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艷梅
[摘 ? ? ? ? ? 要] ?當今時代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是一個經濟搞活的時代,需要大批量高素養、高能力、高品質的建設者投入國家發展潮流中。為了推進國家建設的快速前進,我國開設了職業教育,通過高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教學,更要注意學生心理方面的健康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就體育運動對中職學生心理和綜合素質的影響進行簡要探究。
[關 ? ?鍵 ? 詞] ?園藝專業;實踐能力;植物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180-02
在我國國家各領域建設穩步、快速開展的形勢下,需要的人才數量越來越多,同時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既是優勢又是壓力。一方面需要的人才多,意味著中職學生未來將有更多的工作崗位可供選擇;另一方面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提升,意味著中職學生和其他普通大學的學生以及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相比就會處于劣勢地位,會給中職學生的心理方面造成巨大壓力,同時那種激烈的競爭也會讓中職學生產生一種對未來的失望感與無力感,極有可能讓中職學生從此意志消沉,對未來失去希望。因此,在中職學校的體育學科教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注重學生的技能發展,更加需要通過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促使學生盡快發展,以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
一、體育運動可以有效調節悲觀化的心境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是中等級別的專業技術人才,是以就業為目的的一種職業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是那些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相對落后、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甚至部分學生在進入社會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自己的能力太差,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和發展,因此又回到學校的社會青年,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比較了解,對當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也有所耳聞,因此一考慮到自己的水平和社會上更多人才之間的差距,就會產生一種大失所望的情緒,導致自己的心境也發生變化,對未來失去信心,對生活失去勇氣,產生一種逃避的心理。組織中職生參加體育運動,可以有效調節中職學生的心境,改善中職學生的情緒狀態,并取得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中職學校體育運動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比較喜歡從事的體育運動項目,或者在運動場上給學生創設展現自我能力的機遇,讓學生能夠在運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獲得師生的更多肯定與喝彩,達到調節中職學生心緒的目的。男學生一般都比較喜歡籃球或者足球運動,教師就可以號召學生來到賽場上展開激烈的對抗,用熱血和汗水沖刷內心的郁悶,讓精神獲得充分的愉悅。當精彩的扣籃、遠投的入籃、巧妙的戰術配合贏得場下觀眾的陣陣喝彩時,學生的價值感和成就感瞬間爆棚,更將會影響學生之后的心境,讓學生以更加輕松的情緒面對學習、面對生活,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展。
二、體育運動可以有效改善人際間的關系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5~17歲之間,幼稚中帶有一絲成熟,但卻遠遠沒有達到真正成熟的高度。因此中職學生之間往往會出現關系緊張的局面,朋友關系不穩定,之前還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轉眼就反目成仇,但是一段時間之后又可能會走到一起。這種情況非常不利于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不利于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與合作能力的人才,在中職學校體育運動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相應活動,改善中職學生的人際關系。
體育運動中很多項目都是需要學生以團隊形式參加的,如足球、籃球、排球、接力等,在這些運動中學生想要讓自己的團隊脫穎而出,能夠擊敗其他團隊獲得勝利,就必須把團隊的利益和榮譽擺在第一位,把彼此之間的團結、互助、合作、協調當作最主要的溝通方式。可能在運動的初始階段因為不能認識到團結互助的重要性還出現互相逞強好勝的局面,但隨著賽事的進行學生會越來越發現隊員彼此之間的配合與戰術運用的重要性,也將會逐漸自發進行彼此溝通和交流。在運動結束后,教師還應當組織學生進行總結活動,讓學生明確隊友之間配合的重要性,明確只有團隊協作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進而為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奠定牢固的基礎。
三、體育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個性化的發展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獨特的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板所在,同時也都有獨特的個性,也正是這些個性才讓每一個人成為一個特有的人,而不會和他人混為一談。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可以平凡但是絕不可以平庸,故此個性更成為一個人居于社會并展現各自價值的關鍵要素。在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運動活動中,教師應當積極給學生創設有利時機,讓學生能夠展示自己的個性和特長,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保證學生更快發展。
如在體育運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跑、跳、投等田徑運動,組織學生開展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球類運動,組織學生參加象棋、軍旗、跳棋等棋牌類運動,讓學生能夠在運動中逐漸發現自己所擅長的領域,逐漸認識到自己在其他方面存在的欠缺,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自己價值,向著更加具有發展前途的方向奮斗,避免隨波逐流、盲目跟從,最終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為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形成更加優越的便利條件。
四、體育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客觀性的自知
自知是一種個體對自身的水平、所處狀態以及發展的階層形成的客觀認知。自知一方面需要個體對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有一個準確的感知,能夠辨別自己的特長發展方向,進而促使自己向著更加良性的方向進步;另一方面需要個體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能夠明白自己日后需要重點彌補的方向,以針對短板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自卑心理,這是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造成的,這就是學生不能客觀自知的表現。因此,中職體育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運動,讓學生形成強烈的自尊心。
有一項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長時間參加有規律的體育運動,可以讓人的自尊心得到明顯提高,這種效果最少可以保持六周時間,最長可以保持二十周時間,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多種體育運動,如早晨參加晨練活動,上午參加陽光快樂體育運動,下午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運動,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強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運動中宣泄負面情緒,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形成客觀的自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
總而言之,在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學科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多形式、多主題的體育運動可以讓中職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讓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對體育運動的意義提起高度重視,讓學生也真正意識到體育運動的積極作用與獨特優勢,保證中職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運動活動,進而為中職學生未來走向人生高度提供更加充沛的驅動力。
參考文獻:
[1]徐葉.淺談體育運動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和綜合素質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26).
[2]覃海云,黃興華,王曉曦.體育運動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和綜合素質的影響[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2):145-146.
[3]葉其清.淺議體育鍛煉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4(9):158-159.
[4]秦鵬.探析體育運動對中職學生的心理與綜合素質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8(3).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