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春
何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間的糖尿病有兩種情況,一種為妊娠前已確診患糖尿病,稱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或確診的糖尿病,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發生率世界各國報道為1%~14%,我國發生率為1%~5%,近年來有明顯增高趨勢。GDM患者的糖代謝紊亂多數能在產后恢復正常,但將來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導致胎兒成為巨大兒、早產兒,或使胎兒畸形、死胎及新生兒死亡率增高,還可能使孕婦出現胚胎發育異常或胚胎停育。孕婦也易并發妊高癥、子癇、胎盤早剝、腦血管意外、泌尿系感染。到妊娠晚期,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及早產發生率高,巨大兒也會增加難產及軟產道損傷的概率,導致產程延長和產后大出血。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有哪些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往有不良孕產史,如不明原因的自然流產、死胎、早產、胎兒畸形、巨大兒等;孕婦年齡大于30歲;孕前肥胖;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孕期反復尿糖陽性,反復生殖道、泌尿系感染;羊水過多;估計胎兒大于孕周者;等。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用什么辦法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又稱“糖篩”。它不同于“唐篩”,“唐篩”的全稱是唐氏綜合征篩查,是對胎兒21-三體征(即唐氏兒)進行篩查。“糖篩”則是預測妊娠期間發現的血糖升高發展為妊娠糖尿病的風險。“糖篩”常分為兩步走:一是孕早期(第一次產檢時)的空腹血糖篩查,用以排除孕前糖尿病的存在;二是孕中期(即孕24~28周)口服萄萄糖耐量試驗(OGTT),對妊娠期糖尿病進行明確診斷。
概括起來,我國常用的糖尿病篩查策略為:孕早期空腹血糖篩查+孕中期口服萄萄糖耐量試驗(OGTT)診斷。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如何進行
實驗前三天,孕婦按照平時情況正常作息和進食,不能因為要做糖耐量試驗而控制飲食;但試驗前一天起以及試驗時應禁止喝咖啡、喝茶、飲酒和抽煙。前一晚10點以后禁食,可以少量喝水。試驗前避免劇烈體力活動,建議至少靜坐半小時,并避免精神刺激。抽取第一次空腹血后,靜坐,服用糖水。
試驗中服用的葡萄糖水濃度不應過高或者過低,一般來說,75克無水葡萄糖粉(或82.5克1分子水葡萄糖粉)溶于300毫升溫開水就可以了,糖水要在5分鐘內服完。從飲入第一口糖水開始計時,間隔60分鐘進行第二次抽血;在等待過程中靜心、禁水,間隔60分鐘后再進行第三次抽血。抽血后可以進食早餐。
葡萄糖耐量試驗血糖多少算正常
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正常血糖標準要求如下。
服糖前:血糖值<5.1毫摩/升(92毫克/分升)。
服糖后1小時:血糖值<10.0毫摩/升(180毫克/分升)。
服糖后2小時:血糖值<8.5毫摩/升(153毫克/分升)。
任何一項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即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檢測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有些孕婦的孕中期糖尿病監測正常,但后期出現羊水過多、尿糖反復異常、體重增加過快等,可在適當的時候再進行一次糖耐量試驗,以排除早期未診斷出的妊娠期糖尿病。
試驗期間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體力勞動,需安靜休息,不能吸煙,要禁食、禁水。觀察患者服糖后的反應,如患者在試驗時出現面色蒼白、惡心、暈厥,應停止試驗。若以上癥狀是在服糖后3~4小時出現的,應考慮低血糖反應,立即采血查血糖,囑患者食用稀飯、饅頭之類食物,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于懷疑有反應性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延長試驗時間,加測服糖后4小時和5小時的血糖(通常孕婦很少做該項檢測)。
如果在服糖水后30分鐘之內發生嘔吐,估計攝入的葡萄糖量還未達到75克,需要重新檢查。若嘔吐量少,可以繼續抽血,密切觀察隨后的血糖和尿糖情況。
檢測出糖尿病怎么辦
雖然妊娠期糖尿病有一定的危害,但其導致的妊娠不良結局和血糖水平密切相關,只要好好控制血糖(包括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嚴重時使用胰島素等藥物治療),對孕婦和胎兒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