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英 付文桂

[摘 ? ? ? ? ? 要]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新進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以老帶新是充分發揮老教師熟悉中職教育、學生、教育目標等優勢,從教學設計、教學研究、課堂教學組織等方面給予新進教師指導,促進新進教師快速實現角色轉變、快速成長。
[關 ? ?鍵 ? 詞] ?以老帶新;中職學校;新進教師;快速成長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312-02
隨著中職學校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學校每年都要向社會公開招聘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在學校所占比例越來越重,且中職學校教師多來自非師范性院校,理論知識扎實而實踐能力不足,因此,如何讓“新進教師”盡快適應崗位,提高崗位勝任力是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學校開展以老帶新工作,讓優秀的教師參與師徒結對“傳幫帶”等活動,讓整個師資隊伍和諧發展,呈梯級式推進。筆者結合本校實際,對中職學校如何以老帶新工作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以老帶新對指導教師的素質要求
(一)高尚的師德師風
師傅應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終生學習理念,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富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刻苦鉆研業務,具有先進的職教理念與高尚的師德,講究教育教學藝術,注重職業道德和品格修養,各方面嚴于律己。
(二)教學水平高
指導教師應具備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能以現代職教理念為引領,積極踐行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教學過程的心理規律。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溝通、合作以及創新能力,采用多元化評價,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三)教學研究能力強
指導教師應對職業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有較強的敏銳度,關注職業教育改革的新動態,善于發現問題、提煉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掌握科學實用的研究方法,具備科研創新精神,積極踐行教育教學改革,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專業素養,促進師生、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老帶新的方法策略
(一)選聘指導教師
具備在學校工作六年以上的經歷,且擁有中小學一級教師以上職稱、德高業精、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取得較優異成績;專業教學負責人;縣級以上優秀教師;縣級以上青年優秀教師;縣級以上學科帶頭人;在縣級賽課、教學活動設計大賽等活動中取得一等獎以上成績;在得到學校老帶新評審小組的推薦、聘任之后,方可具備擔任指導教師的資格。
學校要根據“新進教師”的教學崗位,嚴格選聘符合以老帶新指導教師素質要求的教師來指導“新進教師”,對每位新進教師實現一對一指導,時限一至三年,考核優秀者一年后可以提前出師。以老帶新的目標為“一年合格,三年優秀”。
(二)制訂以老帶新工作計劃
指導教師在開展以老帶新工作前,應制定以老帶新工作計劃,從指導時間、指導內容、預期目標、培養方法等方面全面考慮,指導內容主要包括政治素養、職業道德、教學基本功、教學常規工作、教學研究、教學反思等,同時,根據新進教師的專業特點、個性特征等,有針對性地選擇培養的方法。總之,以老帶新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要求、有方法的培養。
(三)以老帶新的內容與方法
以賽促培,以培促教,以活動的形式開展好老帶新工作是學校老帶新工作的總思路。根據新、老教師的特點及學期教學活動,確立老帶新內容。一是“老帶新”常規內容為對新進教師備課指導、對新進教師的示范課展示、聽評新進教師的課、新進教師鋼筆字練習、新進教師教育隨筆撰寫、新進教師聽課等,全方位涵蓋教師基本功內容;二是以賽促培,以培促教。以教學設計比賽的形式貫穿于整個老帶新活動,第一學年上期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第一學年下期進行整體課程說課比賽,教師選擇一門課程進行整體課程說課,這對新進教師來說比較困難,但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能夠提高新進教師對一門課程的整體把握度。教師根據專業特色、學情及地方經濟等因素,把課程校本化,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及地方區域優勢。
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老教師對新進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理論學習,提高職業素養。大多數“新進教師”沒有受過教師崗位的系統培訓,指導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幫助徒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人際溝通等相關知識,學習學校的制度和文件,言傳身教地激勵“新進教師”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刻苦鉆研業務,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藝術,注重職業道德和品格修養,做到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2.指導備課、寫教案。