防范式管理方法在兒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39-40.
[5]? 張春雨,馬靜茹,劉薇.婦科護理管理中風險防范式護理管理的應用價值探析[J].中國衛全標準管理,2016,17(8):257.
[6]? 韓慶美.護理風險管理在基層醫院產科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8,17(23):8-9.
[7]? 韋艷珍.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在婦幼保健院綜合科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17):144-145.
[8]? 馮玉梅.風險防范式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