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美術鑒賞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是學生將美術理論知識有效應用于實際審美中的重要過程,也是陶冶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培養學生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的重要教學過程。在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不重視鑒賞課中學生的主觀感受,單調乏味的使用講授式教學法,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操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文以浙美版的小學高段美術教材為研究對象,從現有的美術鑒賞課的基本教學問題出發,在美術課程標準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三個目標分析的基礎上,探索和分析適合現階段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字:欣賞.評述領域;小學美術;美術鑒賞;教學策略
一、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方式分析
(一)灌輸式鑒賞教學方式
傳統的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主要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激情昂揚講,學生無精打采聽的強制性灌輸的教學方式,課堂氛圍看似很積極活躍,實際上學生無法從本質上理解教師所傳達的美術作品中的相關美術知識。這樣的美術鑒賞課只是教師一人的獨角戲,學生并沒有真真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來,在鑒賞層面,學生只是多看了幾幅名作,并未給學生過多的美術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審美思維上的變化。
(二)單純式欣賞教學方式
單純式欣賞教學方式就是指教師運用教學媒體或者帶學生去美術館去獨自完成鑒賞教學的過程,教師沒有根據學生興趣的需要選擇相對應的教學作品,來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只是條件式的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仍然普遍的存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大部分美術教師只認為學生繪畫能力上升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會隨之上升的,往往忽略了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操方面的發展,使得小學美術教學中出現了“眼低手高”的想象,學生會畫,不會表達,不會運用美術理論知識講解美術作品,學生的審美概念思維模糊。
二、優化美術鑒賞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激發興趣,培養多角度美術思維
《美術課程標準》在指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目標分析中提道:“激發參與“欣賞.評述”活動的興趣,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征,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興趣是學習的基本動力,在美術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獨特魅力,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意識相適應,給學生展現豐富多樣的美術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得這種興趣得以轉化成持久的學習情感態度。新課標強調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中的美。
教師引導學生從美術語言的角度去鑒賞、評析一副美術作品。小學高段美術鑒賞課上,美術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鑒賞、評析一副美術作品。《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美術是人類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語言傳遞感情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
(二)開闊眼界,形成多方位審美能力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逐步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視覺感受是鑒賞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學生在鑒賞教學中,首先應該具備一雙能夠進行審美的眼睛。要形成多方位的審美能力,首先就是要開闊學生的審美眼界,豐富學生視覺需求。
第一,感知生活視覺盛宴,培養審美眼界。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去關注生活中不同形式的美術作品。
第二,培養多看多思多說的習慣,養成審美意識。開闊學生的眼界,不一定要看很多不同種類的名作,還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看的意識上增加思考,再在思考后能有簡單明晰的美術語言表述自己所看的心理感受,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鑒賞過程。學生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認識,為的是讓學生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所見到的視覺感受,但是視覺感受如果沒有文化基礎做奠基,所表達出來的感受也是淺層次的,不能抵達美術文化的點上。
(三)尊重文化,提升多元化美術文化
美術文化是學生在美術鑒賞中所必須具備的一個基本條件。學習不同國家的美術文化有助于學生在鑒賞教學中,能夠更快的感受美術作品所要傳達的思維和情感。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崇尚文明應當是所有文明社會公民必備的態度和價值觀。”
第一,在美術鑒賞中不應脫離世界,單個的看中國美術作品,應該開拓學生尊重多元文化,從理性的角度去認識不同地區的美術文化。去欣賞不同地區的美術作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接受、欣賞這些文化藝術,使得學生從多元文化藝術中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構建一個多元的藝術概念。
第二,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的繪畫文化,了解不同的繪畫題材。鑒賞教學,不僅需要學生了解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美術文化,還需要學生提前了解并熟知不同地區的繪畫風格和題材,以便于學生在鑒賞過程中能夠更透徹的表述出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從而在本質上提升學生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認知能力。
三、結語
美術鑒賞是一個感知心理過程和語言表述過程,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意識出發,讓學生在興趣中提升自己學習鑒賞的情感態度。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注重生活元素與美術理論知識的結合運用,從學生興趣、眼界和內含文化著重出發,培養學生感受美、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
作者簡介:鄒林宏,溫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