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田
[摘 ? ? ? ? ? 要]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技術的應用滲透到社會各個行業,大學英語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加強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
[關 ? ?鍵 ? 詞] ?“互聯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126-02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工業革命“4.0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知識信息不斷膨脹,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中,移動終端的使用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一些傳統行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教育事業處于時代變革的風口浪尖,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想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學校教育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謀求新的創新,大學教育處于“互聯網+”時代,更應該解放思想,尋求新的發展[1]。從目前來看,我國大學早就已經普及了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門學科教學中。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英語成了一門國際性語言,大學英語教學承擔著重要使命,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如何在“互聯網+”時代下創新英語教學,是每一個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每個社會公民都應該掌握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更需要掌握良好的英語素養,能熟練與他人進行跨文化交流。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了大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
(一)教學內容比較保守
目前,很多英語教師將英語教材當作金科玉律,在課堂教學中拿著教材為學生剖析英語生詞、語法和句型,這對學生系統掌握英語知識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我們都知道,英語教材內容建設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現實世界是瞬息萬變的,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引申到教材之外,利用生動的現實生活作為素材來吸引學生學習英語,但是很多英語教師尚未意識到這一點。
(二)教學方法比較落后
眾所周知,當今大學生基本都是“00后”,他們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希望教師運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活動。但從目前來看,一些大學英語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教學中依舊采取“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法,即將自己作為絕對的控制者,教什么、怎么教都一手掌控,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很少考慮這些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勢必難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三)實踐教學有所不足
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性語言,需要得到應用才能凸顯其價值。目前,大學生雖然已經接受過多年英語教育,但是他們不敢開口說英語、不會說英語的情況還比較嚴重,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為學生安排足夠的實踐活動,學生沒有多少機會鍛煉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所以對開口說英語存在畏難心理[2]。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已經影響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二、“互聯網+”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第一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號召社會各行各業可以在現代工業中應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呼吁社會各個領域要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價值。目前,“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很多領域,大學英語課堂也不例外,高校深刻意識到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事實證明,“互聯網+”可以對大學英語教學帶來深刻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
一直以來,大學英語課堂存在師生互動不足的問題,但是有了網絡平臺的參與,師生可以利用英語聊天室、英語學習網站進行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頻率大大增加,而且網絡可以跨越時空界限,學生可以不用與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而是進行Online Chat,這減緩了學生面對教師的緊張情況,有利于互動效果的提升,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有利于豐富教學資源
目前,教師光用教材上的知識來教育學生,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網絡資源豐富多彩,英語學習網站不勝枚舉,諸如《21世紀報》、BBS上的內容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對應的英語版本,教師可以將這些網絡資源引入英語教學,用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學習,在無形中提升英語思維。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當今大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有喜歡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興趣,有了網絡技術的支持,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想學的內容和學習方式,這有利于凸顯學生的個性,實現他們的個性化發展。
三、“互聯網+”背景下改革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對策與建議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將網絡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使大學英語課堂萌發出新的活力。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的產物。2011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首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種教學模式在美國興起,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巨大反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倒,將學生的課前、課中和課后時間都利用起來,教師在課前提前制作教學視頻,將其上傳到公共平臺,學生下載這些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在課堂上提出自己在學習視頻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和教師一起討論解決;課后,學生再完成教師布置的一些鞏固性練習,夯實學習能力[3]。可以看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完成英語學習,這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有裨益。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合理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先預習教學內容,對新知識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上課時更有針對性地聽講。
以英語聽說教學為例,據有關學者調查,聽說讀寫言語交際活動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9%,可見聽說能力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大學生雖然已經接受了多年英語教育,但是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并不盡如人意,很多大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或者聽不懂英語,他們只能粗淺地看懂一些英語文章。這說明大學生還不具備扎實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所以改革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培養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尤為必要。
在傳統模式下,大學英語聽說課的過程一般是:教師放音—學生聽音—學生做題—教師核對答案,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沉悶不堪,在學生說英語時,由于缺少良好的互動模式,學生很少想主動開口說英語,但是在聽說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在聽力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將聽力音頻發送到公共平臺上,讓學生提前下載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在課堂上收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互動交流,解決學生的聽力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活力,可以凸顯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二)構建立體化的教學資源
目前,大學英語課堂中使用的教學內容比較保守,不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英語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具有鮮活性,教師應該為學生拓展教學內容,構建立體化教學資源,方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
網絡資源豐富多彩,大學英語教師要結合大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建立一個豐富多彩、共享互動的英語在線學習平臺,同時要注意調動多元化的信息元素,讓學生在聲圖并茂的信息化情境下進行英語學習。鑒于很多大學生都忙于應對國家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所以教師在資源庫中可以涉及一些四六級英語考試真題,為學生詳解考題知識點,還要提供仿真模擬題,這樣還可以幫助學生節省在網上找習題的時間。另外,教學資源庫中還要包括國外文化、社會風俗、異域風情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多學習一些課外知識,了解中英文化的異同,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三)為學生安排一定的英語實踐活動
實踐是幫學生學以致用的重要路徑。學生只掌握英語知識,卻不會用英語交流,這樣的學習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安排英語實踐活動。網絡技術的普及為英語實踐活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網絡技術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有著很大的便捷性,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操練英語,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建微信群,將全班學生都邀請進來,再為學生布置一個話題,讓學生利用英語進行表述。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避免面對面的尷尬[4]。因為很多大學生覺得自己說不好英語,存在自卑心理,在微信聊天室里說英語,可以避免這種尷尬心理。微信有語音功能也有打字功能,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用語音功能發言還可以輸入英語句子。這樣的交流可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學生在微信聊天室中暢所欲言,充分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英語應用能力在無形中也得到了提升。除了微信聊天,教師還可以安排小組合作活動,為學生布置一個主題,并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利用網絡搜集與該主題有關的資料并進行整理,最后利用小組智慧,將收集到的資料制作成英語簡報,然后在全班展示。這樣的活動方式既能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也能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能力,一舉多得,值得推廣。另外,教師還要利用QQ、微信等社交媒體與學生加強聯系與溝通,與學生進行私聊,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以免學生的問題越積越多,不利于他們的日后發展。
(四)將網絡平臺與教學評價有機結合
一直以來,高校采取的教學評價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通過一張期末考試的試卷來判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這樣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不利于全面評價學生的真實水平,因為學生很可能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方法獲得高分。然而,形成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事關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教師要改革教學評價方式,全面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而言,教師要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網絡平臺自主考核的優勢。教師將日常測試與學生在網絡平臺中的活動參與度融合起來,考查學生參與網絡教學活動的情況,評價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師還要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從而樹立學習自信心,以更好的狀態投入英語學習活動中。
四、結語
“教學無法、貴在得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大學英語教師要解放思想,研究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網絡技術的技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這樣才能真正為大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穎楠,黃中梅.組織變革綜述[J].特區經濟,2015(4):105-10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吾文泉,周文娟.基于“慕課”現象的ESP教學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14(12):57-63.
[4]傅軼飛.大學生自主學習微環境創設及其能力培養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3):349-352.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