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琪妹
【關鍵詞】 小學;班級管理;溝通;交流;班干部;關心;家校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048—01
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既有章可循,又無一成不變的模式。而小學生又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所以對于小學生的管理、教育要有信心、有恒心。那么,新時期的班主任應如何做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呢?
一、走進學生,溝通交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管好班級,班主任就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成為朋友,這樣才能真實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和學習習慣,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促進他們健康發展。我們都知道,當下的學生多半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里長輩的溺愛及父母的寵愛,使得他們在家養成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缺乏與人分享的意識,也不懂得與人溝通的技巧,遇事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從不想其他同學的感受,自私、專橫。面對這些問題,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就要走進學生的心靈,認真分析事件產生的主客觀原因,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 繼而轉化學生的不良習慣。長此以往,一個班風正、學風濃的班集體就會形成。
二、組建一批認真負責的班干部隊伍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想實現對班級的高效管理,只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還需要組建一批認真負責的班干部隊伍。認真負責的班干部隊伍對班級管理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 班主任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平時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之外,還要管理好班級,處理好和其他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在班干部的協助下處理好班集體中的大小事情,對班集體進行有效管理,這樣不僅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還能提高班干部的團結合作能力,一舉兩得。其次,班主任在平日的管理工作中常常會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且容易形成思維定式,難免產生片面性和局限性,而班干部雖然是資歷尚淺的孩子,但他們和其他同學的年齡相仿,能站在孩子的年齡段客觀地看問題,進而產生新的管理思路,能有效幫助班主任共同管理好班級。最后,班干部是班集體的中堅力量,起著聯系老師和同學之間橋梁的作用,這就需要班干部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為此,班主任要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這樣不僅能強化班干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會對其以后的發展產生有利的影響,進而提高班干部的綜合素養。
三、關心愛護,攻心為上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為此,班主任應像導師、慈母、朋友一樣,無論是課堂還課外,都要走進學生心靈,探索學生的內心想法。如,最近班里某個平時活潑開朗的學生突然變得不愛說話了?一向成績不錯的學生突然退步?平時認真聽課的學生突然變得上課愛睡覺?平時樂于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突然變得消極懈怠?這些問題班主任都要及時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在課下通過和學生談心、向班干部打聽等方式,來了解事情的原委,繼而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對待后進生時,不能一味地責怪、謾罵,可以通過家訪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家庭影響,繼而認真分析,深刻總結,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實施對策和辦法,幫助其得到成功轉化。班主任只有將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和學生及時溝通交流,學生才能把班主任當成值得信任的朋友,進而敞開心扉,講述他們的內心想法。
四、家校結合,共同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也是孩子們模仿的對象,父母的生活習慣會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產生重要影響。小學階段是孩子們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刻,在這個重要時刻,班主任除了要做好教育引導工作以外,還要密切配合學校及教師的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如,我會借助QQ、微信群等與學生家長互通信息,將學生在學校發生的點點滴滴以及所作所為及時、準確地告知家長,同時也讓家長將學生在家的表現、行為習慣及時告知我們,以便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做到齊抓共管。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