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多樣,音樂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師的日常實踐信心對學生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音樂對學生的思維有潛移暗化的影響。音樂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演奏、歌曲、音樂作品來影響人們的感情、意識形態(tài)和道德世界,用于獲得內容、表現(xiàn)、形式的音樂道德價值觀是社會環(huán)境中的思想和道德行為必需的東西。思想道德、道德行為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設是在高度戰(zhàn)略理解和發(fā)展的基礎上進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討論這個舊主題有嶄新的意義。
關鍵詞:音樂教育;大學生;道德教育;影響思考
一、引言
藝術對年輕人生活的影響,雖然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好處和成功,但其在學生的精神靈感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為學生們的未來創(chuàng)造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和開放不斷擴大,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國與國之間的文化沖突也日益增多。因而,深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是當代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和道德教育所必須進行的道德工作的教育作用.然而,當前大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并不令人鼓舞,這是現(xiàn)如今學生思想健康發(fā)展和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
二、現(xiàn)如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情況
由于大學復雜各異的情況,大學生們也有著不同的性格、能力和素質,其中大多數(shù)學生雄心勃勃,其樹立的目標太過于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特別是看重自然工業(yè)科學,看輕社會科學;看重工具知識,看輕道德教育;強調外部功利主義,忽視品行修養(yǎng)。但文化固有的高等教育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理解,然而,理論與討論是相互依存的,理論與實踐也就是語言與合作,大學生們往往在實踐學習中沒有團結,沒有自信,也沒有合作感,知識和做法各不相同越來越多。
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wěn)健前進,社會改革開放日益拓寬,社會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面對意想不到的變化,涉世未深、閱歷不多的學生的思想不能使大學生中的每一個人都善于到處作戰(zhàn),其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和尊重,其對自己的成就過于自信,只相信自己的理解和認知,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善于從別人那里學習,絕大部分大學生年輕氣盛,認為自己是不尋常之人,歸根結底卻是虛榮之人。讓這些學生盡快面對問題,是提升其道思想道德的路上不可或缺的途徑之一[1]。
三、道德教育中的音樂教育方式
通過許多國際和國內各個地區(qū)的經驗,古典音樂不僅帶給人們幸福,而且也激勵著學生的智慧和成長,激發(fā)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中國領導一直在努力推廣藝術,江澤民同志多年來一直在為國民普及生活需要藝術,中央常設委員會和國務委員會總理李嵐清同志寫了一本題為《李嵐清音樂筆談》的書,根據(jù)自己個人的經驗信息,其聽了音樂,思考了新的東西,探索了不同的人生之路。革命歌謠和愛國歌曲讓學生理解了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力量,在全國性的歌曲后面看到了新的民族精神,新的中國,強化了民族自尊心,強化了學生的自尊心。強化了學生的自信心,強化了中華民族偉大理想復興的信念。音樂教育與道德教育建設與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教師要在其二者之間爭做積極的代表,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做好選擇、把好關[2]。
四、音樂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
音樂本身就是美育和德育的表現(xiàn),其會對教育等方面的道德素質產生極大的影響。一般來說,音樂可以將學生的理想與學生普遍的人性倫理道德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個人向著某一方向發(fā)展。塑造、肯定、發(fā)展、否定都具有特殊的人生性質,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道德教育,必須從學生的身心素質入手。然而對學生來說,最善于接受的莫過于音樂這種東西,有些學生從小就被音樂熏陶著,音樂凈化、沁染著其心靈。另外,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從音樂形象、人的思想感情的角度,這種音樂具有很強的藝術魄力和美感,其以極大的藝術魅力融入人們的內心世界,從而創(chuàng)造美,這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最佳途徑。
音樂不僅是人類的精神創(chuàng)造,也是人類對事物的精神創(chuàng)造,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升華其思想,培養(yǎng)更加完美和諧的人格,促進其審美、思想和認知價值的實現(xiàn),所以音樂與德育密切相關。眾所周知,音樂不能直接反映道德規(guī)范。事實上,道德內容間接成為音樂內容,這就體現(xiàn)了良好的品質,表達了美好的情感,帶動了學生的審美方向、思想方向和道德方向,然后給學生留下了惡毒、善良、美麗和丑陋等各種品質,留給學生自己去辨識。音樂可以激勵學生成為一個好人,提高和維護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質。
五、結束語
德育的目的可以通過音樂教育來實現(xiàn)。德育是音樂教育的主題之一,但并不是唯一。音樂課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道德教育與音樂教育本身也有著一定的差距。以獨特的方式與音樂、教育相結合,可以不知不覺地影響學生,在道德觀念和道德教育的影響下,音樂課不能只走思想路線。因此,鑒于音樂教育的特殊性,有可能達不到德育的效果,不要把音樂教育轉化為純粹的道德教育。
參考文獻:
[1]陶曉斌.論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及其路徑[J].大眾科技,2019,21(9):97-99.
[2]王敏.論音樂素養(yǎng)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塑造的重要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19):196.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科研重點項目“地方高校學生道德知行現(xiàn)狀分析及教育方法改進研究”(2019sk04);安徽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協(xié)會一般項目:職業(yè)學校教育與社區(qū)教育融合的研究(項目編號:Azcj150)。
作者簡介:馮曦(1985.8.3),女,回族,籍貫安徽定遠,學歷為本科,職稱為講師,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為音樂類,藝術類。