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璇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東廣州 510900)
大數據時代給高職院校帶來的不僅是發展機遇,還有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分析了大數據時代在意識形態、隊伍建設、教育方法等方面給高職院校帶來的挑戰,在教育工作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此同時,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一講堂”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的理解和接受沒有幫助。本文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很多高職院校適應大數據時代,利用大數據管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大數據時代要求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更加注重意識形態的教育和培養。意識形態的形成主要來源于兩方面的影響,分別是國際環境和國內社會新思潮。首先是西方的一些腐敗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給中國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其次是我國當下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和不健康的思想深入到校園,給高職院校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使得當代的大學生在很多情況下出現各種缺乏道德的不良行為。
很多高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不夠重視,沒有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這點在高職院校顯得尤為明顯。首先,體現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不能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與時代嚴重脫節,很大一部分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有效的結合時事,只是一味的照搬理論知識,在缺乏時效性;其次,體現在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有效地結合實際,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調查和分析,沒有建立學生的資料數據,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最后,體現在忽視教師團隊的建設,很多高校的教師缺乏學習和培訓機會,能力和方法有限。這些都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是個性鮮明的一代,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極具個性,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和指導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到他們的個性,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指導。傳統的教育方法通常是教育工作者從自身角度出發,按照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種教育方式缺乏針對性,沒有考慮到受教育者的個性和接受能力, 在當今社會是不適用的。所以,在大數據時代,對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要具有針對性,要根據時代特征不斷改進。
大學生是網絡用戶的重要群體,與大部分網絡用戶一樣,他們在使用網絡后會在各類的網絡資源中留下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圖像類信息,文字類信息,影視類信息等等。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很好的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態。這為思想道德教育的開展和進行提供了有效地依據,也提高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資料的分析和總結,搜索更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讓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有針對性。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缺乏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在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教師主要講授書本的理論知識,對不同年級、專業、生源特征的學生不甚了解。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教師通過對學生群體進行大數據分析,充分的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方式,將這些分析結果運用到教育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這樣,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的的理論知識。
3.1.1 把握主動,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加強陣地意識
當代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缺乏必要的人生閱歷。他們在辨別是非的時候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如何弘揚主流意識形態,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首先學校要牢牢抓住課堂的時間和機會,對學生形成主流意識形態起引導作用。在這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用良好的品德去影響學生;同時,要加強責任心,為學生傳播知識塑造品格。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握學生特質,充分的利用正確輿論來引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
3.1.2 勤于學習,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開拓技術前沿
新的傳播媒介不斷的出現,也就意味著新的交流領域的產生和發展。目前,很多新媒體應用如雨后春筍班出現,比如微視和抖音,這些新媒體應用充斥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給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信息化的時代,怎樣將新媒體網絡媒介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的結合為起來,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了解和學習新的網絡技術和傳播媒介,在工作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網絡技術媒體的學習和應用,提高思想政治教教育的有效性。學校也應該在這方面對教師進行培訓,組建緊跟時代步伐、掌握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教師團隊。
3.1.3 學習網絡語言,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提高溝通技巧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一味的向學生傳授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沒有興趣聽,吸收和理解的也就不多。大數據時代的學生思維活躍,更愿意接受新穎的東西,所以,教育工作者也要學習使用網絡語言,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有趣起來,改善以往僵硬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在2019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的“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成為很多年輕人追捧的金句。同樣,高職教師也要通過運用網絡熱詞,學習新穎的網絡語言和表達方式,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溝通技巧和效果。
3.2.1 基于大數據媒體,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已經讓學生感到厭倦,學生很難積極參與進來,對思想政治課堂的缺乏興趣,課堂效率也不是很高。而新媒體技術創建的平臺讓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去,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已經有很多高職院校成功的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思想政治中去,不少高職院校實現了新媒體技術和思想政治課堂有機結合。“互聯網”進入到思想政治課堂,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給學生帶來多方面的收獲。
3.2.2 提高大數據媒體平臺的互動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大數據信息相互開放,相互影響的,這就有效的避免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封閉,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的弊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小數據信息的雙向開放,一方面在課堂上對思想政治理論進行教學,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來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在網絡平臺里,學生和教師可以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動態。通過這種模式,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通過頻繁深入的交流,增加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熱情。
3.2.3 利用互聯網加深學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往往有更多的資源和途徑去獲取信息,在教育過程中更占優勢。而在大數據時代,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可能比教師還要了解新的信息,此時,教育工作者在信息占有方面處于劣勢,這是不利于教學工作的展開的。所以,在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的教師要關注網絡媒介新形勢,積極挖掘新媒體平臺和有效信息,及時分析和整合,不斷更新課堂內容。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向課堂注入新資訊和思考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大數據時代,首先,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通過數據的整合和分析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教育;其次,要通過創建新媒體平臺的方式,教師可以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動態,在學生的思想政治上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特點相結合,加強教育方式的創新力度。通過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為“中國夢”事業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