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茫
醫學泰斗吳階平先生被稱作“一代國醫”,他一生坎坷,卻享有94歲的高壽。一般人不會想到,他在年僅16歲就由父親作主結婚了。但早婚并沒有影響他的求學進取,也沒有影響他的健康長壽。他的養生之道值得人們學習和借鑒。
吳階平曾是周恩來總理醫療小組的組長,曾主持、參與過多位中國領導人的醫療會診;他是中國“醫務外交”的專家,曾被派往印尼、菲律賓、朝鮮、越南等國為其國家元首治療……但無論是哪種身份的患者,吳階平都一視同仁地對待。他十分重視來自國內外素不相識病人的求醫信,而且當日事當日畢,絕不過夜。
吳階平年輕時身體并不好,曾動過大小手術6次,住院治病先后達12次,身上的手術刀疤加起來,足有兩尺長。正因為如此,他深刻體會到病人的痛苦、家屬的心情。他多次說過,健康很寶貴。沒有健康的體魄,國家建設和個人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普及健康知識的宣傳是很重要的。他同時主張,健康知識還要在“應用上”下功夫。顯然,吳階平在這方面是身體力行的,這應該是他長壽的最主要原因。
吳階平認為養生的頭一個重要問題是心態樂觀。不要老是把悲傷的事放在心上,樂觀是健康的根本所在。人要學會適應環境,即使處于逆境中,也要善于把握自己。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要能看得開,吃得下,睡得著。他常說:“在工作中,有時事情多,工作堆積起來難免感到煩心。但煩死也解決不了問題,不如樂觀對待。”“樂觀不是有病不要去醫院。樂觀者應該是在戰略上藐視疾病,在戰術上要重視疾病。該吃藥還得吃藥,該做手術還得要做。”
吳階平告誠已退休的老年人:“不要完全閑下來,要繼續接觸外界,聯系社會,還要適當訓練腦力,思考問題?!泵?,被吳階平視為十分正常的現象,有人請他談養生之道時,他總是推崇這個“忙”字。他認為,生命在于運動。動,非常重要,但要注意兩個方面:軀體要動,腦子要動,尤其是后者。人老了腦子更不能停下,忙本身可以幫助人們增強腦力。因此,到了晚年,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每天必寫日記,以此鍛煉大腦。
吳階平興趣廣泛,年輕時曾經愛好網球、乒乓球、羽毛球運動,打橋牌亦是好手,且喜愛京劇,不少京劇名角都是他的朋友。后來,醫務、政務太忙了,他只能無奈地笑道:“我是什么愛好都有,現在是什么時間都沒有。”當年事漸高,不能再打網球、羽毛球時,他每晚就看體育節目,什么球賽都愛看,就連看不懂的手球也看;雖然不懂圍棋,卻對聶衛平等圍棋國手的比賽結果很關心。他常說:“??大w育節目也是一種有效的健身之道?!?/p>
吳階平雖然工作繁忙,但生活很有規律。他通常是在晚間10點鐘就寢,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看會兒書,做做運動;早飯后就開始工作,午間稍作休息。生活有規律,能保持生物鐘的正常運行。在飲食上,他主張粗糧與細糧、葷菜與素菜要搭配著進食。長期食用過多的精糧、高脂、高鹽、高糖,會引起一些心血管病癥。他認為吸煙酗酒都屬不良習慣,對身體很不利,有這方面嗜好要下決心戒掉。
很多人追問吳階平的養生之道。他在《人間重晚晴》一文中回答說:“我的活動能力和精神狀態仍較好,這與我比較重視自我保健有關。”他認為,自我保健就是有意識地培養有利于健康的好習慣,下決心戒除不利于健康的習慣。他說:“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沒有一切?!彼运洺:粲跞藗円P注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