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玲
隨著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標準逐漸提高,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面臨著新的要求與挑戰。通過分析目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標準銜接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對接崗位標準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應立足服務經濟社會需求,提出重實踐應用等建議,培養打造符合企業崗位標準的營銷技能人才。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為主,主要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訓實踐教學結合等方式實現。職業院校的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理論教學在整體教學時間中占比較多,實踐教學的質量不高,教材、課程設置等與實踐生產生活實際脫節。就業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反映了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如何,市場要求職業教育要繼續改革,對接企業用人標準,優化調整專業結構,培養培訓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標準的銜接的必要性
目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有“2.5+0.5”或 “2+0.5+0.5”等,人才培養以在校理論學習為主,外出實訓實踐鍛煉為輔,有些院校會實行工學交替或階段性實習,在校培養過程中穿插實訓鍛煉進行。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總體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共性能力,并未注重具體工作崗位分析的職業能力,在學生走向工作實踐崗位后,工作中很多的例外情況無法處理,工作適應周期較長。
在時代信息技術變革的影響下,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要跟上發展的潮流。職業教育立足于服務經濟發展,注重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人才培養工作以內涵建設為重心,在培養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加強學生職業核心技能的鍛煉。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就業以銷售運營推廣類崗位為主,銷售理念不斷升級,如何提高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是關鍵,為學生就業打造優勢條件。
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標準的銜接問題分析
(一)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標準不匹配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多來于本科院校,在此基礎上修訂使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沒有標準的企業需求對標,設置課程體系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的實踐鍛煉不夠,與企業崗位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現象。校企聯系不夠緊密,營銷專業的學生在到企業工作后,存在入職再培訓的情況,培訓時間、人力等成本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企業需要的是能夠快速適應崗位的人才,企業實踐是檢驗高職人才培養是否合格的“驗金石”。因此,高職院校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應該提高企業的參與度,強化教學改革力度,培養符合企業崗位標準的綜合人才。
(二)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師資力量匱乏
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多是學術型教師,未從事過相關行業崗位工作,不具備指導學生實訓的工作經驗。部分學校設置專職就業指導老師或實訓指導老師,與高職院校的在校生人數相比而言實訓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指導全部學生有一定難度。為此高職院校安排教師參加對口的崗位實踐或假期培訓,但教師學習鍛煉時間較短,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無法全面學習體驗企業工作實踐,培養符合企業崗位標準的人才有難度。
(三)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實訓條件欠缺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的實訓條件以實訓室為主,實訓室對應某一門專業課程建設,培養學生某個崗位的職業能力,未能覆蓋營銷崗位群的要求。營銷專業在校的實訓學習以仿真模擬為主,與工作實踐的要求去之甚遠,實訓鍛煉學習的目的難以達成,無法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標準銜接的優化建議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要達到與企業崗位標準銜接的要求,考慮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訓師資團隊建設以及實訓培養過程等方面改進。
(一)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緊密銜接企業崗位標準
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工作要因校制宜,探索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融合發展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教學與實訓融合的教學方式,試點“3+2”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三天在企業、兩天在學校,或三個月在企業、兩個月在學校,推行在校師生理論學習、到企業師徒工作實踐做法。學生成績評定不再以理論考試為主,引入實訓企業崗位評定考核得分,綜合考慮學生的校內外表現予以綜合考核評定成績,在崗位標準的對照下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要關注職業領域的動態發展,深入研究分析企業的崗位標準需求,精準制定營銷崗位群的職業標準,設計營銷環境融入的實訓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素質和綜合技能,達到與企業崗位標準的動態銜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不能脫離實際企業發展的需要,通過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做到深層次的產教融合,培養符合企業崗位標準的人才。
(二)強化實訓師資力量,引入企業講師指導培養人才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訓指導師資力量需要強化,加強“雙師”型專業教師的引領作用,打造專業實訓教學團隊,帶動專業教師成長為實訓師資中堅力量,提升教師隊伍整體實訓教學水平。通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校內教師帶隊跟崗與學生同時進入企業崗位實踐鍛煉,與企業講師共同開展工作,指導學生實訓實踐。高職院校在學生校內學習培養過程中,引入企業優秀員工或職業培訓講師駐校指導學生學習,校內校外實現校企“雙師”培養職業人才。高職院校在實訓師資隊伍組建過程中,企業講師帶來前沿企業用人崗位標準,對標培養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三)校企共建市場營銷人才實訓基地,多渠道開發實訓場地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應對標企業崗位標準,建設校內人才培養專業實訓室,校企聯合打造實訓基地,拓寬校企合作范圍,實訓基地是產教融合、實現校企資源互通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之間可采取聯建方式,聯合企業等多方力量建設創新共享模式的實訓基地,覆蓋面能夠擴大,充分發揮利用實訓基地的輻射效應。高職院校在學生開展專業對口崗位實訓過程中,收集開發可用于校內仿真實訓的業務活動,校內外聯合共同開展實訓人才培養,使學生在專業學習的同時鍛煉職業實操技能,真正做到理實一體,充分滿足學生實習就業的實際需求,做到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標準之間的密切銜接。
四、結語
高職院校培養教育的人才要轉化為企業的員工,企業崗位用人標準是在生產和服務實踐中總結得出,隨著時代發展技術更新,崗位標準也并不是一成不變,這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要實現動態更新,緊跟企業崗位用人標準的變化趨勢,最終培養的人才要經得住工作實踐的檢驗。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同市場企業需求相結合,貫徹產教融合模式,培養應用技術技能綜合型人才,培育學生的職業技能、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提高高職院校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作者單位:山東化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