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黛林
隨著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分級診療、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等政策要求陸續下達,對公立醫院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要求。為適應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要求,提高醫院競爭力,就需要充分發揮醫院內部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探索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能科學合理地對醫師、護理團隊及醫技團隊工作進行量化考核的績效工資考核分配體系。本文將淺談在公立醫院中,臨床及醫技科室以工作量與工作質量為主的績效考核分配指標研究。
一、績效考核的背景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公立醫院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建立突出崗位職責履行、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醫療質量安全、醫療費用控制、醫德醫風和患者滿意度等指標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當前,國內部分大型公立醫院已經開始推行RBRVS、DRGS績效考核分配模式,但由于各種條件限制,較多公立醫院還需要很長一段建設及探索的過渡期。在該期間內,如何引導臨床工作重點,提高醫療質量,對醫護人員工作進行正確評價,考核其在各自崗位上是否能夠體現出本職工作應該具備的工作素養,以及在工作中應該具備的工作態度,是否對患者有應該具備的耐心,同時也要通過績效評審挖掘醫護人員的潛質。
二、績效考核分配指標
目前,國內較多公立醫院對臨床及醫技科室采用院科兩級考核,二次分配的績效工資考核分配模式。院級考核可以成本效益為基礎,通過設置相關工作量及工作質量指標對科室進行綜合考評,考核結果與科室績效工資直接掛鉤,也可根據醫院發展重點,將部分指標作為單項考核,直接考核醫護人員個人,影響其個人績效工資。下面對臨床及醫技科室績效考核分配中可設置的工作量及工作質量指標進行簡要分析。
(一)臨床科室
現在公立醫院均追求醫、教、研、產全面發展,因此在設置工作量指標時,應對科室實行綜合考核。醫療工作量指標可以服務人次、手術臺次、護理時數為主。其中服務人次指標可以細分為門急診診療人次、收治住院人次、專家查房人次、醫師管床人次、急診出診人次、急診轉入他科人次等,三級公立醫院收治住院人次應以收治疑難重癥病人、或醫院重點專科及優勢病種為考核重點。手術臺次指標應按手術級次進行劃分,可重點考核科室三四級類手術臺次。護理時數主要用于考核科室護理團隊工作量。公立中醫醫院為發展中醫特色優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可以增加中醫非藥物療法人次、中藥飲片使用量、院內制劑使用量等中醫特色指標。科研教學工作量指標可設置科研量化打分、帶教人次、教學時數等,該部分指標應由醫院專門的科研、教學管理部門細化考核標準進行考核。
在考核中應該提高工作量在考核中的比重,但有部分科室的人數眾多,容易出現人浮于事的情況,針對此種現象,醫院管理層應該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讓工作質量也成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臨床科室工作質量考核,主要包括醫德醫風、醫療質量與安全、質控管理、院感監控、糾紛投訴等指標。醫院應當專門建立行風管理辦公室,對科室及醫護人員每月進行醫德醫風考評,并結合病人滿意度、科室間滿意度調查進行綜合評分并反饋。醫療質量與安全是考核重點,主要由醫院醫務部從科室病歷質量、技術開展、醫務工作、手術安全、糾紛投訴等方面進行考核,醫院質控管理辦公室定期組織專家進行質控檢查,可根據科室或個人質控缺陷進行績效處罰。
(二)醫技科室
醫技科室作為臨床科室的重要輔助科室,相對于臨床科室其工作較為單一,工作量指標主要為檢查、化驗人次,發藥量,配液組數等。工作質量考核可參照臨床科室進行,主要考核其醫德醫風、操作規范及效率、報告正確率、病人滿意度、臨床科室滿意度等。同時,針對部分醫技科室不可計費材料使用量大的情況,應重點進行成本控制考核,加強成本約束,提高運營效率。
醫院可按人員的實際貢獻、工作強度、醫院發展重點等設置各項指標的權重。在績效考核中,除以工作量與工作質量為考核基礎,還應從其他方面進行綜合考評。例如,費用控制,成本效益,人才培養、引進,重點專科、學科建設等。同時,也應將其作為科室績效二次分配的依據,使績效分配更加科學合理。以工作量和工作質量為主,其他績效標準為輔,則更能夠公平、科學、合理地反映出工作人員的整體業績,有助于公立醫院的改革以及向更加優秀的方向發展。
三、結語
以工作量與工作質量為主的績效考核分配是當下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分配中操作性較強,目的性較明確的核算模式。同時,也具有較大靈活性、廣泛的適應性,醫院可根據政策導向及醫院戰略目標、發展重點對考核指標進行動態調整,為醫院的發展增添活力。對醫務人員的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考評,使其始終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有利于醫院提高醫療技術及醫療服務水平,增強醫院綜合實力。(作者單位: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