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指導教師應該指導“新進教師”以中等職業學校一堂好課為標準,學會“三備”:備教材、備學情、備教法,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指導:研讀教材與教學大綱,分析學情,教學三維目標達成,組織教學內容,分析重點、難點,板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選擇適當的教法、學法指導,教學環節時間安排,語言藝術,教學機制等。要求新進教師每堂課都按要求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撰寫詳細教案。指導教師應給出適宜中等職業學校一堂好課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新進教師根據自己所教內容按照模板認真撰寫教案,指導教師要對新進教師教案進行審閱批注,同時耐心與新進教師進行探討交流,讓新進教師盡快學會備課的基本環節,不斷提高備課的藝術與質量。
3.指導多媒體課件制作。多媒體教學是現代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新進教師必須具備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指導教師要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制作、與傳統教學的融合等方面和新進教師進行交流探討,同時把自己制作的課件給新進教師做參考,要求他們根據自己的上課風格、教學內容制作課件,充分展現多媒體形象生動、創設情景教學、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達成學習目標。
4.指導聽、評課,打造教學風格。教學的中心環節是課堂,教師聽課、評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新、老教師應重視相互聽課、評課。在每次相互聽課后,老教師要指導青年教師進行評課,對課堂的每個教學環節進行認真分析和評價,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交流看法、提出改進措施。同時,指導青年教師立足課堂教學實踐,邊實踐邊反思,邊反思邊實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我校,每學期會安排一次老教師示范課、新進教師提供一次說課,或者信息化教學比賽等活動,同時邀請市、縣級專家到校參加聽評課,這些活動促進了新老教師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引導新老教師不斷鉆研教學業務,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教學藝術都得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5.指導進行教學總結。教學總結是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的反思和總結,對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指導教師應要求新進教師對每學期和每學年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反思,指導新進教師從教學結果的檢查與評價、教學過程的評價、歸因分析、改進和補教措施、今后努力的方向等方面撰寫教學工作總結,讓他們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學期末,我校教科研室會定期召開新老教師結對工作總結,每位新進教師和師傅在會上都要探討本學期的老帶新工作取得的成績與不足,為今后的工作找準方向。
6.指導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指導教師要注重培養青年教師的教科研意識,鼓勵他們積極探究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學會抓住現象、提煉問題、確立科研課題;掌握教育行動研究、教育敘事研究、教育案例研究等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做到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培養撰寫論文、教學反思、教學心得等教育教學理論資料的能力。通過教育教學研究,讓青年教師具備一定的教研素養,從而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四、老帶新工作中的制度保障及量化成效
(一)老帶新工作中的制度保障
學校層面建立相應機制,確保“老帶新”中老教師能夠對新進教師不吝賜教,促進學校教師隊伍梯隊發展。一方面,學校建立老帶新工作制度,學校教務處參與老帶新工作全面統籌管理,明確老帶新工作中師傅與徒弟的工作任務,量化考評。考評對象既有老教師,也有新進教師。考評內容包括師徒常規工作內容及其他加分項目(新進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的獲獎、參研各級課題情況、撰寫各級各類論文發表獲獎情況等)。另一方面,提供經費支持,認可老帶新工作中導師的工作量,年終考評時為優秀的“師徒結隊”還有額外的獎勵。在職稱評聘、晉級,評優評先中,有指導教師經歷、指導教師獲獎將獲得加分,獲獎級別越高,加分越高。
(二)老帶新工作量化成效
由此看出,新進教師在學校老帶新工作中,將教學中的所悟、所得撰寫為論文,反思成長,服務于課堂;將教學中的問題參與課題研究,思于此,長于此,專業能力提升迅速。
總之,通過以老帶新工作持續開展,“新進教師”快速成長為中職教師隊伍的骨干力量。中職學校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嚴格遴選政治素養和職業素養好、教學水平高的指導教師對“新進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培養指導,讓他們的職業素養、教學水平、綜合能力等方面在短期內得以較大提高,盡快適應中職學校崗位,勝任中職教育教學工作,為職教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莫麗平.以老帶新,促進中職學校青年教師快速成長[J].職業教育,2017(2).
[2]鄭聯采,雷雄.中等職業學校“新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困境與路徑探究[J].廣東教育(職教),2017.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