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是每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也擁有了更多內涵。本文從音樂傳播的角度出發,試論學習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
關鍵詞:少數民族;音樂;音樂傳播
一、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現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稀缺、寶貴資源。而少數民族音樂更是少數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智慧結晶。例如蒙古族的長調呼麥、青海的花兒、都各有各的特色。然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不流通、經濟較為落后的偏遠落后地區。這些因素使得少數民族音樂在過去音樂活動空間固定,一般只能代代依靠口傳來進行本民族的音樂傳承和教育。傳播途徑單一,傳播范圍較小。而現如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交通和通信設施的完善發展,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也迎來了機遇與挑戰。
少數民族音樂當前遇到的機遇,現代技術的發達和當今音樂傳播的發展,打破了少數民族音樂的地域限制、傳播限制,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有機會欣賞到各少數民族的音樂作品,感受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并通過少數民族的音樂來對該民族進行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甚至也可以憑借音樂傳播,讓世界來了解我們的民族。
但是,現代技術除了帶給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機遇,同時也為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外來的、色彩斑斕的現代音樂刺正在激著當代人的感官,旋律霸占著人們的大腦。
二、學習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
首先,學習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本身就是對其本身進行的有效保護和傳承,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學習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可以讓我們“走近傳統,走進傳統”,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是當代青年人的重任,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需要更多的人去學習和傳承,只有當更多的人通過學習會歌唱少數民族音樂、了解少數民族音樂背后的音樂文化和民族文化,才可能為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不斷注入生機,讓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更有生機、不斷地傳承下去。
其次,學習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是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每個民族之所以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與每個少數民族自身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歷史背景、宗教信仰等都息息相關。我們可以通過每個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了解各個民族他們獨特的個性,以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為切口深刻的了解和探究形成這種獨特的音樂文化背后蘊含的一切,更好地了解該少數民族和該少數民族的文化,豐富民族情感。
再次,通過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可以豐富我們對音樂的認知,開拓我們的音樂視野,有助于弘揚民族精神,提高綜合素質。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意識,在本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下激發青年人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拓展想象空間和創作熱情。
最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們發展自己當代音樂文化的至關重要的法寶。外來音樂的入侵已成定局,是我們不可能扭轉的事情了。但是,我們不能抱著排斥的心態去一味的拒絕。要與時俱進,不畏懼去將我們自己的少數民族音樂與外來音樂碰撞交流,從外來音樂中汲取優秀的現代音樂技術、音樂表現形式和音樂理念,從我們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中挖掘音樂資源、文化內涵形成我們中國當代修的優秀音樂文化,再借助音樂傳播推廣到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新時代的中國音樂文化和新時代的中國。
三、如何傳播少數民族音樂
作為音樂傳播的學生,傳播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是我們身上的使命和責任,目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處境不容樂觀,這更需要我們通過傳播對其進行保護。要更好地傳播少數民族音樂文化。
首先,要對建立完整的保護有效機制,需要專業的音樂領域人員收集、整理、記錄、保存少數民族音樂的譜例、影像資料、民族音樂文化的歷史文獻資料和研究資料。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給予足夠的重視和保護。
其次,要教育層次入手,讓青少年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了解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并培養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人,從源頭上對少數民族音樂進行傳播和保護。
最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自身需要與時俱進,不能故步自封。可以在尊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上適當的融入現代音樂流行元素,為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給予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四、總結
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對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是中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奠定的,蘊含了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根基、民族個性、審美情趣。如果忽視少數民族音樂的學習和傳承,就會使少數民族音樂面臨傳承危機,讓中華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傳統,久而久之會對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源遠流長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習少數民族音樂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希望大家通過學習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讓少數民族音樂迸發無窮的光彩與活力。
參考文獻:
[1]蔣迪.普通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的現狀及反思[J].藝海,2013(11):141-142.
[2]陳薇.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困惑與出路[J].藝術教育,2012(5):48-49.
作者簡介:王文山,中國傳媒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