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唱是人們表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藝術瑰寶,是音樂與藝術相結合出的藝術形式,音樂不僅僅可以主觀的表達出個人濃烈的情感,也可以引起客觀的情感共鳴。如若音樂不能以情感動人,那么一切也將索然無味,民族音樂就是如此。本文將以此為論點,探討民族音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并最終對其進行研究。
關鍵詞:民族音樂;情感體驗;聲樂演唱
一、引言
民族音樂作為我國音樂文化集中體現與優秀傳承的一種典雅古樸藝術體裁,它承載了無數濃厚情愫。民樂演唱者要將自己的情感與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相交疊,賦予一首歌嶄新的生命與深刻的靈魂情感體驗即是民樂演唱中的重中之重,而能否將情感體驗充分的應用在作品之中,是音樂作品十分重要的關鍵性一步棋。
二、情感體驗對于民族音樂的重要性
(一)加強聲樂演唱的情感體驗與演唱能力
于民樂而言,演唱的人首先之所以能夠將觀眾打動,不可或缺的是能否利用好情感體驗將演唱的這首歌中需要去傳遞的實際情感表達而出,令聽到這首歌的人被帶入到演唱者所需的精神世界中。換句話來說,這種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僅僅是淺薄的二次創作那般簡單,更多的是如何將演唱者的精神高度、思想閱歷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二)不同演唱風格的精準把握與體現
準確的把握我國民族間不同文化特色的現狀,才能完美地表現出豐富的情感技巧與情感體驗。民樂之所以偉大,絕不因為它只是某一民族的單薄體現,而是因為它所表現出的濃厚情感與活著的、有著美麗靈魂的聲樂藝術。所以,能夠精準地演唱出不同風格的民樂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淋漓盡致。
(三)不同歌風的融合與重要性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文化固然也不盡相同,獨特的地域文化與氛圍中,每個民族的聲樂演唱也不相同。例如新疆民樂便是帶著典型的古西域文化特色,大多是色彩鮮明、熱烈獨特、載歌載舞、節奏自由明快;江南民樂則多以婉轉柔雅、吳儂細語,更帶了幾分江南小鎮的清秀婉約;如陜北民樂的特點,多是以粗狂灑脫、率真熱情為體現。因此只有準確地掌握好不同民族的風格特點,才能夠去掌握好情感體驗,進行完美的聲樂演唱。
三、如何將情感體驗運用到民族音樂中
(一)真實的情感運用以及投入
在民族聲樂的聲樂演唱中,不可缺失的則是真情實感,這一類的情感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可是虛假不實的,只有將自己帶入倒真是的情感之中去,才能促使聽眾引發最基礎的情感共鳴。隨著情感體驗的真實性逐漸突出,從而能夠獲得優美的民樂演唱。藝術雖然具有相當重要的浪漫虛幻性,但最終逃脫不開的是現實生活,所以大部分藝術都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立足于現實才能夠更加真實,也會豐富民樂演唱的高度情感體驗。只有演唱者對自我演唱的民樂感同身受,聽眾才會精準的切入演唱者所需要的某一點,這也就是為何有些歌手在演唱至某一處或是哀慟或是歡欣時,聽眾也會隨著歌手的情緒而帶動自己的情緒,或是落淚或是歡喜。
(二)歌詞的校準與韻律的掌握
語言的力量在歌曲中占據了重要的百分比,也是歌曲的基本要素之一,對于民樂而言,歌詞是作者與演唱者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主要載體。聲樂演唱中,演唱者應將歌詞熟練地掌握運用,并對其有高度的重視。因為上述中曾對地域文化不同做出論述,所以演唱者更應該將民族音樂中的地域文化與歌詞韻律進行分析與研究,在實際的演唱中注意方言的發音,避免出現音調不同的情況。一般來說,當你演唱情感細膩婉柔的民族音樂時,咬字則要柔和深情連貫;當演唱歌調歡快熱烈的民族音樂時,則以敏捷為主,吐詞之間的清晰度也是重中之重;如若演唱時遇到極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樂時,則是要以當地發音特色來演唱,方才不失水準。一首歌曲,沒有足夠的韻律與音律的起伏變化便不足以稱作曲,而每首歌曲的音律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對于樂感與韻律的掌握也相當重要。掌握足夠優異的音律與韻律變化,可以將民族音樂中的情感、力度、風情都加以突出鮮明的個人特色。
(三)深刻理解聲樂演唱的核心內涵
民樂演唱者在對民樂作品的演唱中,如若想把平鋪直敘的文字轉換為可繞梁三日不絕的歌聲時,不僅僅要學會如何尊重原創作品,更要對歌曲進行深刻的內涵理解與把握,與此同時再將自己的聲音與技巧相融合,再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個全新的創造與發展。尤其對于民樂演唱來說,演唱者對民族音樂作品了解的越深刻,將作者的意圖揣摩的越透徹,進行演唱時情感體驗亦會十分生動。只有將作品與自我靈魂磨合的越深入,所演唱出來的民族音樂才會深入人心,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聲入人心。這也是眾多優異的民族音樂會獲得聽眾喜愛的最基本因素,如若不能對民樂進行深刻的理解,那么所有上述中的也將付之東流。
四、結論
在民族音樂的演唱中,演唱者的表演與情感表現尤為重要,一方面來說,豐富的情感體驗可以更好地體現出民族音樂的藝術性,給予他人更好的音樂體驗,也會帶給演唱者歌唱事業成功;從另一方面來說,通過自身情感體驗的表達,也可以帶給觀眾更為深厚的精神與靈魂共鳴。
參考文獻:
[1]高雪飛.探究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J].藝術科技,2017,30(04):172+176.
作者簡介:孫晶晶(1984.10-),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文化館館員,本科,南京市文化館,研究方向為音樂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