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澤
[摘要]在現有研究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鄉村會計工作現狀對我國鄉村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了剖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為鄉村會計工作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鄉村;會計;工作現狀
[中圖分類號]F302.6[文獻標識碼]A
1 加強鄉村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新農村建設問題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的重視。鄉村經濟發展問題與鄉村會計工作的發展密切相關。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亦是一個農業大國,鄉村人口比例大,自1978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我國國民經濟處于不斷增長的態勢著實令人欣慰,然而鄉村經濟的攀升卻不夠理想,原因之一就是會計工作不完善。會計工作是基礎,發展鄉村經濟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會計工作上,如果連基礎都沒能夯實,何談經濟增長。所以,盡快建立一個完備的鄉村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2 當前鄉村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基礎工作能力差,難以正確發揮會計監督職能
鄉村地區仍然大量存在著會計信息失真、準確度低、數據雜亂等問題。在當前的會計管理模式下,會計監督的重要性和會計從業人員的地位始終處于被領導狀態。當會計從業人員面對違反法律和紀律的行為時,難以處理好“權力”和“法律”之間的關系,面對問題“心有余而力不足”,難以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從而使得會計人員在監督職能上淪為了擺設。
2.2 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過關,培訓力度弱
鄉村會計一般都是在當地挑選的,挑選的時候并不重視學歷和工作經驗,比較隨意。結果導致招來的會計人員能力不足且素質較差,并不能很好地履行會計人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更有部分人員甚至不清楚會計崗位工作內容,平時工作完全靠蒙混過關。其次,在鄉村實際工作中有較大一部分崗位由領導直接指定,因此,部分會計人員在思想上出現了倦怠和怠工。在工作中,消極怠慢,不求上進,無法對財務方面進行必要的管理和監督。再次,在鄉村會計工作中老一輩的人員占比較高,他們對會計工作的做法依賴長久以來的經驗,做法單一,對新出的相關法律法規所知甚少。這樣的工作狀態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核算方法的進步。當前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然而在農村卻依然是通過手工來記賬,在效率上遠遠不如城市的其他單位和企業。而且在對人員培訓上的重視程度也遠遠落后。城市機關單位已經實現了無紙化和電算化處理,對會計人員的培訓也很重視。反觀農村,依然處于人工記賬并且對于組織人員培訓也僅是留于形式,并不真正打算改變鄉村會計工作的現狀。
2.3 機構人員管理不當,難以專業運作
會計人員的入門門檻過低。會計法中明文規定,必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夠從事會計相關行業,然而在鄉村中,絕大部分會計人員并沒有從業資格證書,沒有經過正規的司法考試。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崗位分配十分混亂,部分會計人員身兼數職,既做出納又做會計。以上的這些行為都嚴重違反了會計法中的規定。不僅如此,在鄉村中,崗位的調動也過于頻繁,綜合這些因素,鄉村會計行業的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
2.4相關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難以落實
相關法律的頒布,如會計法等相關規定具體細化了會計人員的工作,相關的細則也更加的多,但是在農村仍然存在實施不到位的情況。相關的法律法規被高高掛起,看似依法辦事,實則在進行財務審計的時候,走過場,無法起到監督審查的作用。對于某些違法亂紀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即便是處罰其力度也很弱,一般來講,會計人員不會得到相應的懲罰。這樣的現象在鄉村會計工作中持續存在,難以解決。
2.5財務管理制度太過落后
相關管理制度落后且不夠具體和細化,面對差率報銷等公務開支費用沒有明細規定,可操作空間大。同時該如何檢查和監督相關會計信息也沒有規定可以參照,監管無法真正得到實施,留于形式。在實際工作中,也無相應規章制度遵循。
3 原因
3.1監管的程度不夠
司法機關的監督程度不夠。當前鄉村財務支出難以受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導致導致部分不廉潔的村干部做出貪污腐敗的行為。
3.2鄉村財務管理工作混亂
鄉村財務管理公開程度低。部分村莊的確是會公開部分的財務報表信息,但公開的信息不夠具體和詳細,百姓看不懂,對資金去向也是一無所知。其次,對于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也不及時公布甚至不予公布,私下解決,導致人民監督無法得到實施。
3.3對會計信息的重視度太低
村干部對村級財務管理的重視度低,在面對會計信息問題時虛偽應對,做表面文章,不關心百姓的利益,與政策相關的法律和法規也沒有得到良好執行。部分村干部不熟悉財務法律法規,不按財務法規辦事,不聽取會計的意見和建議,導致財務管理長期混亂,難以統一。
3.4會計人員難固定、能力差
會計崗位要求工作者在工作上要穩定不能經常調動。然而,當前存在部分村干部仍違規任命“自己人”充當會計。每當村里重新選舉并且人員發生變化時,出納員和會計也會跟著變化。與此同時,農村的年輕人更愿意往大城市跑,村里難以找到合適的人當會計,只能濫竽充數。某些村莊在選擇會計時,不考慮人員的工作能力,而是根據個人喜好和感受來挑選,導致部分素質低下、沒有會計從業資格的人被選拔為會計。
4 對策建議
4.1建立專一穩定的會計隊伍,加強財會人員素質教育
會計崗位的特殊性注定從事會計行業的人員需要能穩定連續地從事該行業。每一位從事會計崗位的會計人員需要經過統一的考試和培訓才能夠上崗,沒有達到要求違法上崗就業的人員根據相關法規予以辭退。一經上崗,原則上不可以隨意調離,調離時需交接好工作并通過相關程序方可調離。與此同時,每年應有相關的會計培訓,原則上覆蓋每個村莊,凡是從事相關會計行業的都需要參加培訓,以此加強財會人員的素質教育,明晰相關法律法規,否則不予上崗。
4.2 加大對會計工作的監督力度
全面提升會計工作人員對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提高公眾對會計法律法規的認識。要舉辦相關培訓班,確保每一位會計工作者都能按法律法規辦事。在日常生活中,村莊、政府等舉辦的活動要適量,不允許大肆浪費、公款吃喝等行為出現,確保每一年財務上都有結余而不是負債。在年初、年末編制相關財務報表時,從業人員應主動接受上級監督。與此同時,會計人員應努力強化自己的敬業精神和職業責任感,堅決拒絕不符合要求的開支,同時加大對財務的公開力度,對于每季度的收支情況,要及時公布。
4.3 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會計工作的標準就是會計準則。在鄉村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兩者的共同參與,加大力度落實相關法規和政策,確保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落實。當有重大的財務活動時,需要提前公示,經過民主商議后才可實行。會計人員應拒絕一切不合理開支。
4.4 大力推行集中核算,實施會計電算化
通過集中核算可以在減少村內工作人員數量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每個村莊只設立一位報賬員。建立鄉鎮會計中心聚集專業會計人員進行集中核算,提高鄉鎮會計水平。集中核算中心可以將資金統一,避免各部門的外部賬戶或是私人金庫等不合理現象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且有助于解決財務虛假問題。集中核算后,設立的中心管理部門便可管理全村會計工作,極為方便高效。實施會計電算化不僅可以改善會計基礎不規范狀況,還能夠全面提高鄉村會計辦事效率。
[參考文獻]
[1] 秦水亮.關于新時期農村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09(1).
[2] 郭小楚.實現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的探索[J].河南農業,2006(7).
[3] 陳念東,金晶.村級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探討[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2006(6).
[4] 汪洋.淺析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