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舞者往往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展現不同的表演效果,傳達各民族的文化。
關鍵詞:舞蹈文化;表現形式;表演效果
舞蹈是一種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動作的表演藝術,通過舞蹈文化的不同表現形式,為我們展現豐富多彩的表演效果以及多元化的歷史文化。
一、追根朔流尋舞蹈文化之源
(一)具有神秘色彩的巫舞
巫舞是過去巫師驅鬼治病時跳的一種舞蹈,流傳于縣境漢藏聚居區各地。因其手持道具不同,舞法有別,又因人而異變化頗多,在各民族傳統舞蹈中幾乎都能發現它的蹤跡。如北方民族的薩滿舞蹈,藏族的苯教舞蹈,納西族的東巴舞蹈,漢族的儺舞、跳神,壯族的師公舞,都由巫舞發展而來。
(二)巫舞對人類舞蹈文化的影響
巫舞是人類舞蹈文化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從巫舞開始,人類舞蹈文化開始向藝術之路發展。就舞蹈的形式而言,巫舞改變了動作的不確定性,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動作套路,對舞蹈文化的傳播起著巨大的影響。就舞蹈的技術來看,巫舞突破了動作的局限性,挖掘了人的肢體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了人類舞蹈語言,為舞蹈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舞蹈文化的表現形式
(一)體態萬千的舞蹈動作
舞蹈是通過形體運動表達情感的一門藝術,必須借助人體為工具,既是人類的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人體美和藝術美的審美活動。體態萬千的舞蹈動作是舞蹈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通過優美婀娜的體態動作,可以將舞蹈的藝術美具象化地展現出來,將抽象的情感通過動作表達出來,使人更直觀地體會其中滋味。
(二)舞蹈動作在區域文化中的表現特色
1.塔吉克鷹舞
塔吉克鷹舞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傳統舞蹈,多以雙人舞形式在喜慶佳節或家庭晚會中表演,從內容到形式皆模擬鷹的動作,其舞步與鷹笛的曲調是一致的,主要動作有伸展雙臂,前后擺動,舞步靈活多樣,隨著笛聲和鼓點旋轉變化。
2.傣族孔雀舞
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其舞蹈有嚴格的程式,其中有豐富多樣、帶有寓意的手形與各種跳躍、轉動等舞姿,伴隨著優美的“三道彎”體態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窺看、漫步森林、飲泉戲水和追逐嬉戲等神態和自然情景。由于歷代民間藝術人的精心創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3.壯族火貓舞
火貓舞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人扮成貓的樣子,模擬貓咪行走跳躍、撲捉活食、伸腰聳背、舔毛搔癢、相互嬉戲等多種姿態,在背后插滿燃香的光點和煙霧繚繞下,雙手抱拳頻頻作揖祭拜,請求天界的大貓神下凡,為民除鼠害,保糧倉安然無恙。
(三)舞蹈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
1.“一順邊”中美的特性
一順邊是在高山崎嶇的特殊條件下形成的,由于一順邊最省力最得力,因此慢慢演變為日常的生活步態,并逐漸發展為獨特的藝術美。順邊美在各民族的舞蹈中廣泛運用演變,大致有波浪式、環動式、鐘擺式以及直弧線交織式,大大豐富了舞蹈文化的表現形式,將各民族的文化特色美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
2.舞蹈“鷹式”動作中的鷹文化
塔吉克族視鷹為強者,追崇其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在民間廣布有關鷹的民歌和傳說,甚至連舞蹈的起源都與鷹的習性、動態聯系在一起,其鷹式舞蹈動作也是源于鷹的啟發,鷹舞是他們最喜愛的舞蹈。
3.“三道彎”動作中的舞蹈文化
三道彎特指在舞蹈動作中的頭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狀的形態,是民間舞蹈中極具代表性的動作,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充分展示了傣族舞蹈的特色,表現出傣族人民大方樸實的氣質。
(四)舞蹈動作的文化價值
舞蹈動作是構建舞蹈表演效果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經過藝術組織煉化、美化完善的人體動作,其靈感源于日常的生活以及大自然各種體態的模擬加工,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民俗特色風格特點,向我們展示了多民族的性格風貌以及歷史文化。
三、舞蹈文化的服裝表現形式
(一)服飾色彩與圖案的講究
各國各民族都有其性格各異的服飾圖案與色彩,體現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傳統背景。服飾色彩與圖案搭配是非常講究的,要把握整體的風貌,統一協調色調和圖案,才能產生和諧統一的美,將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現出來。
(二)服飾款式與服飾選擇中的審美情趣
服飾款式與服飾選擇與人的價值觀念、文化背景、性格情趣緊密相關,充分體現了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風貌。例如,孔雀舞的服飾分為上下裝,一般由抹胸和半身裙組成,上面裝點有各種繡花、孔雀羽毛圖案、民族飾品,簡約唯美,將孔雀的靈動曼妙之資生動展現出來。
四、結語
舞蹈作為一門人體動作的藝術,以其獨特的肢體語言為我們傳承轉達它所蘊含的民族歷史文化,通過豐富的文化表現形式為我們展示多彩的表演效果以及民族風尚。
參考文獻:
[1]廖偲.舞蹈技術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4):238.
[2]羅玲.淺談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與表現[J].明日風尚,2019(14):100-101.
作者簡介:馬月,遼寧省盤錦市藝術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