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營 葛順 馬德營
(1曲阜師范大學醫院內科,山東 濟寧 273165;2濟寧醫學院生物科學學院;3日照市人民醫院骨科)
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為呼吸系統常見疾病。患者咳嗽、氣流受阻,肺功能呈逐漸下降趨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臨床上以肺功能康復訓練為主要措施,改善肺功能,預防病情進一步惡化。本文擬探索COPD患者最佳康復方案。
1.1一般資料 收集日照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50例COPD患者,均符合COPD診斷標準〔1〕,且病情穩定在4 w以上。排除惡性腫瘤、嚴重心臟疾病、肺功能嚴重障礙、肢體殘疾患者。患者自愿參加本項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學標準。
1.2分組 采用隨機單盲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呼吸訓練組和聯合組各50例。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齡(73.2±15.4)歲;呼吸訓練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74.6±14.7)歲;聯合組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齡(75.2±13.1)歲。3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訓練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氣管舒張、祛痰常規藥物及COPD對癥藥物治療,預防病情加重的誘導因素,開展氧療改善癥狀。每周開展一次COPD康復知識宣教,病情管控,療程28 w。
呼吸訓練組:在給予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開展呼吸訓練。包括縮唇呼吸訓練和腹式呼吸訓練〔2,3〕。縮唇呼吸訓練:經鼻吸入空氣后屏息2 s,縮唇緩慢呼出時間控制在8~10 s。腹式呼吸訓練:取仰臥位,雙手按壓上腹部,吸氣時間控制在3 s,然后屏息2 s,緩慢呼氣時間控制在6~8 s。兩種方式交替訓練,每天1~2次,每次20 min。訓練28 w。
聯合組:在呼吸訓練組訓練基礎上進行地面行走訓練。選擇平坦地面,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調整訓練強度。每次地面行走訓練后感覺到輕微疲勞為宜。每次訓練比上一次增加60~80步,每周增加400~560步,結合自身情況適當調整。
1.4肺功能檢測 訓練28 w后,檢測3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EV1)、FEV1/FVC。
1.56 min耐力測定 各組應用護理方案,干預前后進行6 min步行距離(6MWD)測定〔4〕患者耐力。
1.6COPD評估測試(CAT)評價分析 采用參考文獻〔5〕對COPD患者相關生活質量評價調查問卷方法進行CAT評分比較。
1.7改良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mMRC)評價分析 采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方法,對患者呼吸困難程度進行比較,根據呼吸困難等級劃分為0、1、2、3、4級,分數越高表示呼吸越困難。
1.8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行t檢驗。
2.13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3組干預前后FVC、FEV1、FEV1/FV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呼吸訓練組與聯合組FVC、FEV1、FEV1/FV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3、0.18、0.41,P=0.78、0.91、1.37),對照組與呼吸訓練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1、3.38、2.87,P=0.003、0.001、0.040),見表1。

表1 3組干預前后FVC、FEV1、FEV1 /FVC比較
與干預前后比較:1)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2)P<0.01,3)P<0.05
2.23組干預前后6 MWD比較 對照組干預前后6MWD〔(279±367)、(279±47)m〕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7,P=1.51);呼吸訓練組〔(283±36)、(294±33)m〕與聯合組〔(284±33)、(316±35)m〕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4、4.78,P=0.030、0.008)。干預后呼吸訓練組干預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t=3.01,P=0.02);聯合組干預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和呼吸訓練組(t=5.66、2.96,P=0.000,0.030)。
2.33組干預前后CAT評分比較 對照組干預前后CAT評分〔(20.7±4.7)、(21.9±5.1)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7,P=1.26);呼吸訓練組〔(18.4±4.1)、(17.1±4.9)分〕與聯合組〔(19.5±3.9)、(17.3±3.6)分〕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82,P=0.06)。
2.43組干預前后mMRC評分比較 對照組干預前后mMRC評分〔(2.3±0.3)、(2.2±0.4)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呼吸訓練組〔(2.2±0.3)、(1.9±0.4)分〕與聯合組〔(2.4±0.5)、(1.9±0.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
COPD為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并呈進行性加重,易繼發肺源性心臟疾病〔5〕,亦為心臟衰竭的常見誘發因素。目前臨床治療以改善肺功能給予氣管舒張、祛痰常規藥物治療。本研究對COPD患者的康復訓練采用特定呼吸方法,能夠明顯提高肺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呼吸訓練基礎上聯合地面行走訓練,能更有效提高患者FVC、FEV1 ,且利于緩解COPD患者因炎癥反應導致的氣管壁結構重塑〔6〕、對抗炎癥反應導致的組織纖維化〔7〕和組織粘連。研究發現通過適當運動能夠減少功能殘氣量,使患者的吸氣容積得到提升,從而有效改善肺功能〔8〕;另有研究報道,通過運動訓練,可以促進COPD患者血液循環的炎癥細胞因子分泌〔9〕,如白細胞介素(IL)-10等因子含量增加〔10〕,促進COPD患者肺組織細胞微環境的改善,降低對機體的損害。
本研究采用呼吸訓練和地面行走訓練根據患者病情輕重程度可分為連續運動和間歇運動,減少康復訓練給患者帶來的疲憊感,鼓勵患者建立康復信心,更易于患者持之以恒的訓練〔11〕。給予患者采用方案干預的同時,加強專業知識宣講、心理干預護理〔12〕,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掌握正確康復知識,通過營養干預,提高患者營養水平,促進COPD患者的康復。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確定適合患者的個體化護理方案,將更能提高COPD患者康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