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太發
絲瓜又名天絲瓜、天絡瓜、蠻瓜、天羅、綿瓜和布瓜等,為葫蘆科絲瓜屬一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夏秋開花結瓜。絲瓜原產印度,大約在唐末宋初傳人我國。由于它產量高、品質好,既可做蔬菜食用,又可做藥用,我國南北各地普遍都有種植。目前,絲瓜已成為我國日常佳蔬,夏季和秋初常食絲瓜,能消暑降煩、生津止渴。中醫認為絲瓜味甘,性寒,無毒,具有清熱涼血、順氣健脾、化瘀解毒、祛風化痰和潤肌美容等功效,是一種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蔬菜。
絲瓜的藥用價值很高,果實、葉、藤、花、蒂、種子、根、絡、傷流液等均可入藥。中醫認為,絲瓜性涼味甘,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通經絡、行血脈、利尿、下乳、止血等功效,可治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熱病(身熱煩渴)、疔瘡癰腫、腸風痔漏、筋骨酸痛、便血等病證。絲瓜的藥用價值在古代醫著中多有記載,如《陸川本草》就認為它有生津止渴、消暑除煩的功用,治熱病口渴、身煩爆熱的病證。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食之能除熱利腸,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醫學入門》說其能治男女一切惡瘡。
絲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據現代營養學研究,絲瓜所含的營養成分主要有以下幾種物質。
1.蛋白質和氨基酸:絲瓜蛋白質中的氧基酸種類齊全,包括人體必需的大多數氨基酸,其中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賴氨酸、丙氨酸等人體的必需氫基酸。這些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自行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獲得;而且對調節人體內的各項平衡、提高營養素在體內的吸收、促進生長發育具有主要的作用。其中,賴氨酸具有促進大腦發育、促進脂肪代謝,調節松果腺、乳腺、黃體及卵巢功能,防止細胞退化的作用。
2.脂類:絲瓜的果實、種子中含有油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有亞油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等甘油脂以及磷脂,且大部分為不飽和脂肪酸,易被人體吸收。亞麻酸和亞油酸可促進脂肪代謝,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還能升高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具有調節血脂作用,可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絲瓜中所含的磷脂,具有防治動缺硬化的作用。
3.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營養學資料顯示,每100克絲瓜含碳水化合物4.3克,可以提高20千卡的熱量,是典型的低熱量高營養食品。此外,絲瓜還是典型的高鉀低鈉食品,對于預防高血壓有很好的作用。
4.維生素:絲瓜中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豐富,每100克絲瓜中含有8毫克維生素C。維生素C是抗氧化劑,具有降低過氧化脂質、降低血清膽固醇、參與肝臟解毒、阻斷亞硝胺形成、增遇機體應激能力等作用,可促進抗體生成,增強細胞的噬菌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大腦細胞的活力和耐缺氧能力。此外,每100克絲瓜中還含有豐富的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B。尼克酸不但是維持消化系統健康的維生素,也是荷爾蒙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質。對生活充滿壓力的現代人來說,煙酸維系神經系統健康和腦動能正常運作的功效絕對不可忽視。維生素A可以維持正常的視覺反應、上皮組織的正常形態與功能、正常的骨髓發育;還有維護皮膚細胞功能的作用,可使皮膚柔軟細嫩,有防皺祛皺功效。
5.黃酮類化合物:絲瓜中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絲瓜中的黃酮類物質可以增強人體的耐受性,減少毛細胞血管的滲透性,對心絞痛及心功能有改善作用,對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對血管壁上的堆積物和血液中的垃圾有顯著的凈化作用。
另外,絲瓜中還含有絲瓜苦味素、多量的黏液,這些營等素對機體的生理活動十分重要,可以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