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編技藝》
《草編技藝》:草編技藝是云南省陸良縣地方特色傳統的民族民間手工藝品,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最初在當地用來裝針線、農活中提菜送飯之物,由過去單一形狀發展到現在的葫蘆形蘿、花瓶形蘿、水果蘿、桶形蘿、等,提升到裝圍棋、作裝飾品,成為陸良一門特色手工藝品、 芳華等鄉鎮文化產業的品牌、群眾增收致富的副業,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陜西等10多個省市,遠銷東南亞各地,年銷售量達40多萬個,年產值達200余萬元。圖為陸良芳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草編技藝傳承人在傳授培訓新一代傳承人。
《陀螺人生》
《陀螺人生》:打陀螺是流傳較廣的、具有特色的、民間競技活動。云南彝區把正月十六日作為陀螺節,賽前要舉行祭祀陀螺神儀式。中國早在宋朝時就已經出現了類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作“千千”。根據記載,當時陀螺是木制的,實心而無柄,用繩子繞好了,一拋一抽,陀螺便在地上無聲地旋轉。當它緩慢下來時,再用繩子鞭它,給它加速,便可轉個不停。這種玩法傳了兩三百年,一直到民國初年,還有這樣的玩法。
作者簡介:錢學斌,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活水鄉文化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