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故事教學法因其獨特的魅力脫穎而出,故事教學法本身與小學生充滿好奇和無限想象力的階段相符合。在實際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合理運用,能極大地激發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因此,對故事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是非常有意義的課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故事教學法;應用
一、引言
在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下,需要摒棄一些傳統的僵化了的教學方法,探索運用一些有活力、有趣味、有效果,對學生長遠發展有利的教學方法。故事教學方法一直散發著魅力的光芒,它不僅把知識變的由深入到淺出、由煩瑣到簡單,由枯燥到趣味,由死板到靈活,還打開了學生的思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故事教學的方法也打開了教師的思路,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故事教學的創新與實踐,更好地運用到作文當中。
二、問題
(一)很多教師存在著傳統教學觀念,沒有運用故事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里,教師非常看重自己的講解,習慣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認真聽就好了,沒有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導致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死氣呆板、沒有活力、沒有趣味,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樣的教學觀念使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很單一,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開發學生寫作的潛力。沒有給學生創作空間和想象空間,作文千篇一律,沒有新意,總是老生常談,很難提升寫作能力。
(二)學生對語文寫作的積極性不高
從現在的教學現狀來看,學生對語文寫作的積極性很低,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語文課堂的效率,成為很多教師的瓶頸。語文知識本身包含著豐富的人文故事,怎樣把豐富的人文故事深入到語文寫作當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教師面臨的難題。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運用好故事教學方法,去提高學生寫作的熱情,吸引學生的興趣,對寫作充滿信心。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著思維固定,無從下手,沒有創新,不會展開合理的聯想等問題,這些都制約著學生寫作的熱情,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措施
(一)改變教學思想,開發故事教學的資源
要改變傳統的寫作教學方式,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課堂環節的安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構思自己的寫作框架[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發課本上的資源,為自己的寫作鋪路,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寫作變得有方法可依。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是,教師在講完課文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開發故事寫作資源。給學生講中年閏土的故事,運用生動有感情的語言把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聯系起來,從中啟迪學生怎樣寫好人物故事文章,都可以有怎樣的構思。
(二)構建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傳統的寫作課上,教師有時會給學生朗讀大量的范文,再給學生一些引導,就讓學生去寫。還有的時候給個題目直接就讓學生去寫,這樣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不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沒有構建一個好的寫作氛圍,教師不能完成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學會利用故事教學法來制定教學計劃,把故事教學方法與自己的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其次,教師自己講一個與書本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要能啟發學生,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最后,教師讓幾個學生講一下與書本發生的故事。在這里教師要先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故事要合理連貫,有情節,語言要運用恰當,盡量用到好詞好句等等,根據具體的情況給出合理恰當的建議。這樣的語文作文課,能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解決了很多學生無從下手,無話可寫,沒有思路等問題。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在作文教學中,把故事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傳統語文作文課中,教師會經常講述一些脫離小學生生活的作文,這些不符合生活實際的作文案例,導致學生不能合理的想象,也不注重與學生的討論交流,讓學生的思維受限,不能寫出好的作文。例如:在上“生活萬花筒”習作課時,先讓學生談一談在生活當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故事,教師把學生說的故事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把這些故事當作素材,加工整理潤色成一篇作文。因為這些故事都是學生生活當中實際發生的,所以學生能很好地把握,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熱情,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充分利用故事教學方法,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多設置故事情境,聯系課本聯系生活等,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培養興趣,挖掘潛力,提高寫作水平和能力,從而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瑞蘭.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9(27):87.
作者簡介:鐘小宇(1989.5-),女,小學二級,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小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