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珍媛



[摘 ? ? ? ? ? 要] ?目的:初步探索PBL教學方法在中藥炮制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抽取廣西醫科大學藥學院2016級本科28班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完全按照PBL教學法操作實驗,對照組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此外,通過問卷調查收集實驗組學生對PBL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實驗組學生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贊同及認可PBL教學形式。
[關 ? ?鍵 ? 詞] ?TBL教學法;中藥炮制;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40-02
美國Michaelsen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了TBL的基本教學模式。此后,30多年來TBL理論不斷被完善與發展[1-2]。2002年Michaelsen等學者正式將這種教學模式命名為“Team-Based Learning”,并在美歐發達國家的醫學等課程教學中逐步推廣應用[3]。目前,TBL教學在我國醫藥院校中的教學研究與應用尚屬起步階段,國內如中山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在部分課程采用了TBL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醫藥教學領域的認可[4]。傳統的教育方法學生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因此在中藥炮制實驗教學中,學生完全依賴教師,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生只按照實驗步驟一一操作,機械地完成任務,照著教師的板書填寫實驗報告,自己對實驗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及實驗結果不會主動思考,更不會去分析與總結。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嘗試對我校中藥炮制實驗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真正學會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
一、教學內容
根據廣西醫科大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6版),經過專業教師及本課題組成員的認真調研與討論,精心選定清炒法、加固體輔料炒法、炙法、煅法與蒸法5個中藥炮制實驗作為TBL教學實驗內容。
二、教學實施
(一)隨機分組
遵循TBL原則,盡可能減少影響團隊凝聚力的因素,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各種資源,將廣西醫科大學2016級本科28班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學生,隨機分成11個小組,每組4人,其中6組設為實驗組,5組設為對照組,實驗組完全按照PBL教學法操作實驗,對照組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二)教學方法
1.對照組教學方法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課前不布置任務。課上先根據實驗課教學大綱要求,板書實驗內容、教學目標、實驗操作步驟、教學要求、評定實驗結果的方式與方法及實驗報告內容,再簡單回顧理論課所學內容,強調本次實驗重點難點,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動手完成實驗任務,教師負責答疑。課后要求學生書寫并提交實驗報告。
2.實驗組教學方法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以TBL的教學方法為輔助。課前,將確定的實驗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要求提前1周布置給學生。要求他們在課前先查詢實驗相關資料,列出實驗操作步驟、實驗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和實驗需要完成的任務,并對評定實驗結果的方式與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課上,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任務并現場書寫實驗報告。課后,參照學生擬定的評定方式與方法,結合平時對實驗結果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并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與交流,對實驗操作存在問題及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形成集體意見。
(三)效果考核與評價
1.成績考核對教學效果評價
學期末,對照組與實驗組均進行理論考核和實驗考核。理論考核兩組均采用傳統的書面試題閉卷考核,占期末考試總成績權重50%;實驗考核通過抽簽方式從5個實驗項目中隨機抽取一個實驗項目確定為共同的考核項目進行實際操作考核,占期末考試總成績權重50%;兩組學生理論考核與實驗考核的內容及評價標準完全相同。
2.問卷調查對教學效果評價
學期課程結束后,向實驗組24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含“您喜歡PBL學習方式嗎、您對PBL教學效果滿意嗎……”等10個問題,通過問卷收集學生對PBL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的評價。
(四)統計方法
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的期末考試總成績及實驗考核成績進行處理,均值標準差采用s表示,樣本結果采用t檢驗,以P<0.05判斷統計有意義。
三、結果
(一)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成績比較
通過比較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總成績與操作考試成績,以評價兩種不同教學方法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詳見表1。
(二)問卷調查對教學效果評價
通過統計問卷所收集到參與TBL教學方法的學生對PBL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的評價,可知,80%以上的學生贊同及認可PBL教學形式,詳見表2。
四、小結
中藥炮制是全國中醫藥院校均有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5],是我校中藥資源研究與開發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實驗課時與理論課時比例為1 ∶1,可見這門課程更側重于實踐操作教學,教學方式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本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因此本團隊通過在中藥炮制實驗課程中采用PBL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結果顯示,PBL教學法能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也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PBL教學法不僅能為探索針對中藥炮制這門課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實驗授課方法提供依據。同時,也能為探索我校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學生其他主干課程的改革途徑打下基礎,為創建新的高效教學模式,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的教育目標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謝仲德,王夢禪,胡應輝,等.TBL教學模式在中藥炮制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改革探索[J].北方藥學,2015(4):179-180.
[2]李嫻,張振凌,李凱,等.TBL教學法在中藥炮制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光明中醫,2016,31(16):2436-2437.
[3]胡兆華,艾文兵,簡道林.TBL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及其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和前景[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8):105.
[4]Tu C J,Liu J S,Song D G,et al.Maximum thi-ckness of subarachnoid blood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1,39(5):1757-1765.
[5]馮亭亭,劉立波,宗智慧,等.基于PBL的中藥炮制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以地黃的炮制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27):115-116.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