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瓊
[摘 ? ? ? ? ? 要] ?隨著我國藥學事業的全面發展,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實際中必須積極地改革醫藥人才培養方案。藥理學課程是醫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在新時期下,學校應該立足于校企合作的視角,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對藥理學課程進行深度開發,實現資源互補,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關 ? ?鍵 ? 詞] ?校企合作;藥理學;課程開發;現狀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222-02
藥理學是一門對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規律、機制的學科,是連接醫學與藥學的重要橋梁,同時也是臨床合理用藥的基本理論及思想方法。從當前藥理學課程教學實際來看,很多教師依然在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看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指引,加上課堂教學與醫藥企業、醫院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鑒于此,在今后的藥理學教學中必須立足于校企合作的背景,對藥理學課程進行再開發。
一、校企合作下藥理學課程開發的價值及思路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開展藥理學課程開發,可以讓課程開發變成學校和醫藥企業、醫院之間的一個溝通平臺,學??梢猿浞纸柚t院、醫藥企業現有的專家資源、藥學專業資源、臨床設備資源、行業信息資源等對自身現有的教學資源、實訓資源、學術研究資源等進行整合,這樣學校就可以更好地把握當前最先進的醫療手段、用藥技術,以此基礎開展課程內容調整能確保學生接觸到最先進的知識與技術。另外,基于校企合作的藥理學課程開發,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學??梢耘c醫院共享最新研究成果,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獲取雙贏效果。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開展藥理學課程開發時,需要對課程現狀及市場需求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根據衛生職業教育藥學的人才培養標準及行業發展需求,對藥理學課程開發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探究,從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實訓課程等方面進行課程體系構建,從而構建出具有現實意義的藥理學課程綜合體系,以此培養更加契合市場需求的藥學專業人才。
二、當前藥理學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不合理
從當前藥理學課程設置內容來看,大多是對藥理學知識進行講解,而當前的醫院、醫藥企業對單純的藥理學人才需求并不是很大,單方面的藥理學人才很難契合市場需求。在實際中,學校應該堅持校企合作的原則,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很好地應用在實踐中,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醫藥企業實際需求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以此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在藥理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處方、調劑等方面的知識不了解,導致在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課程專業特色不突出
在藥學專業基礎課程中,藥理學與臨床藥理學是必須開設的課程,并且其教學目標必須與實際工作要求相契合。但是在當前的藥理學課程教學中,教學目標并不是很完善,很多學生在畢業后無法及時適應行業的發展,如在藥理學課程知識設置上過于看重理論知識,偏向于對藥物機理內容的講解,忽視了臨床實踐。
(三)實踐環節與專業要求偏差
藥理學課程教學,應該更加側重于實驗室開展,但是在當前的藥理學教學中并沒有與其他課程區分開,并且學校在教學中偏向理論,忽視了校企合作,使很多學生在學校學習結束后不能在崗位上進行良好的實踐,學生無法在實踐中實現知識的深化、鞏固,造成了學生在崗不適應的情況。
(四)教學模式不合理
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課程學習積極性有極大的影響,而從當前藥理學課程教學實際來看,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還相對比較滯后,在課堂上過于看重理論教學,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強調自身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很難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究,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停留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上,沒有采取現代化、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法,最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課堂建設的推進。
三、校企合作下藥理學課程建設
(一)課程培養目標定位
藥理學是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為臨床用藥提供理論支撐的學科,因此,在實際中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藥理學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準確定位。新時期下,隨著我國醫院醫藥、社會藥學工作的改變,對藥學專業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一定改變,即在教學中需要培養出具有良好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職業道德、職業適應能力的綜合型應用人才。因此,在藥理學課程設置中,需要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在教學重點上也需要從以往的“以藥物為核心”轉向“以病人為核心”,以此滿足現代社會對藥理學人才的需求。在實際中結合市場需求,將藥理學課程培養目標定位在以下幾個層面。
1.知識目標
掌握代表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等;了解常見藥物的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掌握臨床常用新藥的相關知識。
2.崗位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分析處方、審核處方及開展用藥指導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藥咨詢、健康宣傳的能力;指引學生具備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及報告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及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及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