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漸提高,文化館需要積極順應新時期群眾文化發展的大趨勢,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就文化館如何開展群文輔導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文化館;群文輔導;文化建設
一、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近年來,黨和政府加大了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從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對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廣播電視,國家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文化體系建設和設施的投入,農村文化體系建設實現了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探索群眾文化活動規律,以提供文化服務為天職。除了定期對民間組織進行培訓和日常指導外,還應結合節假日群眾文化活動最活躍的機會大力發展大眾文化,使流行的文藝作品貼近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直接看待普通人的生活。 因此,古往今來,群眾喜歡通俗,現代,時尚的文化藝術作品,然而,在現階段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大眾文化受到了抑制和忽視。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群眾文化工作,使群眾文化真正成為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精神動力。打牢基礎,統籌發展,是發展繁榮群眾文化的前提。群眾文化是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建立縣、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功能定位,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率,增強其吸引力。
在今后的群眾文化工作中,要改變習慣,有計劃地做好指導和教學工作,向群眾推薦一些受歡迎的優秀藝術節目和精神食糧。促進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繁榮,提高廣大群眾的文化素質和表演水平,使群眾真正享受到人類共同的文化成果,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促進企業文化,鄉村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廣場文化建設,同時,擴大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利用這些空間,使群眾文化活動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發揮積極作用。
根據文化館工作性質和指導干部的設置,利用現有多功能展廳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開展少兒舞蹈培訓,書畫培訓,民間工藝制作培訓,攝影培訓和常年培訓指導等工作;二是開展兒童舞蹈培訓,書法繪畫培訓,民間工藝制作培訓,攝影攝像培訓等工作;三是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做好各社團的指導和培訓工作,向社會推薦一批文化藝術名人,發揮名人效應;四是大力開展廣場,公園,景區等公共休閑場所的指導和培訓工作,重點做好校園,廣場,社區的指導和培訓工作。
二、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服務工作
社區作為我國社會發展新崛起的現代因素,迅速積累和擴大自身力量,以其獨特的功能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通過不斷吸收社會領域原有的政府職能,開辟了一個具有獨立職能的獨立空間和獨立領域。將社區文化納入社區建設是社區發展的必由之路,社區文化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文化是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基礎和靈魂。健康積極的社區文化,既有利于社區精神的培養,居民情操的培養,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又有利于從根本上促進居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塑造良好的鄰里關系,增強居民凝聚力,營造穩定的社區環境.. 把握社區居民需求,理清社區文化發展思路,探索發現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三、文化館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文化館是業余文學、書法、藝術、音樂、歌劇、舞蹈和攝影愛好者的家園,也是各種社團的橋梁和紐帶,作為管理者,必須為他們服務,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全面提高業余人才的業務水平,為完成“十二五”目標和任務奠定基礎。群體文學指導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隊伍建設尤為重要,加強各業務類人才和在職人員的培養已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提高群眾文化指導的整體素質,要注重對群眾文化指導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和指導水平。
四、文化館應抓好試試校園文化建設工程
校園文化是一種以滿足學生精神生活為目的,以文化藝術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文化。 據了解,近年來,許多學生在接受我們專業干部的輔導后,被各類高校錄取深造,隨著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校園文化有效地融入社會家庭,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的社會文明、家庭文化乃至良性循環。因此,校園文化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基礎,是提高社會大眾文化整體素質的搖籃。同時,加強調查研究,突出不同地方的不同特點,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區域性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日常培訓,把輔導結果展示出來。 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保證輔導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選拔優秀學生參加省市縣的兒童文藝展演活動,努力生產出優秀的產品,人才和品牌。
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是根據社會一定的需求,對輔導對象的知識素養,人文 素質進行教育和影響,輔導工作需要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只有這樣輔導活動才能正常開展,輔導效率才能提高。
參考文獻:
[1]韓冰鋒.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實踐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9(24):77+84.
[2]蒲紹芬.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5,28(05):71-72.
作者簡介:李琳(1972年-), 女 ,中級館員,群文輔導,山歌劇表演,本科學歷,蕉嶺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