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萍
【關鍵詞】 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132—01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下,小升初英語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視與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導致學生們的英語成績不理想或者是有心改變但無從下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小升初英語課本的內容和學生們的身心特點,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影響小升入初英語教學銜接的因素
1.學生的詞匯量不足,英語基礎水平不足。根據調查研究,一些學生的詞匯量嚴重缺乏,英語基礎薄弱。他們對于詞匯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夠對詞匯進行正確的拼寫,對詞匯如何在語句中的應用也沒有很好地了解和關注。學生們在記憶詞匯的時候,采用的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并不能根據上下文進行聯想記憶。
2.注重聽說練習,對閱讀理解缺乏足夠的認識。要想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必須達到聽、說、讀、寫四方面的一致與協調。但是據調查發現,現階段的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聽和說,而忽視了讀和寫。有些教師也不太注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導,因此會造成學生們對閱讀理解缺乏足夠的認識。甚至有些學生們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存在著一定的心理障礙。此外,有一些學生口語能力差,又缺乏自信。難以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3.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現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基礎較好,在從小學升入初中階段后可以快速掌握好英語基礎知識。但是對于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英語方面缺乏很大的自信心,難以掌握好英語知識。
二、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的對策
1.把握教材,讓教學內容有效銜接。要想更好地保證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質量,需仔細分析,認真研究教材是最主要的,只有這樣才可以為教學提供更好的保障。通過研究可以發現,中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體現了知識重復和遷移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們傳授新知識的時候,要注意聯系之前學過的舊知識,這樣更能夠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而且還可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2.互換課堂,研究教學方式的銜接。為了使學生們更好地適應從小學到初中的轉變,學校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幫助教師。例如小學英語教學,合作教學資源共享等等。這樣一來使初中教師更好地了解了學生們之前的學習基礎。一方面,學生們也能夠更好地適應新學期學習的內容,而且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遵循教學規律,重視評價內容與方式的銜接。在銜接階段,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們日常學習的表現情況,進行適當的鼓勵和獎勵。幫助學生們調整之前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們更好地適應新課程的學習內容,從而使學生們增強自信。在教學銜接階段需注意的是其難度不宜過高,因為學生們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對初中的課程還不是很了解,如果題目難度過高,會打擊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4.摸清心理特點注重師生情感的銜接。小學升初中的學生處于兒童期和少年期的交替時期。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調整好心理狀態,以便于他們更好地過渡與銜接。教師應該認真地分析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多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克服學習英語的恐懼,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5.了解認知特點探索學習方法的銜接。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要求,教師應該尋求更多的學習方法,而不應該只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每一課學習之前,要給學生們布置具體的預習作業,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有目的性地聽課,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聽課效率,也會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所幫助。
總而言之,在學生們從小學升入初中的英語銜接中。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因為一些主觀或者是客觀因素,在銜接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和產生一些矛盾。如何有效地解決和克服這些問題對于小升初的銜接具有很大的推進作用。因此,在日后的學習當中,教師和學生也要更加重視這方面的問題。教師要記得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學生也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配合老師。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